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琪
摘要:“视同销售”是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但税法认为应视为销售行为而征税的行为。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没有对视同销售行为进行明确规定,使得会税之间的处理存在差异。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视同销售 增值税 所得税 会计处理
一、视同销售业务关于增值税、所得税和会计处理差异
1.视同销售业务的增值税处理与会计处理差异
一般会计对于视同销售的业务均包含在增值税范围内,但增值税部分业务不包含在会计收入确认范围内则不在会计上确认收入,如非货币性交换、将自产或委托加工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等。
具体的增值税计征方式以计征来源区分,一是参与生产过程(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二是未在企业增值(购进)的货物。对于第一种货物,因其有具体的人工劳动参与使得价值增加,则无论企业最终是出售或者是转让都要计征增值税;对于第二种货物,需区分具体用途以进一步判别,如果消费买入的商品,例如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个人消费等,那么该商品的价值没有增加也不应该视同销售,企业负担最终增值税;如果将其用于投资、捐赠等,那么企业不是将其消费,因此该产品并没有退出商品流通,接收产品的企业可以凭专用发票抵扣。
2.视同销售业务的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差异
税法规定以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相关的經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作为所得税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在我国,所得税实行法人所得制,如果货物在同一法人下的企业中内部运转,不视为视同销售;但如果企业改变对商品的所有权,那么无论原来的企业是否收到相应的现金或等价物,都视为视同销售,并征收所得税。因此判断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标准是企业改变货物的所有权。如果商品是企业自制的,按该商品市场售价确定应税收入;如果商品是企业购买的,则按购买价格确定应税收入。对于将货物作为原材料或半成品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该货物所有权属没有改变,不计征所得税。
对于非货币性的资产交换,如果发生的业务实质上有经济交易的属性,并且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准确的计量,那么产品的所属权已经发生实质性转移,并且该项资产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会税之间没有处理差异;但如果该项非货币性的资产交换业务并不具备经济交易的属性,又或者商品的公允价值没有办法合理计量,例如将产品用于捐赠、做样品、给其它单位赞助等,虽然其所有权属发生改变,但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无法以货币形式确认具体金额,那么会计上不能作为收入确认而是计人相关费用,但所得税以视同销售处理,会税处理上存在差异,缴纳所得税时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3.会计上收入确认视同销售
我们知道一般收入确认的必备条件有:商品所有权实质已转移;企业能取得该商品的相关经济利益;计量可靠。相比之下,税法视同销售业务所包含的业务范围要比会计中收入确认的范围广一些:即满足会计上确认收入的销售所得中,同样满足税法中视同销售的业务要求;但有部分视同销售业务虽然在税法上要求纳税,却并不满足会计上收入确认条件属于非应税项目,会税处理存在差异,此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二、不同情况下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委托代销商品
2.销售代销货物
第一,视同买断方式:与交付他人代销确认收入处理一致
第二,收取手续费方式:若销售代销货物不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贷: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支付货款确认收入时
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
3.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
第一,用于非应税项目:
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二,作为投资: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式和非合并方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三,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集体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第四,无偿赠送他人
用于交际应酬或赠与消费者:
借:管理费用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无偿赠与生产经营无关的人:
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最后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购买的产品应用于集体福利或者非应税项目如工程等用途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只有自产或委托加工的产品才可以抵扣,因为对于购买的产品,企业作为最终消费者承担最终增值税;但用于投资、捐赠、广告等时无论是自产还是购买的产品均作为视同销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