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华 陈立华
犬耳血肿和尾尖出血的中医异病同治
陈 华 陈立华
犬的耳廓出血,源于耳廓的微小血管出血,引起耳廓红热肿,出血的耳廓出现血性包囊,血液充斥于耳廓皮层和软骨之间,耳血肿多半发生于耳的腹侧。引起耳廓出血的原因可能源于细菌、真菌感染,外寄生虫的侵蚀或外伤性、炎症反应。当耳血肿发生时,犬偏头,不断扒挠患耳,摔头,以一侧出血多见,偶有双侧同时发生。有的能因自限性的阻遏而停止出血,出血严重的,耳廓因充满血液而高度肿胀,由于外力的作用可能因此而破裂感染,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传统的治法以手术“S”形切开,清淤血,穿透式耳背丝线或加压片压迫止血。手术创伤很大,犬十分痛苦,术后的护理也十分不便,术后感染率比较高,而且有的犬在术后还会复发。止血以后,因为淤血块肌化、组织增生,耳廓变厚,由于静态力学支撑结构的改变,原来立耳的犬种变成塌耳,影响美观。术后后遗的这种变化一直是外科无法解决的难题。
犬的尾尖出血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尾尖坏死或外伤破溃后,特别是尾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出血。由于犬尾的生理结构上粗下细的特点结扎止血比较可靠,但结扎止血过紧则尾尖缺血坏死,过松则不能止血;包扎止血往往不易固定,犬因不适而不断地摔尾而极易脱落。止血后由于犬在笼舍或勤务时在笼中运输摔尾极易造成皮尖破溃而再度出血,病虽简单但是病程迁延难愈,尤其是血迹搜证犬,在作业时犬由于兴奋,尾尖摇动时随时可能由于摔打到其他物件而引起出血,造成血迹搜证现场的污染,给现场勘察取证造成极大的影响。
临床上这两种病症都以出血为特征,严重影响犬的外观和使用性能。病情虽然单纯简单,治疗的方法也不复杂但处置护理难度大,愈后不佳。笔者从医多年来,这两种病常遇而没有效简便的处置方法,是困惑兽医和训导员多年的顽疾。近年来,笔者尝试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办法进行治疗,先后治疗十多头犬。尾尖出血的病例一般在服药两天后可以止血,尾尖创口迅速愈合,在犬舍和犬笼或作业时摇动尾巴时也不出现再度破溃出血的现象;耳廓出血24小时内出血包囊不再扩大,经过两周时间的服药,出血的包囊完全消失, 血被全部吸收,犬能自主立耳。
犬的尾尖出血和耳廓的出血肿,从病位病理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且引起的病因不尽相同,一般易发这两种病况的犬或兴奋或性情比较急躁,身上的体味较之同类重、毛多油腻或干枯少泽,病情易发可能与体内的激素水有关。这是一种表象,共同的原因从中医辩证的角度看,都是因为血热妄行,血热不能循行于脉,溢于血管外,引起局部的气滞血淤,血妄行于脉外,气滞不能行血而致肿生。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故治则当以凉血止血妄行,行气活血消淤。初以丹皮、山栀子、当归,大黄、黄连、黄芩、仙鹤草、侧柏叶、生地、香附、陈皮、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川芎、莪术、三棱。根据临证加减斟用。耳廓出血病程较长,俟血止,可斟加入破血力宏之水蛭,三七活血知血而不留 。耳为犬之巅,为阳中之阳,故拟方时应斟加防风少许为引经之药,尾尖为阴中之阴,入少许牛膝引诸药入病所,取效方捷。
病例一:1岁龄,公,史宾格,体重约30斤,训成的血迹搜证犬,四月间,突发尾尖出血,经止血带结扎、按压止血而血止,但因为犬性情兴奋,于犬舍、笼中因尾巴触及墙壁、笼壁而尾尖反复出血,病程持续20多天,尾尖一直无法完全愈合,一次出血迹现场搜证勤务中,作业时尾尖触及物品而出血,因尾巴摆动,将血摔得命案现场到处都是,严重影响了命案现场的勘察取证。拟给犬手术断尾或改为他用。丹皮6克、山栀子6克、当归6克,大黄3克、黄连3克、黄芩3克、仙鹤草9克、侧柏9克、生地9克、桃仁3克、红花6克、乳香2克、没药2克、川芎3克、牛膝3克。服一付血止创面干痂出现,再服则创面干痂形成,5日后,尾尖干痂脱落,创面完全愈合,追访一年未复发。同年,一马犬在某基地就训,尾尖出血不止,经治两周一直不能使之愈合,求医,以前方增其制,斟加大用量,两日而血止痂成,七日全愈,随访两年未复发。
病例二:成年德牧,公,性烈,十月间突然发现耳廓出现鸽子蛋大小的温软热性突起,次日即肿大如核桃大小,犬不安,摇头,不时用前爪搔扒耳部,经检查为耳廓血肿,检查犬耳并无溃疡或其他病原存在。遂诊为因血热妄行所致的耳廓血肿。治以清热凉血,付方:丹皮10克、山栀子10克、生地黄12克、大黄6克、黄连6克、黄芩6克、仙鹤草12克、侧柏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川芎6克、防风3克。医嘱先服两天,两付,两日后以耳血肿不再见大,且温热感减轻见告。至此,血已凉不再妄行,当以破血行气活血,加快 血的吸收,避免 血的肌化。方用:丹皮10克、山栀子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川芎6克、防风3克、三棱6克、莪术6克,水蛭3克(冲服)陈皮6克、香附10克、黄芪15克。每服时加黄酒30毫升温服。连服9付而完全吸收,恢复正常,随访四年未复发。耳血肿的初发期处方和尾尖出血的基本相同,意在尽快地凉血活血,使血凉而行循脉道,等至不再出现出血时,同时拟方中把三黄尽去,保留丹皮、山栀续凉血之余热。同时加用水蛭、三棱、莪术破血活血的功用,加陈皮、香附理气,黄芪补气,以加大破血活血化 力度。加用破血活血的药物,使得 血尽快的吸收、避免日久 血肌化。
尾尖出血和耳廓出血,中医辩证悉为血热妄行,血行不循血脉。治则俱施以凉血活血,使血行循有道,不再妄行于脉外,有效的减少出血,同时活血化 有利于创面的结痂和吸收愈合。尾尖局促不留 血,故一俟血止而自行愈合,耳廓内 血在皮与耳软骨间不易去除。个人的经验,耳廓出血的治疗不可切开去凝血块,一则避免感染,再则利于吸收,并不留 瘢,不产生静态结构的改变,利于立耳。中医之道,关键要仔细辩证,病理病机治则要了然于心,临证处方,全在随证灵活应用药物加减,力求证药相合,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有所遗的弊端。
(作者单位:陈华,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361000;陈立华,福建省公安厅技侦总队,35000)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李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