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谚语作为民间资源的运用与开发

2017-04-06 08:41刘建琪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谚语壮族民族

刘建琪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10)



壮族谚语作为民间资源的运用与开发

刘建琪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10)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承担着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谚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学珍宝,它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认知形式。本文以壮族谚语为例,分析少数民族谚语作为民间资源的运用与开发。

壮族;谚语;语文课程开发

一、引言

教育既要有以“爱国主义”核心的“大”民族精神,又要有根植于本地土壤中的“小”民族精神。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所以承担着德育、智育、美育等多种育人功能。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如何开发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就值得深思和探索。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名言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本文就以壮族谚语为例,阐述壮族谚语的功能和开发途径。

二、壮族谚语概述

(一)关于壮族和壮族谚语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粤、滇、黔、湘等地。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状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状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壮族还拥有非常灿烂的文化,有精致的铜鼓、壮锦和刺绣等,文学艺术也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还有历史悠久的山歌和壮戏。

同时壮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产生了非常多的谚语,壮族谚语是壮族人民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

(二)壮族谚语产生的背景

壮族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合植物生长,非常有利于农耕。所以产生很多跟农业生产相关的谚语,有些很有科学道理。壮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也产生了很多对于自然现象总结的谚语,反映了壮族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劳动智慧。除却自然现象和农业生产,占据人们大部分生活的就是社会交往,壮族人民对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总结,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生活中的如何交友、治理家庭、如何做人等内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如何明辨是非祸福、如何才算是合情合理等。

三、壮族谚语的(语文)教育价值

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族谚语文化,同时壮族谚语文化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壮族人民。它所蕴含的壮族人民勤劳、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壮族的价值观,感染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壮族成员,塑造了壮族积极向上、顽强生存的民族性。

(一)壮族谚语的德育价值

壮族谚语益于知理,有助于德育的发展。品德类谚语主要是由壮族人民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细节细心观察而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为了提醒后代做人应以道德为基准,踏踏实实、勤劳苦干,做人刚正,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壮族人民将道德从意识层面落实为具体操作层面,启发教导人们应该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契合道德准则的标准来为人处世。壮族谚语对壮族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都进行严格的规范。教育后代要踏实做事,如“聪明的人,上山一步一步地登,愚蠢的人,上山几步就想跑到山头”;这句谚语告诉大家,想要登上山顶就必须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而不是只有空想,妄想一步登天。这句话用山路来隐喻人生道路,含义非常多,至少包含三层意义:第一,脚踏实地,上山需一步步的走,人生路也是这样的,想攀登辉煌人生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没有捷径。第二凡事不可一蹴而就,想几步就登天的人是愚蠢的,告诫人们不可耍小聪明。自认为走捷径、小聪明的人反而不会成功。这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如“公鸡想啼拍翅膀,人欲讲话想前后”;主张各民族团结友爱,如:“大路平坦大家开,幸福花红大家栽”“好汉虽强也得众人帮助,好花虽红也得绿叶衬托”“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在新时期也与时俱进的产生了一些关于热爱国家热爱党的谚语,比如:“千条万条,党的领导第一条;千计万计,群众路线第一记”“只有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等。

(二)壮族谚语的智育价值

壮族谚语益于明智,有助于的智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在于运动和发展,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壮族谚语所蕴含的哲学与此不谋而合。明智哲理类谚语主要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并观察其变化,启思明智,哲理性强,寓义深远,发人深思,提醒后代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寻找规律、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勤动手,多思考、重实践、活到老学到老。如有谚语:“真金不怕炉火,真理不怕邪恶”此谚语体现了壮族人民对于真理的探索,并保持了一种正义之心。“红薯越干越甜,知识越钻越深”则指要努力汲取知识的营养,而不是浅尝辄止。“欢畅百斤轻,灰心十斤重”,这是指壮族人民认为在完成一件事情时,信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励人们为自己选择一些难走但又是必经的人生之“路”,并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在奋斗过程中,自信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这也是壮族人民教育下一代的方式。

再如:“没有天生的黑棉,没有天生的蓝靛。”这句谚语本义是说没有天生就是黑色的棉花,也没有天生就可以使用的蓝靛染料,都要经过人工制作才能得到。引申含义是劝诫大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物质财富,没有与生俱来的能力、知识。

(三)壮族谚语的美育价值

壮族谚语益于审美,有助于美育的发展。壮族谚语大多通俗易懂但也雅俗共赏,洋溢着美感的壮族谚语主要是将艺术形式和美感融为一体,对人们进行感美的情怀教育,促进学生净化语言,规整行为,美化环境,洗涤心灵,增加知识储存,丰富感情,使人们受到美的教育。壮族谚语注重古典对称美,如“苏木心红贵在里,桂树花黄贵在枝,朋友结交贵在义”。苏木为灌木或小乔木,木材中心部红色,煎汁可作红色染料。如同苏木的可贵之处在于红心,桂树的可贵之处在于黄色的桂花,朋友之间最可贵的在于情谊。前两个分句为两个意义相类的喻体,设喻反复,以强化和形象本体。取材苏木、桂花,都非常的富有民族地区色彩,新颖别致,独具一格。壮族谚语的形式美和丰富的内在美是相辅相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尔比尔吉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民族特色,蕴含着发人深思的教育哲理。此外,关于壮族的美育谚语还有“急去后至,慢去先达”“有谷就有米糠,有布就有裁子”“不会干活活就忙,不会染布布就灰”“南边闪电晴,北边闪电雨”“河水奔流不停息,岁月消逝不回头”“不用者说是草,急用者说是宝”等。

通过学习壮族谚语,让人们体悟壮族教育思想的美感与精华,有利于净化教育工作者的精神世界,增强对现代教育的理性思考,壮族谚语的美感教育如果多应用于现代教育,则使教育更加诗意化。

四、壮族谚语作为民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

民族谚语作为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普及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特别是非本民族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民族谚语的学习和研究上,发现新的内容与角度,为更好地将谚语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而努力民族谚语作为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普及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特别是非本民族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民族谚语的学习和研究上,发现新的内容与角度,为更好地将谚语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而努力。

教师要因地制宜,结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从壮族传统谚语中精选一些积极向上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本事不在衣服漂亮,能干不在嘴巴会讲”“做人心要诚,行船舵要正”“别人儿女莫要骂,别人妻子莫要瞧”等融入语文教材中,或者开发适宜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总之,语文教师在课程目标的设计、教学资料的搜集、课程教学的实施、课程教学的评价等方面都应将壮族谚语有机地融入其中。

(二)开展壮族谚语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壮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走访家庭、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到图书馆查阅文献以及互联网检索等方式,搜集并分类整理各类壮族谚语,比如关于“交往”主题的谚语,搜集诸如“智者与智者聊天,穷人与穷人结亲”“跟勤人变勤,跟懒人变懒”“选菜选上端,选人选好心”“扁担硬,不好挑,嘴巴硬,不好交”“禾稻不好稗子多,人太精明伙伴少”“路指好行走,心诚好结交”等谚语。然后在课堂上汇总,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搜集、展示、背诵和讲解等比赛。

此外,还可以将壮族谚语作为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应用到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之中。如壮族谚语“保土保水如保命,治水治土如治家”,教师在讲授该谚语时向学生提问,壮民为何要保土保水、治水治土,这句谚语与壮民身处的自然环境有何联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资料,通过调查当地的水土保持现状给出水土治理的解决对策,并把它作为写作的素材

此外,还可以将壮族谚语作为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应用到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之中。如壮族谚语“保土保水如保命,治水治土如治家”,教师在讲授该谚语时向学生提问,壮民为何要保土保水、治水治土,这句谚语与壮民身处的自然环境有何联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资料,通过调查当地的水土保持现状给出水土治理的解决对策,并把它作为写作的素材。

(三)重视不同文化融合,在比较中学习谚语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壮族谚语中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主流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壮族谚语中的“三月不下种,六月肚子空”与古诗词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有相同之处,壮族谚语“知过改过不为过,重搭架子重敲锣”与汉族传统教育名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壮族谚语“饮水要思源,吃果要思树”与汉族的“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说明的道理也非常相似。两者相比,活泼的壮族谚语将说理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更接地气,更富有亲切感,也能起到陶冶情志的作用。

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学习,学生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教育名言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并不是教育强加于人的。由此,不仅能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且也能更好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谚语对于民族融合的正向推动作用。

[1]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

[2]黎中产.丽江竹枝词[A]欧阳若修编著.壮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3]陆文典主编.广西通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陆炬烈.壮族文人的形成及其近代思想演变[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周艳鲜.中国壮族谚语[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7]蒙元耀编著.壮语熟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广西民族出版社编.壮族民间谚语(壮文)[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2.

[9]杨亮才,董森主编.谚海(第4卷:回、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等51个民族谚语卷)[M].兰州: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10]白庚胜,郭辉,木塔里编.民族谚语一千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06.

刘建琪(1993-),女,山东滨州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谚语壮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多元民族
说说谚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