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教学探索

2017-04-07 22:30王春喜
黑河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合作学习小学

王春喜

[摘要]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以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学习模式,合理的分配组内成员,使学生相互学习,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教师要参与其中,进行组织、指导和点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踊跃参与。通过对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对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地目的。

[关键词]小学;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探索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重要课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信息技术教学同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校在探索实行的学习模式,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推行的一种具体教学改革方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合作学习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更符合教学模式改革趋势,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具体教育教学改革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践过程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以下分析阐述。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的主要特点是为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它既有个性化特征也有集体化特征,让人际交往与个别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教学形式上强调了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主体形式,同时还体现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空间,保证个体和集体的统一。作为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体──学生,不管是个性,还是智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素质发展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4人为一组,其中以好、中、差生进行搭配,也可以采取学生自由进行组合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实现个人目标,还需要与小组同伴合作来实现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与进步。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新课程教学理论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我设计了一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调查问卷,全卷共设计了十个单项选择题,本次问卷共发出40份,收回37份,收回率92%,由此看出学生对调查问卷还是比较重视的。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由此看来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由于学生的成绩、能力、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是同质组合,一定造成小组之间本领的悬殊,不易于开展组内协作和组间竞争。为了更好的实施小组互助,在学期开始时,教师就应根据本班学生和学科的特点,来给学生组建团队小组,小组人数可以为4人,小组中选定一个人作为团队核心(小组长),小组长可以对团队进行管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特点。所以分组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教师引导和自由组合相结合”。

2.自由化的合作学习过程

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应该把学习的所有权交给学生,老师不该到场也无需构造与监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互助学习在实行的历程中流于形式,学生不知道怎样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交流,会使学生乘机以小组为掩护说闲话、开小差、玩游戏等。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間共同学习,教师要参与其中,进行组织、指导和点播。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要踊跃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要积极造就学生的主动和互助意识。

(1)要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操作技能合理的进行搭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2)要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根据学习目的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号入座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间使之合理。

4.课堂上“度”的控制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但教师对这个“度”的把握,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

(1)难易有度。一般说来,教师的提问力求具有思考性,应力避简单化。问题不能过难,既带思考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利于启发学生回答的兴趣。

(2)提问范围有度。范围过大,学生一时说不清,既影响课堂教学,又达不到提问目的;过小,容易简单化,失去了提问的实际意义;

(3)提问对象度。注意把握点、面的结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善于根据问题的难易、大小,区分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5.评价激励小组学习

对于合作小组内学生参与的各项学习活动,教师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能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师生间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等。

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又要为学生的参与交往提供适宜、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与机会,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交往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评价做到及时,使学生感到成就感,同时也就产生了乐趣。

当然,要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例如:学生分组的技巧;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课堂上组织语言的使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思考、去总结,就能让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报. 1999.

[3] 伍新春,康长运.合作学习[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

[4] 车军.基于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6]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孙德玉,吴支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合作学习小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