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角下村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设计
——以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村为例

2017-04-07 02:12王钟书杜相佐
中国土地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柱家庭经营共生

邓 春,王 成,王钟书,杜相佐,张 列

(1.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共生视角下村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设计
——以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村为例

邓 春1,2,王 成1,2,王钟书1,2,杜相佐1,2,张 列1,2

(1.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研究目的:从多元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本源入手,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以人为本、互利互惠”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旨为其开展重构提供一新思路。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户调查,共生理论量化方法。研究结果:2010-2015年大柱村形成三对稳定的农业经营共生体,其共生关系均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共生界面是影响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惠农政策是大柱村主要共生界面阻尼介质。研究结论:多元农业经营主体是生产空间重构的本源,共生界面是关键,共生效益是目标,构建“强化主体共生能力—夯实共生界面—保障共生利益”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能确保村域内“资源共享、义务共担、环境共建”的实现。

土地利用;生产空间;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共生界面;重构路径

1 引言

中国乡村目前正处于急遽转型期[1],人口与土地两大农业生产核心要素兼业化、非农化趋势明显[2],农业生产要素更新与重组、生产空间结构优化及功能整合正面临着“五化”(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要素非农化、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双高”(高成本、高风险)、“双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新形势[3-4],引导农业生产空间合理有序发展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加快生产空间重构亟待解决的难题[5-6]。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出台并强调“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入驻已打破了乡村传统的小农经营格局[7],多元农业经营主体间竞相利用村域资源更为激烈,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何理清这一复杂关系已成为破解生产空间重构难题的核心[8-9]。而共生理论作为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已被广泛应用至社会学[10]、管理学[11]、经济学[12]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部分学者将其用于“三农”研究,彭建仿等人[13]对安全农产品生产中农户共生合作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提出建议;冯淑华[14]基于古村落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共生界面,提出了古村落共生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式和优化方向;李小建等[15]通过研究农户群间的关系证实了共生理论适用于研究专业村农户群的发展,并为村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综观以上研究发现,共生理论既能诠释多元农业经营主体间的竞合关系,又能辨识其相互作用的媒介[16-18],适用于农业经营主体相互作用研究,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为村域内农业经营主体间“资源共享、义务共担、环境共建”的实现和村域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空间结构优化[19]提供一新思路。为此,本文以整村推进示范村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村为例,运用共生理论,在深入剖析整村推进示范村大柱村2010—2015年多元农业经营主体间共生关系及其共生界面的基础上,设计生产空间重构路径引导重构实践,旨在丰富生产空间重构理论,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大柱村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西部(106°15′22″—106°17′28″E,30°09′38″—30°11′09″N),距合川城区23 km,距钱塘镇约4 km,与渝武高速公路相邻,毗邻嘉陵江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图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浅丘地貌,北部和中部略高,南部及东西部稍低,是典型的西南丘陵山区村落。全村辖9个合作社,2014年全村农户1058户,总人口3541人,年人均纯收入5900元,土地总面积497 hm2,其中耕地面积363.06 hm2,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73%,包含177.46 hm2水田和185.60 hm2旱地,已流转土地350 hm2,农业经营主体986人,传统农户兼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空间呈适度集中与分散结构并存的空间形态。村内耕地资源多分布于丘包和丘谷,坡度一般小于15°,其中丘包多为旱地,而水田则呈树状位于丘谷间,水田形状各异,宽度多在50—200 m间变化,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相对优越。2010年大柱村被批准为重庆市“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2012年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后,村内新建排水沟5576 m,新建灌溉渠2288 m,新修田间道、生产路19376 m,为村域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大柱村主要对外联系通道为钱金公路,从村域北部横穿而过,路面宽6 m,长3.3 km;村内联系各社的通道为横跨东西、贯穿南北的水泥硬化道路,宽3.3—3.6 m,长6.8 km,主干道路总体呈“两横一纵”分布体系。

图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数据包括两部分,其中空间数据来源于2010年大柱村实测地形图(1∶2000)、2013年遥感影像图(0.6 m)、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shape)。属性数据中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大柱村2010—2015年农村经济报表、大柱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台账;实地调查以耕地图斑为单元,采用参与式农户调查方式[20],调查图斑数283个,调查时间分为两次,分别为2015年4月和2016年4月,调查过程如下:

(2)调查培训。借助遥感影像,按照南北走向,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部分,每小组负责一部分,在调查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初步建立统一的标准与口径。

(3)实地调查。首先通过GPS定位获取每个耕地图斑的地理坐标,运用参与式农户调查法访问农业经营主体,获取耕地图斑的属性数据。累计调查农户523人,其中家庭农场5人,专业大户9人,农业企业1人,专业合作社1人,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甄别、提出和分析,得到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93.5%。

运用SPSS 19.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 系数值为0.813,KMO值为0.817,Bartlett球型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01,说明问卷设计合理、数据具有较高的效度。

2.3 研究方法

2.3.1 共生单元的划分 共生单元是指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为获得更大生存发展机会而形成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共同体[9],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据农户调查整理结果,大柱村农业生产空间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为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传统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类,后者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本文统称为家庭经营主体。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自己的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21],形成相对稳定的农业经营共生体。传统农户大多为分布在七、八、九社的兼业化发展型农户,主要通过自主小农经营或到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处务农获取农业收入;家庭经营主体主要指蔬菜种植大户和菌类种植家庭农场、生猪养殖家庭农场,蔬菜种植大户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一社、二社、三社、七社,通过流转耕地、雇佣劳动力等开展适度规模种植,菌类种植、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主要分布于四社水塘旁,邻近钱金公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租用传统农户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企业指农投集团,已承包全社96%的耕地,集中在五社进行生猪规模养殖和六社进行葡萄规模种植,其余耕地均流转给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图1)。

2.3.2 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度模型 共生度反映两个共生单元质参量能量相互影响的程度,表征共生单元间物质、信息、能量传导关系,可进一步描述两两农业经营主体间生成的不同共生关系状态(表1)。每对共生关系均有一组质参量兼容(即质参量可以相互表达),因研究区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目标均为获取农业经济效益,故本文将农业经营主体年均纯收入作为共同主质参量。假设存在共生单元m和n,它们分别有主质参量Zm,Zn,则定义m和n的共生度δmn,公式如下: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2020年末,实现吉林省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省市县联网运行,每个县(市)建有一个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表1 共生单元m、n的共生度δmn关系Tab.1 Relationship of the symbiotic degrees of symbiotic units m & n

2.3.3 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阻尼模型

(1)共生界面识别。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间相互作用的物质或精神的媒介,往往由一组共生介质组成,不同介质具有功能互补性[22]。通过多次与村民委员会和村干部交流、召开“院坝”会议等方式,确定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共生界面主要由农业生产资料(耕地、劳动力、农业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路、田间道、灌排沟渠、山坪塘等)、农业政策(新村建设、土地整治、土地流转、农地补贴等)三大类组成。其中,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的基础,农业基础设施是重要条件,农业政策是主要外驱动力,据此构建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特征指标体系(表2)。

(2)共生界面特征系数。任何通过共生介质完成的共生作用,都存在共生单元的能量损耗,能量损耗的程度即反映共生阻尼的程度。共生界面特征系数λi(0≤λi≤+∞)表征共生阻尼程度的量,该系数能准确地反映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的限制条件,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2)中,i代表农业经营主体;j代表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特征指标,即特征共生介质;λij代表i类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特征系数;wj代表j类特征共生介质权重,λj代表j类特征共生介质特征系数。

表2 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特征指标体系Tab.2 Indication system of symbiotic interface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3 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分析

设传统农户为x1,家庭经营主体为x2,农业企业为x3,运用式(1)计算共生度得到表3,大柱村在2010—2015年形成了三对相对稳定的利益共生体[23],即“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家庭经营主体—传统农户”、“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结合表1和表3,2010—2015年农业经营主体的共生度均大于零,但不相等,可见每对共生体内两两农业经营主体均处于正向非对称共生状态。究其原因,土地整治工程的推进促进了耕地的大规模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主体间业缘关系逐渐增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方向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共生体。而传统农户分别与家庭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形成的两对共生关系表现趋同,为此,本研究主要进行农业企业与传统农户、农业企业与家庭经营主体间的共生分析,以实现对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的梳理。

3.1 “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共生关系分析

2010—2015年“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共生关系在不同区间表现各异,呈“∧”型,2010—2012年两者共生度平稳增长,2013年两者共生度稳步提高,2014—2015年两者共生度持续走低。2010年农投集团入驻大柱村,承包传统农户相对平坦耕地以进行规模经营,至2012年已达一定规模,此阶段传统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农投集团规模经营需求成为主要矛盾(1.28—1.36)>(1.16—1.31)。2013年大柱村整村推进项目基本完成,生态化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耕地流转急剧增加,传统农户大多进入农投集团实现再就业,两者间的共生度达到最高及其差值缩小为0.03。2014年大柱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增加,而农投集团加强了技术、机械引进对传统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两者共生度差值降到最低(0.01),但随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数量增加对传统农户和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生产条件的竞争增强,2015年传统农户对农业企业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两者共生度持续走低且差值增大为0.04。

3.2 “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分析

2010—2015年“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度呈平稳增长,共生度差值逐步降低,两者共生关系逐渐增强。2010年农投集团受自然条件、农业前期投资、劳动力流动、农业市场、有限理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农业政策的鼓励下将承包的部分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两者共生关系逐步增强(1.56—1.69,1.27—1.42);2014—2015年家庭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扩大,对劳动力和农业基础设施需求强烈,而伴随传统农户外出务工比例继续增加,劳动力资源趋紧,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管护机制的缺位,只用不养,农业企业和家庭经营主体的“资源共享、环境共建”矛盾加剧,共生竞争关系形势紧张,两者共生度增长放缓(1.73—1.75,1.53—1.59)。

3.3 农业经营共生体共生关系分析

农业经营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反映共生过程中其本身的变化,而且反映共生过程中农业经营共生体的变化。2010—2013年在政策导向下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相互作用的共生媒介发生相应变化,农业经营共生体逐步形成并处于相对均衡状态;2014—2015年随着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数量增加,加之传统农户析出增加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发展对农业资源的竞争加剧,“家庭经营主体—传统农户”共生关系发展速度增快,一定程度影响了“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关系乃至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媒介是影响其共生关系及农业生产空间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表3 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度Tab.3 Symbiotic degree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4 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分析

研究分别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和熵值法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赋予权重[24],运用式(2)分析2010—2015年大柱村三对共生关系的共生界面特征系数(图2)。由图2可知,2010—2015年农业经营主体间共生界面变化趋势与共生关系变化趋势呈一致性,表明共生界面是影响共生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三对共生关系的共生界面阻尼程度从高到低为“家庭经营主体—传统农户”>“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和“家庭经营主体—传统农户”的共生界面阻尼变化态势相同,均以2013年为转折点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特征,“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界面阻尼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4.1 “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共生界面分析

2010—2015年“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共生界面阻尼以2013年为转折点呈“V”型特征。2010—2013年,由于受传统农户土地情结、农户生计、耕地细碎化等影响,耕地转出困难,农业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耕地转入成本和劳动力支付成本,耕地、劳动力成为两者共生关系建立初期主要共生阻尼介质。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推进,大柱村通过土地平整和田块归并,新修排水沟5.6 km,灌排沟渠2.3 km,田间路、生产路1.9 km,硬化原有的堰塘、生产路,农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之农投集团加大滴灌技术、经营管理、农业翻耕机械等投入,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加强,共生界面阻尼在2013年降至最低。2014—2015年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增大,农投集团的农业劳动力逐渐老弱化,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困境,加之农业基础设施等投入持续加大,农业企业的共生界面阻尼逐渐增加。

4.2 “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界面分析

2010—2015年“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界面阻尼整体缓慢下降。在农业补贴的支持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通过承包农投集团已流转的耕地进行中小规模经营,受耕地细碎化、泥石路面机耕道、泥路面生产路、土泥水田边沟、石砌水渠、天然坑塘等农业基础设施限制,共生界面阻尼较大。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推进,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家庭经营主体主要通过扩大耕地规模经营范围,租用农投集团农业机械,学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实现两者共生。但随着蔬菜、瓜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对堰塘、灌排沟渠、农业生产等资源使用强度加大,农业生产路破碎、山坪塘和沟渠漏水等现象出现,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管护机制的缺位和劳动力外流,加剧了两者共生界面的能量损耗。

4.3 农业经营共生体共生界面分析

由“农业企业—传统农户”、“农业企业—家庭经营主体”共生界面分析可知,耕地、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惠农政策是农业经营共生体主要共生界面。在土地整治、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推动下,2010—2013年传统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意愿逐渐增强,与农业企业和家庭农业经营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三对相对稳定的农业经营共生体,共生界面阻尼逐渐降低;2014—2015年,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农业经营共生体对农业基础设施竞争加剧且只用不养,农业生产外部环境成本增加,家庭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需支付较高的劳动力雇佣成本和其他农业经营成本才能保障共生体的稳定性。

图2 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阻尼特征Fig.2 Symbiotic interface damping feature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5 共生分析下大柱村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设计

农业经营主体相互联结将作用于农业生产空间要素,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和空间配置格局优化,对重构农业生产空间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明晰农业经营主体互惠、互利共生关系及作用过程,将加快农业生产空间合理有序重构。研究通过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及其共生界面分析,2010—2015年大柱村的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作用过程是通过共生界面这一传递通道而实现,而当前大柱村农业经营共生界面单一性、物质性、非稳定性等增强了农业经营主体共生损耗,不能保障农业生产空间重构的顺利推进,为此从农业经营主体的共生界面入手,设计“强化共生能力—夯实共生界面—完善共生环境”的农业生产空间重构路径[25],旨在充分发挥共生界面功能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物质、信息、能量传递高效,保障农业共生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空间人地协调共生。

(1)提升农户的专业素质培育职业农民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共生能力,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进化,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传统农户具有共生单元和共生界面的双重属性,是引导和推进农业生产空间重构进程的关键要素。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青壮劳动力为追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不断外流,而剩余农村劳动力又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规模经营需求,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大柱村农业生产空间重构实现的主要障碍。为此,为充分发挥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传统农户的主体和媒介作用,农村工作委员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建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针对性地培养农业劳动力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农民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薪资待遇或创新合作方式,吸引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的青壮农民工返乡就业、置业。

(2)构建“点—线—面”农业生产服务网络体系以夯实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界面,拓展农业共生经营的立体空间和非物质空间。随着大柱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加之管护机制缺位,农业基础设施成为农业生产空间重构的另一重要内容。当地相关部门应依据农业发展规划多方融资,结合农业经营共生体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农业基础设施[27],构建“点—线—面”(以山坪塘、晒坝、储藏室等为节点,农业生产路、灌排沟渠等为连接线,集中连片的农用地为面)农业生产服务网络;其次,遵照“资源共享、义务共担、环境共建”的原则,村民委员会应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管护积极性,明确管护主体及其权责,建立完善的农用地及其基建配套管护机制,真正做到建设与管护齐头并进。此外,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间作、套作、轮作或种养结合、产品供需互补等方式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共生模式,充分发挥耕地、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农耕文化、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民合作社[26]、农产品市场等资源要素的禀赋能力,既能降低农业经营主体共生成本,又能拓展农业经营共生空间,切实推进农业生产空间格局优化。

(3)改善和营建新的农村人居环境以提升农业经营共生环境,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空间重构的内生拉力和外在推力的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是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相互作用的共生环境,具体包括自然、人文、人工、政策4个方面。当前大柱村农业经营主体主要通过自然、人工等物质环境建立初级共生关系,而忽视了人文、政策环境对推进共生关系进化和保障共生效益的作用。为改善和营建农村人文、政策环境,提升农业经营共生环境,农业相关部门和村民委员应重视和加强“传承与弘扬农耕文明”的宣传,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在继承亲缘、血缘、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创新业缘关系,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物质和精神发展需求拉力作用;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加大对现代农业经营的资金、技术、管理、保险等的投资力度,保障农业经营主体共生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应加大农业生产经营的监管机制,特别是农业财政资金和农业基建配套的使用监管,确保政策环境对农业生产空间重构的推力作用。

6 结论与讨论

运用共生度和共生界面阻尼模型对农业经营主体间共生关系这一无法直接观测变量进行测度,得出2010—2015年农业经营主体间共生界面变化趋势与共生关系变化趋势呈一致性,表明共生理论计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农业经营主体间竞合作用关系研究具有将强的适用性。

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5年大柱村形成三对相对稳定的农业经营共生体,共生界面是影响其共生关系的关键要素;从多元农业经营主体这一生产空间重构的本源出发,重点改善其共生界面阻尼介质,构建“强化主体共生能力—夯实共生界面—保障共生利益”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能推进“宜业、宜游”生产空间的资源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丰富生产空间重构理论,为西南丘陵山区开展生产空间重构提供一种新思路。

生产空间是实现多元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利益的空间载体,通过深入剖析农业经营主体竞合共生关系及其共生界面,既可根据各利益主体共生需求,针对性地优化重组生产空间资源要素,解决生产空间基础设施空废化、劳动力老弱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境,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农业经营主体共生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但由于农业经营主体意愿与行为受外源驱动和内生发展的综合影响,表现为多样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展开长时序跟踪与动态研究将是从多元农业经营主体入手重构生产空间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References):

[1] 刘彦随,杨忍.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J] . 地理学报,2015,70(2):248 - 256.

[2] 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 . 地理学报,2013,68(8):1019 - 1028.

[3] 孟丽,钟永玲,李楠.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J] .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41 - 45.

[4] 薛冰,张黎明,耿涌,等. 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 . 地理科学,2015,35(7):890 - 897.

[5] 张照新,赵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 . 改革,2013,(2):78 - 87.

[6] 赵京,杨钢桥,周厚智. 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J] . 经济地理,2014,34(5):129 - 133,149.

[7] 张扬. 试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条件与路径——基于农业要素集聚的视角分析[J] . 当代经济科学,2014,36(3):112 - 117,128.

[8] 楼栋,孔祥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J] . 改革,2013,(2): 65 - 77.

[9] Jerzy Bański, Monika Wesolowska. Transformations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of Poland’s Lublin Region: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settlement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J]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0,94(2):116 - 126.

[10] 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1] 冯锋,肖相泽,张雷勇. 产学研合作共生现象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J]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2):3 - 11.

[12] Branson R. Reconstructing Kalundborg: the reality of Bilateral symbiosis and other insights[J]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12(5):4344 - 4352.

[13] 彭建仿,杨爽. 共生视角下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选择——基于407个农户的实证分析[J] . 中国农村经济,2011,(12):68 -78,91.

[14] 冯淑华. 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 . 经济地理,2013,33(11):155 - 162.

[15] 罗庆,李小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户群发展研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J] . 经济经纬,2010,(2):48 - 51.

[16] 袁纯清. 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7] Wang Gang, Feng Xiao, Khim Hoong Chu. Symbiosis Analysis on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J] .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4,22(6):690 - 698.

[18] 叶琴丽,王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集聚农户共生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 .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82 - 89.

[19] Wang Cheng, Huang Bo, Deng Chun, et al. Rural settlement restructur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easant household symbiotic systemat village level: A Case Study of Fengsi Village in Chongqing, China[J]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6,(47):485 - 495.

[20] 王成,王利平,李晓庆,等.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及其居民点整合研究——基于重庆市西部郊区白林村471户农户调查[J] . 地理学报,2011,66(8):1142 - 4452.

[21] 黄祖辉,俞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 . 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 - 26,56.

[22] 易志刚,易中懿. 保险金融综合经营共生界面特征的计量分析[J] . 经济问题,2012,(9):108 - 111.

[23]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等. 农村居民点集聚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共生认知及响应[J] . 中国农村经济,2012,(8):88 - 96.

[24] 徐建华. 地理建模方法[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25] 王颖.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D]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6] 黄祖辉,高钰玲.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 . 中国农村经济,2012,(7):4 - 16.

[27] 张兰,冯淑怡,陆华良,等. 农地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村庄调查数据[J] .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1):32 - 39,62.

(本文责编:陈美景)

Rural Production Space Restructuring Path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A Case of Dazhu Village, Chongqing, China

DENG Chun1,2, WANG Cheng1,2, WANG Zhong-shu1,2, DU Xiang-zuo1,2, ZHANG Lie1,2
(1.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Environment,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rural production space restructuring,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divers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this paper applies symbiosis theory to design a restructuring path of rural production space which offers mutual benefits and recognize people as the priority.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and quantitative method of symbiosis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Dazhu village forms three pairs of stabl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mbionts an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currently lies in asymmetric mutualistic symbiosis period. Second, enhancing specific symbiotic mediums such as arable land,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labor force and agricultural service organization, is the crucial measure to ensure divers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evolving towards a state of integration and symmetric reciprocal symbiosis. The paper concluded that divers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are the origin of restricting rural production space and thesymbiotic interface is the key point. We can design the restructuring path of rural production space from subject and object dimensions by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by consolidating the symbiotic interface and protecting the symbiotic interest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And the path could facilitate the village restructuring.

land use; production spac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symbiotic interface; restructuring path

F301.2

A

1001-8158(2017)02-0048-10

10.11994/zgtdkx.20170215.095756

2016-06-19;

2016-09-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ZH068);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培育(14XDSK2004)。

邓春(1991-),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国土规划。E-mail: dspring8090@163.com

王成(1974-),男,重庆荣昌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E-mail: wchorange@126.com

猜你喜欢
大柱家庭经营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就要把钱借给你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就要把钱借给你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孝顺女婿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