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熄风通脑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7-04-07 03:26张志强郑利群严宏达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3期
关键词:红细胞胶囊针刺

张志强 郑利群 杨 楠 严宏达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针刺结合熄风通脑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张志强 郑利群 杨 楠 严宏达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熄风通脑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处理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熄风通脑胶囊口服,对照组不给予熄风通脑胶囊口服。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88.00%(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结合熄风通脑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且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梗死 熄风通脑胶囊 针刺疗法 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血管病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急性期的病死率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虽然在诊断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康复治疗的难度依然很大。因此,积极挖掘中医药的优势,寻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针刺结合熄风通脑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的中风病风痰阻络证诊断;西医诊断标准按《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中脑梗死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35≤年龄≤80岁;中医证型为风痰阻络;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有熄风通脑胶囊药物成分过敏者;昏迷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和肌肉骨骼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符合研究标准的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住院30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150例,男性85例,女性65例;平均年龄(62.83±6.75)岁;脑梗死部位前循环97例,脑梗死部位后循环53例;病程(2.35±0.58)d。对照组150例,男性87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2.65±6.52)岁;脑梗死部位前循环95例,脑梗死部位后循环55例;病程(2.38±0.63)d。两组性别、年龄、脑梗死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针刺治疗和笔者所在医院院内制剂熄风通脑胶囊。(1)急性期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静脉溶栓,对适宜接受静脉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者于起病4.5 h内给予r-tPA 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将总剂量的10%于1 min内静脉注射,其余90%于1 h内静脉滴注。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或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每日1次。脑保护,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依达拉奉针30 mg静滴,每日2次。降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顿服。对血压过高者,及时给予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对血糖偏高者,及时给予降糖处理,使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2)针刺治疗: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丰隆、合谷。所有针刺操作均在中风良肢位下进行。直刺双侧内关穴0.5~1寸,施以泻法(捻转提插)1 min;再刺水沟穴,用重雀啄泻法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刺患侧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进针1~1.5寸,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补法(提插),使下肢抽动3次。针患侧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1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泻法(提插),使上肢抽动3次;针刺患侧尺泽穴时,屈肘120°角,直刺1寸,泻法(提插),使前臂和手指抽动3次;针刺患侧委中穴时,采用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用泻法(提插)使下肢抽动3次。患侧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泻法(提插),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展开为度。患侧丰隆穴直刺1~1.5寸,采用泻法(提插)。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3)口服熄风通脑胶囊(粤药制字Z20110102),每次口服3粒,每天3次。2)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和针刺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但不给予熄风通脑胶囊。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30 d)。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6]、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2)治疗1个疗程后中风病疗效评定。3)实验室检查指标:入院48 h内和治疗1个疗程后48 h内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3]拟定。基本恢复:≥81%,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1%。进步:≥36%,<56%。稍进步:≥11%,<36%。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MA、MBI、CCS评分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5),CC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MBI、CC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MBI、CC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 CCS FMA MBI治疗组 治疗前 21.57±3.82(n=150) 治疗后 9.86±2.57*△对照组 治疗前 21.68±3.69 57.68±5.62 46.72±5.73 88.87±7.58*△68.52±6.34*△56.72±5.69 45.66±6.72(n=150) 治疗后 12.35±2.12*80.53±7.39*60.38±5.69*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沉降率(mm/h)血浆纤维蛋白原(g/L)治疗组 治疗前 4.79±1.12 10.17±2.68 2.26±0.7749.62±5.53 3.65±1.689.56±2.58 38.37±5.87 5.03±1.36(n=150)治疗后 3.85±0.95*△8.31±2.39*△1.09±0.53*△32.26±5.18*△1.75±0.85*△7.19±2.17*△9.53±1.87*△3.52±0.79*△对照组 治疗前 4.77±1.15 10.13±3.27 2.17±0.7349.53±5.19 3.69±1.279.38±2.78 38.41±6.24 4.96±1.26(n=150)治疗后 4.15±0.79*8.85±2.36*1.26±0.85*35.38±5.31*2.13±0.71*7.88±3.52*10.38±2.31*3.86±0.84*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从文献来看[7-9],中风的病因病机包括风(肝风、外风)、火(肝火)、痰、虚(阴虚、气虚)、瘀(瘀血)5个方面。笔者认为,风火挟痰瘀痹阻脑络为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机,故以熄风通脑,祛痰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法。

熄风通脑胶囊是笔者所在医院院内制剂,该药是在近代胡光慈所著《杂病证治新义》中天麻钩藤饮和清代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卷二中羚角钩藤汤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岭南气候特点,经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近代医家刘民叔在《素问·痿论释难》中指出“风属病机,中风之本在神经”。方中选用石决明、珍珠母以平肝潜阳熄风、重镇降逆共为君药;“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眩晕,皆肝木相火之为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钩藤、夏枯草、牡丹皮、赤芍、生地黄助君药以镇肝熄风、凉血化瘀,共为臣药。丹溪言“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痰一化,窍自开,络自通,风自灭”。明·倪朱漠辑《本草汇言》云“若风痰湿痰,急闭痰涎,非南星不能散”;唐容川《血证论》指出“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佐以胆南星、豨莶草以清化痰湿、通经活络,蒲黄、田七末活血化瘀通络;大黄通腑泄热,引有形之毒邪于体外,是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奏熄风通脑,祛痰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本研究针刺治疗采用石学敏院士创立的以针刺阴经和督脉穴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该法可明显改善急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10-12],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13]。

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在脑梗死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全血是非牛顿液体,而血浆是牛顿液体。红细胞是影响全血黏度的主要因素。全血高切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当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则血液黏度增加;全血低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当红细胞聚集后,血液流动减慢,黏度增高,阻力增加,容易堵塞小血管。血浆黏度主要由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决定,包括各种蛋白质和脂类,其中以血浆纤维蛋白原影响最大,清蛋白最小,是反映血液黏度的又一重要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的聚集性越强。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红细胞变形性越差,红细胞在流场中发生变形和定向是影响高切变率时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直径愈大,厚度愈小,血沉愈快。有报道显示,针刺、中药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14-16]。

综上所述,针刺疗法结合熄风通脑胶囊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8):629.

[2]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7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60-61.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6]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7] 刘晓婷,宋立公.中风病病机理论的再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83-84.

[8] 夏振威,魏江磊.解毒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587-1600.

[9] 高洁,陶文强,唐军,等.从“动-定序贯”学术思想谈中风病病机证候及组方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87-88.

[10]董秋菊,杨志新.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J].中国针灸,2013,33(5):475-480.

[11]寇鹏,石学敏.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中风疗效回顾及NIHSS量表评价分析[J].山西中医,2015,31(5):41-42.

[12]倪浩斌,张萃艺,王华政.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4):707-708.

[13]彭伟军,崔寒尽,廖翔,等.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17-518.

[14]李香波,李香玉,张晓雪.黄连丹参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65-466.

[15]王玉,刘红权,刘伟彦.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07-908.

[16]李怀山,刘建云,张颖丽.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721-723.

R743.9

B

1004-745X(2017)02-048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35

2016-05-09)

猜你喜欢
红细胞胶囊针刺
清明的雨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时光胶囊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时光胶囊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聚焦“毒胶囊”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