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萍 刘燕玲 徐 娜 钟清玲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的编制
徐 萍 刘燕玲 徐 娜 钟清玲1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目的 编制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并检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南昌市220名失能老人作为预试验的调查对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等进行评价。结果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Cronbach总系数为0.957,2 w后问卷总的重测信度为0.857。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判定问卷的结构效度,提取5个公因子,37个条目,条目负荷系数在0.527~0.938,5个因素可解释的总方差为71.268%。结论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信度;效度
在我国试行的各种养老方式中,社区居家式老年人长期照护以其“正常化”“去机构化”和“社会化”的特点,日益得到重视〔1〕。但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存在着差异性,为使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开展切实可行,这就需要了解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实际需求。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明确了能力分级的标准,但对于这一特定人群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测量工具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本研究旨在编制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问卷并进行信效度的评价。
1.1 一般资料 由于本研究涉及社区护理、临床护理、老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因此,咨询专家的选择标准为在相关领域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确定咨询专家人数为18人。Delphi法专家咨询共进行两轮,两轮均参与的专家共17人。专家年龄:<45岁7人,45~65岁10人;学历:硕士10人,本科6人,大专及以下1人;工作年限:10~20年12人,>20年5人;职称:正高6人,副高9人,中级2人;工作领域:社区护理4人,临床护理4人,老年医学2人,社区护理教育4人,公共卫生1人,卫生管理2人。
1.2 方法 问卷各条目内容在查阅文献的基础和前期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研究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结构包括专家一般资料、熟悉程度与判断依据、调查表及问卷归纳出与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相关的5个方面:生活照料服务、基础护理服务、专科护理服务、康复指导服务、精神慰藉心理服务,共42个条目。各条目按Likert 5分法设计5个选项(非常不需要、不需要、需要、很需要、非常需要)分别为1~5分计分。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让专家在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各条目内容、问题表述等方面提出建议或修改意见。综合两轮专家咨询的意见和建议,将问卷中部分条目进行修订。在生活照料服务维度,增加了“居家环境安全评估及指导”和“无障碍交通接送服务”两条目。在基础护理服务维度,由于老年人体格检查服务内容已包含心电图检查、视力检查以及听力检查,故将上述三条目并入体格检查服务。初步形成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共5个维度,41个条目。
1.3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南昌市社区居家老年人,且经《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评估后能力等级为轻度至重度失能者220名。纳入标准为年龄≥65岁;各辖区常住人口;均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为无法理解配合问卷调查者;暂住人口及挂户者。
1.4 调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南昌市5个行政区中随机抽取2个区。从已抽出的两个行政区中随机各抽取一个街道,再次,从已抽取的两个街道中再随机各抽取一个社区,将该社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进行能力等级评估。对于能力等级评估结果为轻度至重度失能的老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调查前,统一指导用语,采用自填式和询问法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发放问卷共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99.1%)。女97例,年龄(73.97±11.31)岁,男121例,年龄(78.04±9.90)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条目分析、相关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等。
2.1 初测问卷条目分析 将问卷的总分按照高分到低分排序,得分较高的前27%和得分较低的后27%分别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两组失能老人在每题得分上的差异,若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则该题目未能较好区分不同能力等级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的程度,因此将该题目删除,反之,则保留。接下来计算每个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将弱相关(r<0.3)的条目剔除。因此,经条目分析剔除“盆底肌及括约肌训练”及“牵引护理”两项后,保留39个条目。
2.2 问卷效度分析
2.2.1 内容效度指数(CVI) 邀请老年医学的专家一名,社区护理的专家两名和老年护理的专家两名,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的评价。CVI的取值范围为0~1。计算CVI时可以计算各个条目的CVI(I-CVI),也可以在计算好各个条目CVI的基础上进行总量表的CVI(S-CVI)。当I-CVI值达到0.78或以上,S-CVI/Ave值达到0.9或以上时,即可认为研究工具有比较好的内容效度〔2〕。问卷各条目的CVI值为0.8~1,全部条目的CVI值为0.88。
2.2.2 结构效度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分析。首先,对各条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进行检验,得出各条目间偏相关性的KMO统计量为0.899,经Bartlett球形假设检验(χ2=4 415.354,P<0.000),球形假设被拒绝,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对于问卷各条目的保留与删除主要参考标准:①删除在因子分析中最大因子载荷<0.4的条目〔3〕。②某条目的因子载荷跨越≥2个因子。且该条目的最大因子载荷与第二大因子载荷相差<0.2时删除该条目〔4〕;③ 某一条目所属公因子下包含的条目数<3时,即删除此层面及条目〔5,6〕。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特征根>1的有6个,删除因子载荷<0.4的条目2个,问卷共有6个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为74.609%。但因第6个因子的条目数<3,且结合碎石图,发现5个公因子解释较为合理,5个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为15.502,4.155,2.836,2.298,1.663,5个提取出的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为71.268%。问卷共37个条目,根据提取各条目内容所属不同维度,将5个维度分别命名为生活照料服务需求(6个条目)、基础护理需求(15个条目)、专科护理需求(6个条目)、康复指导需求(7个条目)、精神慰藉及心理服务(3个条目)。问卷各条目因子分析见表1。
表1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因子分析表(r值)
续表1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因子分析表(r值)
省略了因子载荷小于0.400的条目;条目1~6为生活照料服务需求,条目7~21为基础护理服务需求,条目22~27为专科护理服务需求,条目28~34为康复指导需求,条目35~37为精神慰藉及心理服务需求。
2.3 问卷信度分析
2.3.1 内在一致性 内在一致性是指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之间的同质性或内在相关性,内在相关性越大或同质性越好,说明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都在一致地测量同一个问题或指标,也说明该工具的内在一致性越好,信度越高〔4〕。生活照料服务需求Cronbach系数0.902,基础护理服务需求Cronbach系数0.975,专科护理服务需求Cronbach系数0.867,康复指导需求Cronbach系数0.852,精神慰藉及心理服务需求Cronbach系数0.769,总体Cronbach系数0.957。
2.3.2 重测信度 随机抽取30名老人,间隔2 w后再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计算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即为该问卷的重测信度。调查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857(至少0.7以上),P<0.000,说明该调查问卷的重测信度良好。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的编制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通过向专家咨询及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初测问卷。再经过两轮Delphi专家函询,意见基本达到一致。发放问卷进行预调查,收集数据后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修订初测问卷。本研究采用Cronbach系数评价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r评估问卷的重测信度。内在一致性是指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之间的同质性或内在相关性,内在相关性越大或同质性越好,说明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都在一致地测量同一个问题或指标〔2〕。一般认为Cronbach系数应达到0.7以上〔7〕。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0.957,说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较好。重测信度用Pearson相关系数r表示,范围是0~1,r越趋近于1,则重测信度越高〔2〕。本问卷的重测信度>0.7,说明研究工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效度检验的结果,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本问卷通过条目分析、信效度检验等方法,各项指标已达到可接受范围,且基本符合问卷编制的要求,可作为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及相关研究的工具。
1 黄方超,王玉环.社区-居家式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88-91.
2 胡 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3,116-7.
3 刘 玲.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其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
4 马瑞珩.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
5 Strickland OL.Using factor analysis for validity assessment:practical considerations〔J〕.J Nurs Meas,2003;11(3):203-5.
6 Waltz CF,Strickland OL,Lenz ER.Measurement in nursing and health research〔M〕.3rd ed.New York:Springer,2005:398-402.
7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36.
〔2015-12-19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1532)
钟清玲(1971-),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研究。
徐 萍(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研究。
R473.2
A
1005-9202(2017)06-151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6.096
1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