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何山燕
摘要: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造成欧美国家来华办学风潮兴起,中国高等教育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迅速推进刺激了中国和沿线国家对跨文化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教育主管部门开始认识到不能只靠吸引留学生来华留学或在国内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实现“引进来”,更需要主动“走出去”,对海外高等教育进行直接投资。在政策的倡导下,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纷纷将“走出去”作为发展战略提上日程,加快海外办学的步伐。其中,有些大学抢抓先机,凭借区域合作、历史渊源、地缘优势等机缘进军东南亚国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以在东南亚办学的三所国内院校为考察对象,就其办学渊源、办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中国高校海外办学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高等教育全球化和汉语国际传播的现实意义,并对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办学问题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中国高校;国际化办学;东南亚随着当今科技、通讯以及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最终表现为科技人才的竞争,以培养人才和孵化科技为目标的教育事业毫无疑问成为各国综合竞争的焦点所在。大学的国际化是现代大学开放办学、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与措施。大学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立足于世界的基本条件,也是各国高校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1]而全球一体化为人才、资本、技术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但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冷战结束,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各高校强化办学自主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国际化由过去的“国家政府主导型”向“政府院校合作型”,甚至“院校主导型”逐步转变。高等院校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力军。[2]中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不仅涌现了大批国内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本世纪以来国内高校海外办学也成为中国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一种新的探索。
一、时代背景
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这种趋势尤其明显。欧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成员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力度,从1976年的“联合学习计划”(JSP)到1987年的“伊拉斯莫计划”(Erasmus Program),从1999年的《博洛尼亚宣言》到2007年的“伊拉斯莫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欧盟不仅努力加强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也不断加强欧盟同第三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国际化办学取得了显著成就。近20年来,更有纽约大学、杜克大学、诺丁汉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一大批海外名校纷纷来到中国设立分校,这直接导致中国高等教育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面對这一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政策上有明确的战略部署。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下一个十年的教育确定了发展蓝图,其中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为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新的命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今后培养的人才将要面对国际的市场、国际的资源、国际的竞争,教育走向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有益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2012年,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扩大会议上,郝平副部长在发言中明确指出要“推动高校赴境外办学”。他指出:“高校赴境外办学工作是我国教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总体来看,境外办学是我国教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必须提前谋划。”[3]在中央政策的倡导下,国内高校积极响应,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开始进军海外,创办分校。
·教育管理·1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办学的新探索实际上,早在此前的2011年7月,在中老两国政府支持和推动下,苏州大学在老挝首都万象就创立了老挝苏州大学。这是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高校赴国外办学之先河。紧接着,2013年,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次年在英国开始实施建设工作;2013年4月16日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兰实大学合办云南财大曼谷商学院;2014年3月31日,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正式揭牌;2015年4月1日,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在日本正式成立;2015年6月,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宣布合作创建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GIX);2015年9月18日由北师大文学院与卡迪夫大学现代语言学院共同举办的北师大—卡迪夫中文学院在英国成立。据了解,截至2016年,我国已有35所高校赴境外开展办学活动。[4]
二、办学概况
中国与东南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文缘相融。随着2008年12月昆曼公路全线贯通、201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2015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启动以及其它众多“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重大项目迅速推进,中国和东南亚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赴东南亚投资创业、开拓市场。东南亚的“中国热”一浪高过一浪,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亦如火如荼。
截止到目前,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地区的境外办学(含独立或合作办学)已有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三所代表性院校。其中,老挝苏州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的学生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将可获得中国和所在国两所高校的学位;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则可获得厦门大学的学位。在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上,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实力最雄厚,硬件最完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最高。这与当地强大的华人社会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下面我们对这三所院校在办学渊源、办学模式两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
1.办学渊源
(1)老挝苏州大学
老挝苏州大学的先行先试要归功于早期的江苏省与老挝的经济合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教育借经济之船出海”。早在1999年,江苏省与老挝万象市签署《江苏省与万象市友好合作备忘录》。此后,双方高层互有往来,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其成果之一便是苏州工业园区与老挝的合作项目。2006年,作为江苏省与老挝政府经贸合作的延伸,苏州大学应邀参与老挝“万象新城”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经过实地调研论证后,苏大决定在老挝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很快,中方次年即开始筹建,历时6年,2012年终于顺利招生。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厦门大学顺利落户马来西亚得益于其背后的深厚历史渊源。该校的构想最初来自马方的邀请。2011年3月,当时的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在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晤时提出,希望有一所中国大学到马来西亚办分校,后经教育部研究选中厦门大学。该校之所以能在国内众多知名高校中脱颖而出,绝非出于偶然。众所周知,厦门大学是由爱国侨领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的。92年之后,厦门大学选择回到嘉庚先生创业的马来西亚创办分校,可以说是历史的回馈,顺理成章。2016年2月,该校开始面向马来西亚招生。
(3)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高校的成功联姻则受惠于滇泰毗邻的地缘优势。云南与泰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自古至今,交往密切。时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大潮中,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面向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云南与泰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愈加活跃,一方面,招收泰国留学生成了在滇众多高校对外发展的优先方向,另一方面,泰国留学生也格外青睐云南的高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2013年12月,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兰实大学(一所位于曼谷的知名私立大学)合作创办了曼谷商学院,2014年7月开始招生。
2.办学模式
(1)老挝苏州大学模式
老挝苏州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境外大学,也是老挝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外资大学。该校一期占地75亩,规划校园总面积350亩。从2012年该校面向老挝开始招生,首届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两个本科专业,采取“1+3”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老挝学习本国通识课程和汉语,从第二学年开始到中国苏州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用汉语授课。除了老挝政府规定的公共或特色课程聘用老挝的高学历师资外,其它课程全部由中国师资承担教学任务,用中文授课。毕业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两国的“双文凭”。2016年该校有22名本科生毕业。根据规划,经过10—20年建设,该校将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本科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开设具有与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在校生规模为5000余人,在老挝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综合性大学。[5]老挝政府对该校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老挝政府财力较为有限,靠自身实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急需国外的帮助。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模式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距吉隆坡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该校2013年立项,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占地900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共13栋大楼,建筑风格沿用校本部的嘉庚风格,投资约8亿马币。2016年2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经迎来首批来自马来西亚的203名学生。他们都是通过当地华文独立中学统一的“高考”考进来的。2016年9月该校将试点招收500名中国留学生。经过多次调研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首批开设的7个专业,分别是中文、电子、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医学、资讯通讯科技、商业与经济等科系,以后还将陆续开设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其它专业。为满足国际化教学需要,学校除中文及中医学课程外,均采用英文授课,并在日常管理中使用英文。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厦门大学的学位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还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例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师。
(3)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模式
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在泰国开办的学历学位教育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在商学院建设过程中并未进行土地、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大额投入,而兰实大学所有教学设施都对曼谷商学院开放,并配备了曼谷商学院专用设施。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等。云南财经大学选派高水平师资到泰国承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1/3的课程。按要求完成学业的学生将可获得两所高校的学位。依托兰实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生源优势,云南财经大学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让泰国学生实现“不出国的留学”,攻读中国学位的梦想。自2014年7月开始招生至今的两年时间里,曼谷商学院的课堂里,已经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64名学生进行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6]根据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学院的基础课程由泰方负责,一部分课程由云南财经大学指定教材、泰方安排教学,另外一部分课程则由云南财经大学派教师进行教学,并根据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选用中文、泰文、英文版教材。云南财经大学和兰实大学还互相承认学分,便于学生的交流学习和校际教育合作。
目前,云南财经大学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师资配置作为曼谷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海外合作办学名片。为此,云南財经大学专门制定了从教师选聘、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督导、教学效果评估等境外办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办学意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教育是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中国高校在海外办学是面向全球传播中国声音、汇聚中国精神、宣传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战略举措。老挝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都将传播中华文化作为其教学的重点。这两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包含了中医、中文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2013年,老挝苏州大学还获得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海外指定考点的资格,成为继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后老挝第二个拥有HSK考试资格的考点,并且常年开展面向社会开放的汉语培训。至今,学校已举办十多期汉语培训班,培训学员达1500人次。[7]在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合作基础上,作为孔子学院模式外的另一种走出去的文化教育新平台,通过高校的对外交流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自觉承担起“公共外交”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一直坚持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2010年,中国政府提出“双十万计划”,即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目前,中国已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分别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并与泰国、马来西亚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特别是和东南亚国家有着各种历史渊源和地缘关系的大学,在东南亚办学,既培养了跨文化的国际型专业技术人才,在海外办学的过程中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为我所用,进一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又可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传递出去,增强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还能够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互相理解、相互信任与共同合作,培养更多中外友谊的使者。
1.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新常态下,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无疑是中国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层推进,人才是关键。当前,急需培养一批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因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设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计划,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加快为中资企业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区域的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中国文化同东南亚文化深度契合,中华文明和东南亚文明千年互鉴、共荣共生。天然的纽带让中国和东南亚在教育合作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东南亚也具有较大的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这些中国高校顺应形势、抢抓先机、陆续进入东南亚,迈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从“引进”向“输出”、从“开放”向“开拓”的战略转型,成为中国和东南亚教育合作的“样板”和“桥头堡”、文化交流的纽带,其示范作用非常显著。
2.对实现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意义
高等教育全球化在今天并不能与出国留学简单画等号。在海外创办大学,对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竞争方式,也是全球教育变革的动力。
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是世界教育史上值得书写的新景象。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全球化潮流似乎势不可挡地蓬勃向前发展。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理解、支撑、沟通和对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最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考量。世界在改变,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就等于无法真正认识自己,不向他人学习就等于封闭自己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全球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它告诉世人,人们必须对自身之外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要让“外人”有机会更多地认知本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原本就该是一个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殿堂。毫无疑问,中国大学在东南亚办学可以让东南亚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理念,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中国的发展与东南亚的命运息息相关,并且为该国培养未来的复合型人才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
3.对加速“汉语国际传播”的意义
目前,国际上进行汉语传播的主力军是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为普及汉语教育、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推动深层次国际合作而创办的非营利性机构。自2004年创办起,用10年的时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尽管孔子学院教育需求旺盛,但由于受所谓的“中国文化入侵说”等的影响,近些年在一些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华文学校则是海外华侨、华人为了传承中华语言和文化而创建的海外教育机构。华文学校一般不受“中国文化入侵说”的负面影响,教育需求持续增加。但是与孔子学院相比,华文学校获取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
从师资角度来看,孔子学院教师一般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华文学校教师大都缺乏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训练。这是因为孔子学院是外源性的海外汉语传播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遵循着外源性组织的发展逻辑,政策支持因素是其生存之基,而师资发展因素是其品牌之本;华文学校是内生性的海外汉语教育传播机构,遵循着内生性组织的发展逻辑,教育需求因素是其生存之基,而社区关系因素是其持续发展之本。从社区关系上看,孔子学院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相对疏远,而华文学校大多已成功融入了社区。从资源获取看,孔子学院的资源来源相对单一,华文学校资源来源渠道相对较宽。
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注意到孔子学院虽然遍地开花但是未必就全都能结果,这是由孔子学院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孔子学院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所在国的本土大学。华文学校虽然能在海外独立存在,但由于经费、政策等原因发展不易。而中国大学在海外所办的分校则不受以上条件的制约,完全有可能也有机会成为继华文学校和孔子学院之后的第三种传播汉语的模式。并且,中国高校办学国际化的模式多样,建制灵活,改变了以往必须依赖國外某所高校合作的寄生关系,在异国他乡扎根繁殖,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状态,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
四、反思与展望
由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地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中资企业在当地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跨文化的专业人才已成为沿线国家的当务之急,中国与东南亚的教育合作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机遇总与挑战并存。毫无疑问,跨国界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双方合作必定会受到包括经济因素、思维方式、教育模式、文化习俗等差异的影响,各国不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使双方合作经常遇到预想不到的障碍,而对于国际化办学内涵的理解和诠释,是影响国际办学效果的核心因素。因此,我们在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亟需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赴东南亚办学工作现状和问题进行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弥补我国境外办学能力的不足,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建设。
1.办学“国际化”标准应有明确统一的界定
当今大学的国际化是在崭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功成名就”或“标准样本”可复制。高校办学的国际化不等于欧洲化或美国化,无法用既定的模式框架做流水线式加工处理,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处理。但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办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应该有基本的指标范畴,而目前从东南亚办学的几所高校来看,由于其对办学国际化的定位标准似乎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其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国际化”解读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老挝苏州大学所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本科专业,采取了“1+3”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老挝政府规定的公共或特色课程聘用老挝的高学历师资外,其它课程全部由中国师资承担教学任务,用中文授课。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双文凭”。但从其办学特点和人才知识结构来看,这种模式下的办学与其说是“国际化”,不如说是“区域化”更为贴切,例如,其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这类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应当只局限于为“中-老”经济合作服务,而应放眼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相关领域。除了漢语之外,国际通用语种英语更需要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甚至成为主流语种之一,在中国师资之外,更应有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专业师资队伍充实其中。
办学模式是高校国际化办学各院校最能彰显自身特色的重要战略举措,国际化办学模式及目标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风格。从主要内涵来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首先是课程国际化,这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所在。美国伯恩教授指出,一个学校如果只注重某国经验,而排斥其他文化经验,这显然“就是欺骗学生和反映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并且国际教育应在国际的框架内讲授一个学科,以便学生能够客观地获得国际化的知识素养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师资国际化,办学的国际化要求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师资国际化,不单纯是教师的多国籍化,更应注重师资的专业技能国际化素质和外语授课能力。
再次是教学手段国际化,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外文图书资料、电子信息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与远程教学都是教学手段国际化最基本的体现。
此外,还应该实现教学科研国际化,研究的国际合作有跨国协同创新的科研队伍,其研究成果能直接转化成社会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高校的内涵建设。
2.办学国际化的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亟待提升
中国高校到海外办学需要考虑的有三类价值取向:人才战略取向、文化传播取向、经济利益取向。人才战略取向,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延揽海内外优秀人才;文化传播取向,则以宣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主要任务;经济利益取向是在教育产业化的理念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当前,中国大学在海外办学尚属起步阶段,当以前两者为主。
诸葛孔明曾对战略有过精辟的论述:“不谋万事,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某一域。”走出国门办学,无论是人才战略取向,还是文化传播取向,抑或经济利益取向,办学的国际化都应该是外向辐射性的,并且应该充分考量投入与产出的互动平衡性,因此,办学的战略目标可操作性尤为重要。
而在东南亚办学的高校中,比如,老挝苏州大学的学费是老挝本土大学的5倍,学生在老挝学习一年后,会转到苏州本校学习,学费也会更贵,这对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的老挝学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因此,该校计划未来10至20年内招收5000名学生,但实际上2014年只招到了50名本科生和100名夜校生。
无独有偶,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16年开学时,经过标准高考程序的选拔,约有180余名马来西亚当地学生入学就读本科专业,9月后,则有500多名中国高考录取的新生赴该校开启本科学习之旅。 从生源来看,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生源其实还是中国学生,因为该校全英文授课形式(中医、中文课除外)、国际办学环境、相对低廉的费用,是吸引中国学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出口转内销”式的招生渠道,只是让报读的中国学生换了一个国家继续在中国的大学学习,“严进宽出”甚至“宽进宽出”的中国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甚至学生生源的主客倒挂现象,并不能达成办学国际化的本质目标。
目前,我们很多海外办学的高校都以“非盈利”作为办学的标签之一,但办学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无可否认,它更是一种教育实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科学全面的规划。人才战略取向、文化传播取向的满足,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受众,否则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在注重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要评估经济盈亏程度,毕竟,我国目前在国外办学的高校基本上都是全日制的公办院校,其建设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支持,即便是民间资本注入,运营成本的投入与产出的平衡自然也不能忽略不计。在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尤其要避免金钱战略思想的产生,国家教育部门和财务审计部门应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引导我国高校海外办学国际化的良性发展。
3.办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协调性有待凸显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指出,本土化是指“本土的、根植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强调的是要有本民族特色,反映事物发展的特殊性。国际化的一般历程都是以本土化为前提,以发展和完善本土化为基本目的。本土化基于民族特质,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历史的沉淀;国际化是本土化超越民族的界限,个性特征在共性基础上的延伸和彰显,是事物特殊性在普遍性基础上的内化与升华。[8]本土化吸纳国际元素精华,经国际化过程淬炼,逐步转化为国际化的有机组成要素;而融合了民族化精髓的国际化元素,通过本土化环节吸纳,赋予了本土民族新的活力与生机。对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而言,本土化是终极目标,国际化则是现实手段。因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是本土化必须固守的领地,这种独特性恰恰就是世界多样化的源泉”[9]。国际化和本土化彼此关联,互相促进,成就现代教育的一体两面格局。
坚持自主的“国际化”发展特色。进行海外办学的高校应坚持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优良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借鉴国外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并在办学实践中与自身的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设计相结合,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互相匹配、优势互补。而创新是办学国际化的生命线,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经验,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品牌。我国高校实现海外国际化办学,并不是意味着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色,在国际化进程中丧失多样的遗产,我们可以“洋为中用”,充分吸收萃取世界上文化的精华,使其变成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补充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化土为洋”,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充分展示和创新发展。在办学国际化的实践中,既坚持办学的国际化基本标准,也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如将我国传统的艺术、书法、中医、武术、易經等文化精华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将其打造为国际性的品牌课程。
4.办学国际化的品牌建设意识急需强化
国际化办学应着力营造国际化办学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国际化办学的创新意识,大力深化国际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打造与拓展国际化办学新优势,推进国际化办学的规模和质量,为大学的整体发展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为大学增强国际影响力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我国大学办学国际化的进程发展迅猛,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数量上的变化,更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办学质量与国际影响力。
在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品牌创建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成立于1994年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2012年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EMBA项目排名中,其EMBA课程跃居全球第7名,亚太区独立EMBA排名第一名。而交大密西根学院作为交大老牌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学院,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1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专门对交大密西根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要借鉴和推广其成功经验,推动高教改革和国际教育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4月,交大密西根学院获评首届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且于2014年获得国际教育最高荣誉奖之一的“海斯克尔国际教育革新奖”。
中国高校在国外筹建分校或校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国外办学”的名称概念上,仅凭该校是否设有国外分校或者分校数量的多寡作为判断某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首要指标,更重要的是应分析该校国外办学的具体运作模式,国外设立的分校在当地的客观影响力和对国外学生的实际吸引力如何,以及其办学国际化所取得的成果,办学经验和办学资源对我国内地大学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如何,努力提升我国高校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
根据目前实践来看,中国大学在东南亚办学坚持平等互惠的原则、政府与民间并举的方针、尊重当地文化、入乡随俗的理念;中国大学在东南亚办学已经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中国高校在海外办学需结合自身的优势并根据对象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在办学资金来源、专业设置、管理理念、合作方式上采取灵活变通和多元弹性的策略。可以预见,未来一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峰一.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2007.
[2]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96.
[3]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教育发展改革的几点体会——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N]. 中国教育报,2012-11-30(1).
[4]鄢晓.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动因分析和对策建议[J]. 高校教育管理,2016(3):66.
[5]小超.中国高校走出去[J]. 大学生,2016(5):19.
[6]张若谷,罗蓉婵.云南财大曼谷办学出手不凡[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5-31(6).
[7]苏雁.老挝苏州大学:架起服务两地的桥梁[N]. 光明日报,2015-06-12(12).
[8]刘宁.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2015(6).
[9]彭拥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大学教育科学,2004(4).
(责任编辑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