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地区地震特点与农村自建房屋的抗震现状

2017-04-07 08:28:03程群弟朱晓娥陈绪军
山西建筑 2017年6期
关键词:赣北烈度民居

程群弟 朱晓娥* 陈绪军

(九江学院土木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赣北地区地震特点与农村自建房屋的抗震现状

程群弟 朱晓娥* 陈绪军

(九江学院土木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从砌筑方式、构造措施、结构体系三方面,介绍了赣北地区自建房屋的特点,分析了该地区房屋的抗震性能,并结合赣北地区相关的地震信息,提出了一些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

赣北地区,自建房屋,抗震性能,结构体系

现有的地质资料表明江西赣北地震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处于有多组断裂相互交汇处,九江毗邻“剡庐断裂”“付山大断裂”“长江大断裂”,三条均为活动性断裂,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1],因此赣北九江地区早被国家列为抗震设防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受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家未将农村地区建房纳入建设管理体系,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普遍低下,农村地区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农村工匠管理缺位,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民居质量难以保证;农村居民为了追求房屋造价低廉盲目减少替换建筑材料,降低抗震性能和房屋质量的现象依然普遍,“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是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为此地震局特别设置了民居工程[2,3]。本文分析赣北地区地震发生的历史和特征,并调查走访赣北瑞昌及九江县的农村房屋,对该地区农村房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抗震性能的建议。

1 赣北地区相关地震信息

从国家地震信息网搜集到1965年以来的相关地震数据,以2015年为例(见表1),可见赣北地区地震属于地震多发地带,震级较小,均浅源地震,其中较大的地震为:1972年9月12日,瑞昌至广济间发生4.2级地震,1973年1月3日,瑞昌2.6级地震,1995年4月15日瑞昌至九江4.9级地震,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2011年9月10日,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交界地区发生4.6级地震,2015年6月17日,九江县发生4.2级地震[4]。

表1 2015年赣北地区地震数据[4]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附录C.14赣北地区,峰值加速度均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A.0.12赣北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5]。

上述数据显示,赣北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越来越频繁,根据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的相关研究[6],震中烈度为震级加1~2,震级虽不大,但震源很浅,甚至不到10 km,地表烈度有可能达到7度以上,对地表的破坏性较大,就赣北地区范围而言,农村民居宜适当分类对待,提高设防,如瑞昌和九江县近年来发生过地震断裂带附近民居,在进行抗震构造措施上宜适当提高抗震设防烈度,建议按照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 赣北地区自建房屋的特点和抗震分析

2.1 砌筑方式

空斗墙方法简单,因其节约材料,造价低廉,为不少农村自建房所青睐。赣北地区农村自建房屋存在为数不少的空斗砖墙房屋,且年代并不久远,未来一段时间还有人长期居住在此类房屋中(见图1)。赣北地区的空斗墙,基本上是无眠空斗、三斗一眠一顶一顺或者只在窗户等位置设置很少量眠砖的空斗墙是九江地区常见的砌筑形式(见图2)。 现在抗震规范中没有相关空斗墙的抗震条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饱满砌筑时,空斗砖的抗剪切能力仅仅为眠砖的60%~80%[7],而农村工人在砌筑的过程中砂浆的强度和饱满度都大为降低,另外相关研究认为,空斗墙不适合软弱地基房屋,不适合6度以上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赣北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有大量的软弱土,甚至液化土存在[8],有属于地震多发地带,发生烈度为6度以上的地震概率较大,所以这种空斗墙为赣北农村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应该废弃使用。

2.2 构造措施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合理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可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加强纵横墙之间的联系,提高抗剪能力和整个房屋的抗震性能。在随机走访的民居中发现,赣北地区房屋不设置圈梁构造柱没有任何抗震构造措施的房屋占很大的比例,见图3。

虽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6度,7度区对两层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构造并未有强制要求,但对于震中附近的民居,仍然建议该类简单民居至少要在房屋的转角处、楼梯间、山墙和内纵墙交接处等位置合理设计构造柱,软土地基合理设计基础圈梁等构造措施。如图4 中所示,新建的赣北的民居基本合理设置了构造柱和圈梁等构造措施,大大提高了其抗震性能。

2.3 结构体系

底框结构,底部的框架满足作为车库或者门面房等较大空间的需要,二层以上为砌体的混合结构是我国一定发展时期的特有的结构形式。由于底框结构上部砖墙的重量较大,底部重量相对较轻,“头重脚轻”再加上平面布置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扭转破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底框结构的房屋要求更高,底框结构相对普通砌体结构其抗震构造措施要求更高,如图5中房屋均在上层砌体墙中无构造柱,显然不能满足底框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在赣北震中附近的底框结构不应请农村工匠自行进行建造,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专业抗震设计,进行底层和上部结构刚度的验算并采取严格的构造措施等。

3 结语

赣北地区地震的频率提高,发生烈度为7度的地震可能性增加,对近年来发生过地震断裂带附近民居,在进行抗震构造措施上宜适当提高抗震设防烈度,建议按照7度抗震措施。

赣北地区仍有大量空斗墙房屋和未设置抗震构造措施的房屋在长期使用,对于发生过地震的震中附近,应放弃空斗墙房屋的使用。未采用构造措施的房屋应进行抗震性能改造,在新建房屋中在房屋四角、山墙和纵墙的交接处均应设置构造柱。在此地区不建议采用底框结构,若采用底框结构建议进行结构抗震专业设计。

[1] 熊孝波,桂国庆,许建聪,等.江西地震岩土工程地质研究与防灾展——兼谈汉川大地震对江西今后抗震救灾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

[2]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EB/OL].中国地震局网: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1073/index.html.

[3] 王 波,郭 迅,宣 越.河北农村典型房屋抗震能力调查[J].华北地震科学,2016,34(3):1-6.

[4] 数据共享[EB/OL].中国地震信息网: http://www.csi.ac.cn/publish/main/813/2/index.html.

[5] 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6] 阎志德,郭履灿.论中国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B辑),1984(11):1056-1058.

[7] 尚 卿,刘 沩.农村砖砌空斗墙建筑的抗震加固[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5):603-606.

[8] 杨 忠,江德保.九江地震灾害分析和鉴定加固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7,25(3):42-46.

On earthquake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behavior of self-built houses in North Jiangxi province

Cheng Qundi Zhu Xiao’e* Chen Xujun

(CivilEngineeringCollege,JiujiangUniversity,Jiujiang332005,China)

Start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masonry methods, structural measures and structural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s self-built houses features in North Jiangxi province, and analyzes seismic resisting performance of houses in the above-mentioned region. Combining with relevant seismic information in North Jiangxi province,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housing seismic resisting performance.

North Jiangxi province, self-built house, seismic performance, structural system

1009-6825(2017)06-0062-02

2016-12-15

程群弟(1993- ),男,在读本科生; 陈绪军(1979- ),男,讲师

朱晓娥(1980- ),女,讲师

TU352

A

猜你喜欢
赣北烈度民居
广乐高速韶赣北连接线大桥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中国水运(2022年4期)2022-04-27 22:29:17
民居摄影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3:44
民居书画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2:14
高烈度区域深基坑基坑支护设计
民居智库
中华民居(2021年2期)2021-05-24 08:11:30
高烈度地震区非规则多跨长联连续梁抗震分析
赣北地区复杂性肾结石成分及特点分析
医学信息(2017年3期)2017-02-22 16:21:27
清代赣北山区移民与经济开发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4:05:09
奇趣民居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1
赣北红心火龙果设施排式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