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宝 邓敏
摘要:韩国201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在韩国影响很大,至今各个学段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依然按照其要求进行编写,分析其主要内容以及特色,对当前我国教科书编写以及课程标准的修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国;社会科;历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02-0061-04
尽管已经四年过去了,但201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仍是目前韩国各个学段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其魅力如此之大,使笔者不揣浅陋,研读了韩国近些年,特别是201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对其有了基本了解,并概括出若干特色与大家交流。
201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隶属于社会科课程标准。社会科具体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专业内容。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上都包括概况(性质)、目标、内容、教学与学习方法、评价等五部分内容。小学3-4年级历史部分内容是融在社会学科的体系之中的,5-6年级开始则单独按照历史学科体系构建;初中阶段的历史分为15个单元,其中韩国历史10个单元(古代史7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世界历史5个单元(古代史2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高中阶段的历史分为国史、东亚史、世界史三个科目,其中国史是必修科目。国史共6个单元(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各3个单元),东亚史7个单元(古代史4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世界史7个单元(古代史4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
特色一:注重学段的递进与衔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
社会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因此3-4年级的历史课程标准重在从小学生的身边生活人手,如《变化的生活状况》这一单元要求小学生“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从祖上延续下来的,并思考今后会如何变化。在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看见的生活工具、衣食住行和生活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我们国家的生活、文化的整体趋势。了解过去我们祖先使用生活工具和泡菜、韩服、炕等的状况和智慧,并对过去、现在进行对比。”而5-6年级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因此这一阶段才开始进行历史学科系统专业性的学习。从课标的教学单元的题目,如历史的开始和发展、与世界频繁交流的高丽、为建立近代国家所作的努力和民族运动等,可以看出这已经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全覆盖,其中又以国史为主,世界史只是与韩国直接相关的内容,因此小学阶段的历史教育基本就是国史教育。这也是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接受和认知水平的。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把着眼点放在小学时学习过的韩国史的基础之上,理解过去和现在我们国家和世界交流的体系。特别是以政治史和文化史为中心构成的内容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文化创造能力。”而高中历史的国史学科则是“在小学和中学学习历史的基础上,把社会经济史、思想史、对外关系史联系起来,深层分析韩国史的特征。”
再从具体内容来看,尽管从小学到高中,国史都是学习内容,但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进行评价的要求并不雷同,同样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如关于“文明的形成”,各学段均要求学习。其中小学要求“通过代表的遗物、遗迹来掌握史前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初中则提出了“以器具的变迁为中心,掌握韩半岛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史前文化發展过程”。可见初中的历史学习中,要求更具体,明确提出“器具的变迁”,同时不仅掌握韩国还要掌握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高中更进一步提出“在史前时代文化的发展中掌握民族的形成过程”。又如评价部分,初高中都要求活用教科书的知识,其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教科书中的内容未必是绝对正确的、并不是全部的历史知识等是共同的要求,同时高中在初中“理解学习内容是在课堂上要完成的最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对学习内容进行真假辨别是课堂上要完成的最基本的任务”。
由此可见,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从历史知识的编排到历史学习能力和评价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段的递进与衔接,充分考虑了各个学段的不同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
特色二:坚持国史为主,立足民族教育,但又与世界史紧密相连
韩国自光复之后便一直以古代檀君神话中总结出来的“弘益人间”民族精神为教育理念,以檀君朝鲜为韩国文明的起源来完全否定箕子建朝说,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内容看,小学、初中的历史都是必修,基本就是国史内容,世界史比重很小;高中阶段虽是国史、东亚史、世界史三个科目,但只有国史是必修科目。原先韩国政府过于重视国史教育,以致使世界史教育有所缺失。进入21世纪后,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求,韩国政府在坚持以国史为重点的前提下,强调要纵观世界史,综合世界史与国史,将韩国历史的单线发展转变为渗透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树立世界中的韩国的意识。
首先从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来看。初中提出“历史课题是以韩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联系起来,综合、系统化地进行学习。”高中国史指出韩国史“是在和世界史有机联系中,深层次地理解我国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增进洞察现代社会的能力。从和世界史的联系中理解韩国史的整体发展趋势。以此来批判和理解我国民族在世界史的发展中发挥着的主体性作用。”
其次从具体的知识内容来看。小学5~6年级历史已经设置“与世界活跃的交流”单元,要求“理解和周边国家积极交流和实现文化交流的事例”;初中除了单独设置的5个单元世界史之外,在国史部分中还特别注意把韩国放在整体世界或者是东亚文明的体系之中,如“文明的形成和古朝鲜的成立”单元下设有“韩半岛和世界许多地区的史前文明”“世界许多地区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等子标题,“民族运动的展开”单元下设“1930到1940年代间国内外的民族运动”等子标题;而高中的国史则直接从单元设置的题目便可以一目了然,特别是近现代史的三个单元:“国际秩序的变化和近代国家建立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和民族运动的展开”、“大韩民国的发展和现代世界的变化”。endprint
特色三:特别重视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韩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中除了小学之外,初中、高中的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教学和学习方法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科目也不例外。从文字篇幅来看,教学和学习方法部分在初中历史中大约占30%,高中国史占37.9%,高中东亚史占23%,高中世界史40.4%;而中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初中历史占13%,①高中历史占9%。②从具体内容来看,又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初中提出了话剧学习、制作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协同合作学习、问题中心学习等多种教授学习模型,关注概念、史料、主题、人物,活用多种史料及照片资料、图表、年表和历史地图、各种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们自发参与的能力,指导使用讨论、发表、论述、调查、事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国史、东亚史、世界史又进一步提出活用直接教授法、问题解决学习法、差异化学习法、反应中心学习法、价值探究学习法等方法。
第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历史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人差别”,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里提到了9次,高中国史重提到了8次,“参与”字样在初中历史有14次,高中国史17次。具体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们自发参与课程”,“亲自参与构建历史知识的过程”,教师上课时,能“根据学习者的反应提供合适的反馈内容”;同时要求通过讨论和信息共享等手段,提高“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也可以“参与教授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设定”,提出适合自己学习的课题。
第三,高度重视互联网资源和现代技术的运用。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电影、电脑等进行历史学习,不仅要指导学生分析文字史料和文学作品,对于影视资料和作品,也要整理观点、客观评价并进行反思。这也是应对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于这些信息获取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从检索、组织、综合分析等角度解释历史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特色四:特别重视教学和学习评价的指导
教学和学习的评价问题,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教育改革的瓶颈所在。中国的基础教育评价,长期以来一直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教学大纲和后来的课程标准只是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参考,鲜有涉及评价问题。2003年课程改革之后,课程标准中才对评价问题有所表述,但也是寥寥数字,初中历史只有8.9%,高中仅有3.6%。韩国在这方面则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仅从篇幅看,韩国初中历史占到9.3%,而到高中国史则占到了20.4%,东亚史占到20%,世界史占到23.3%。总的来看,无论是初中历史,还是高中的国史、东亚史、世界史,在体例上都分为评价计划、评价目标和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活用四部分内容。从具体内容来看,又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视评价的目标。韩国初高中历史学科的评价基本上都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中要求教师通过对照评价结果确认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从而改善自身教学方法,逐渐完善、提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自身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并不仅仅看分数和等级,最重要的是要使之成为自己持续的动力。同时要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相一致,强调明确的评价目标是进行有效评价的关键所在。
第二,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初高中历史基本上都采用诊断评价、现象评价、总体评价、对笔试评价实施选择性、叙述性、论述性的评价和执行评价,只不过初中要求较低,高中则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方案。诊断评价是记录上课开始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即前测。现象评价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要最大化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总体评价是在学习过程全部结束之后进行的阶段性评价,类似于中国的期末考试,但韓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准备多种类型的评价问题和报告书……作用更在于可以确认学习的完成水平并活用于教授学习中”。论述性、叙述性评价是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错误的理解历史科目就是死记硬背,而通过学生把所体验到的事情用文字表述出来进行评价。执行评价不是检验学习结果,而是检验学生活动过程。执行评价利用的是实际操作方法,如考试、实习、观察、面试、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研究报告书、论述、叙述等,还可以用到其他的评价工具如心智图、概念图、历史地图、制作历史新闻、制造年表、角色历史剧等。
第三,重视过程评价。新课程不仅重视评价,而且强调评价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在这方面,韩国的课程标准非常值得借鉴。韩国课程标准要求将评价情况、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这在初高中历史科标准中均有说明。除了在上述第二条重视多元化评价中提及到的正式评价外,还通过各种非正式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加以补充和完善,如同伴评定、观察日志、自我反思日志、档案袋、学生访谈等等,这些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评价的信心和信度,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责任编辑 韩四清]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