红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

2017-04-08 08:32孙杨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茶农红茶产业链

孙杨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红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

孙杨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红茶产业链整合是提升茶叶经营附加值的重要渠道,本文对我国红茶产业链整合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了我国红茶产业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表现在:生产加工环节上,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在生产过程中产业集中化程度较低,规模优势不明显;茶叶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茶叶生产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劳动力成本十分高;产销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出现了相互脱离等。针对以上问题,从种植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零售环节、产业链各阶段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策略,并构建保证措施。

红茶产业链;整合管理;加工;流通

1 我国红茶产业链整合模式

1.1 我国红茶产业链发展模式

根据产业链的一般理论,一种商品的产业链形成往往经历生产、流通、消费等三个主要过程,红茶产业链的形成也是如此。下图1为我国红茶产业链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茶农-茶叶合作组织-消费者”模式,该模式下茶农进行茶树种植、鲜叶采摘,其后与茶叶合作组织合作进行茶叶加工,加工完成的红茶经由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专卖直营店、商场超市及茶馆销售于消费者。第二种模式为“茶农-茶叶企业-消费者”模式,该模式下茶农进行茶树种植、鲜叶采摘,其后由专门的茶叶企业进行茶叶加工,加工完成的红茶经由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专卖直营店、商场超市及茶馆销售于消费者。第三种模式为“茶农-茶农自加工-消费者”模式,该模式下茶农进行茶树种植、鲜叶采摘,然后茶农进行加工,加工好的红茶直接销售于消费者。当然,茶农加工好的红茶也可能销售给中间商,再由中间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或者经由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专卖直营店、商场超市及茶馆间接销售于消费者。

图1 我国红茶产业链状况

1.2 我国红茶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保障问题

在红茶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仍是影响茶叶发展的重要问题。茶叶质量安全主要是受有害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粉尘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在国内政府十分重视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红茶主要以分散的农户种植经营为主,规模较小,农药残余等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国内的茶叶质量监管工作依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在红茶出口市场方面,国内红茶质量安全还难以达到国际卫生质量检测标准的要求,鉴于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我国红茶出口遭遇国际性壁垒的概率较高。

1.2.2 红茶产业集中化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以“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红茶生产经营模式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茶农和加工企业主要以家庭种植、小茶厂加工为主,企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十分低。在小生产的状态下,农户种植与大市场相互脱离,茶农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均十分弱。在国内,红茶龙头企业数量十分少,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较弱,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尤其是在分散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下,单个茶农或茶厂缺乏有效的资金积累,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茶叶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撑,红茶改良推广技术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1.2.3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销等链条的衔接不足

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红茶生产加工模式造成了我国红茶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整合能力较弱的现状。在产业链难以得到有效延伸,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带动能力就十分弱,茶叶的生产成本普遍较高;同时小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方式下,作业条件较为简陋,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红茶精加工水平能力十分弱,茶叶的深加工不足,茶叶的附加值不高。红茶产销存在脱节,专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销售的成本较高。

2 我国红茶产业链整合管理策略

2.1 红茶种植环节的整合

2.1.1 加强红茶合作社建设,为红茶种植提供有效指导

生产合作社是当前我国红茶生产过程中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茶农与合作社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建立合作共赢关系。例如,通过合作社的统一采购有利于降低茶农的农资采购成本,利用合作社进行抱团式的营销有利于增强茶农在市场营销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在合作社的指导下进行统一的农药喷洒、茶叶技术管理、生产监管等工作,有利于降低茶农的生产成本。而合作社还会为茶农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强化茶农的制茶技术和经验合作社。因此,在我国红茶产业链整合管理中首先要加强红茶生产合作社的建设。

2.1.2 自律管理,相互监督,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仅仅依靠政府对红茶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茶农、企业往往对自身的农药、化肥、添加剂等使用量比较了解。茶农与茶农之间、红茶生产企业之间、茶农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相互监督的自律机制,积极按照国际质量要求标准进行生产。

2.2 红茶加工环节的整合

2.2.1 统一规划,资源共享

首先必须改变当前我国红茶加工较为分散的模式,当前家家户户拥有一套红茶加工设备,设备利用率较低,资源严重浪费,还会带来电压不稳定、质量不高等各种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进行红茶加工的统一规划,根据茶叶加工选址要求,将小型、分散红茶加工企业组织起来,实行统一规划和分配。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促进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指派专业技术骨干,入户指导,提升加工质量。针对茶叶加工质量不高,深加工技术不足的问题,应该指派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入户指导,提升红茶加工技巧,增强产品的附加值。第三,加工户和茶叶企业相互合作,实现供应。加工过程中,加工户和茶叶企业往往处于两端,造成了茶叶产业链脱节。加工户和茶叶企业相互合作,实现联盟,企业向加工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加工户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或进行产品专项加工,有利于实现两者的共赢。

2.3 红茶流通环节的整合

2.3.1 提升品牌意识,形成区域红茶品牌

没有品牌就难以抢占市场,我国红茶批发商必须形成品牌意识,抱团式发展才能真正在红茶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可以考虑一个区域的多家红茶批发商进行合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将某一个红茶品牌做大做强。构建战略合作联盟还有利于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降低流通成本。

2.3.2 协调合作,产品灵活调动

我国红茶批发商往往具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客户,区域不同、消费者饮茶习惯不同,对红茶品类需求就会不同,某种畅销的红茶品类往往聚集在某一个批发商中,产品销路良好,也有的某个批发商的产品出现大量积压。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红茶批发商应该进行协调合作,从长久出发,增强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行跨区域的产品灵活调查,扩大红茶营销渠道。

2.4 红茶零售环节的整合

2.4.1 建立茶叶交易市场,实现目标集群营销

建设统一的茶叶交易市场,形成红茶专业营销渠道和精准营销。策划红茶分区,按照不同价格、不同质量等形式进行红茶分类,满足不同消费的差异化需求。

2.4.2 强调产品质量和服务

优质的质量是红茶树立品牌,获取消费者信赖的基础。我国红茶零售商要严格做好质量关,让每一位红茶消费者体会到物有所值。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让消费者体会到商家的真诚,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度,形成稳定的客源群体。

2.4.3 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定的沟通机制

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零售商才能够真正了解产品的市场售后信息、客户需求等,有利于商家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了解当前市场的价格等信息情况,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产品畅销。

2.5 红茶产业链各阶段的衔接整合

2.5.1 签订合同,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工企业选择茶农往往根据鲜叶质量好坏来选择,批发商收购茶叶对象,综合考虑价格和质量。这些选择往往没有固定的对象,但是如果根据采购经验,签订合同,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则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并实现采购、生产、加工等链条的有效衔接。对于上游的茶农来说,鲜叶有了销路,对于加工企业来说,降低了采购成本,对于批发商来说,降低了采购成本,还保证了旺季的茶叶供给满足。

2.5.2 产业链上下游相互沟通、相互监督

茶农、茶叶企业、批发商等上下游的各个主体要相互合作和沟通,下游将产品销售信息反馈给茶农有利于茶农选择畅销的红茶品种,茶农将鲜叶种植质量和优势反馈给茶叶加工企业,有利于加工企业提升加工质量,增强加工附加值。加工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红茶品种有利于增强批发商营销中的市场占有率。

3 红茶产业链整合管理的保障策略

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我国当前的茶叶需求量十分大。红茶作为茶叶品种的一大组成,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良好的红茶市场运营有利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纵观当前我国红茶产业链现有模式以及存在的多种问题,本文针对性提出了我国红茶产业链整合管理策略,但是该策略的良好运行还需要政府、茶叶企业、茶农等相互合作,发挥良好的保证作用。

3.1 加强政府对红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支持

当前我国红茶需求已经向绿色、品牌、优质等方向转变,建立优质红茶战略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题。长久以来,我国茶叶生产和营销企业较为分散,以茶叶企业为核心的红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模式还处于初期,仅仅依靠这种单一模式进行纵向整合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加强对红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的引导。

我国政府首先应该出台产业链纵向整合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成立一批有实力有担当的茶叶龙头企业,实现红茶产业链向上和向下的延伸,构建红茶产业链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在区域协调上,鼓励茶叶发展较发达地区打破行政界限,向不发达的地区建立联盟关系,可以将其设定为原料生产基地、加工或出口基地等,形成不同区域上下产业链之间的利益缔结关系。同时与这些企业上下游的茶农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从而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水平,促进红茶品牌建设。

3.2 发挥茶叶企业在红茶产业链纵向整合中的能力和作用

在红茶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中,茶叶企业起到较为关键的中介作用,茶叶企业的整合能力,和企业资源对红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的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我国在加快提升茶叶企业纵向整合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茶业企业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当前我国茶叶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处于较小、分散的状态,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加快茶叶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实力的龙头茶叶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实现对向上向下优质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树立茶叶品牌,实现茶叶的保值和增值。另外,由于我国茶区相对较为分散、在茶叶企业整合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也不能利用强制的行政干预,应该坚持以市场配置为主,实现茶叶企业的优化合理配置。

[1]苏京晶.陕西省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 (23):322-322.

[2]刘懿,吕锋.扩张规模打响品牌把茶业培育成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J].北京农业,2012(27):57.

[3]徐凯明,张安,肖斌.陕西茶业战略地位及策略初探[J].茶叶通讯, 2012(2):38-40.

[4]印小川,张天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分析[J].农业经济,2012(1):18-19.

[5]张颜青.陕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茶业通报,2011 (4):165-167.

[6]彭建仿.农产品质量安全路径创新:供应链协同———基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4):77-80.

[7]江用文,陈霄雄,朱建淼,杨双旭.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J].茶叶科学,2011,31(3):273-282.

[8]林燕萍,黄毅彪,叶乃兴.福建红茶概况及展望[J].福建茶叶, 2010(10):14-18.

[9]刘艳.茶产品包装袋上色彩学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9):157-158.

[10]李婧.网页界面的交互设计在茶产品互联网营销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9):63-64.

孙杨(1981-),女,河北丰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茶农红茶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蜜香红茶
Happy Afternoon Tea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