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有一句笑谈,称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总是沉默地任人打扮。而透过密密层层的“妆容”,能够观察到那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究竟是何种模样。
在史学家以及儒家的笔下,“尧舜禅让”被描述成人类历史中最美好的景象,那么历史真的如此吗?尧让位以后,舜将他流放(史书记载是出巡),死于途中。《竹书纪年》等史书则确定地指出,尧不是死于旅途,而是被舜放逐囚禁,跟他所有的儿子隔绝,最后死在那里。因此《韩非子·说疑》篇发出了感叹称,古代的那些所谓的圣明君王,都不过是拉帮结派,谋杀君主,来谋求个人私利罢了!
中华民族历来自称“炎黄子孙”,“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按理说炎帝的地位应在黄帝之上。但《史记》记载,炎帝是被黄帝收服的。那为什么不是“黄炎”呢?因为东汉一些学者在注解前人的史书时开始把神农氏和炎帝合并,之所以这样做,有学者认为是为了给王莽新朝代汉制造理论根据。先秦的古籍提到黄帝、炎帝时,总是黄帝在前,炎帝在后。但东汉之后,黄帝和炎帝的关系发生了颠倒,先秦古籍中的“黄炎”成了“炎黄”,并影响至今。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纣”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丑恶谥号。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发现,纣王虽称不上功勋卓著,但将纣王的昏庸和残暴说成是史上之“最”,也是不合理的。更奇怪的是,纣王的罪状跟夏王朝亡国之君桀的罪状如出一辙。当然也可能真是巧合,不过,炮烙酷刑是夏桀发明的,后世的人又把他安在纣王身上,显然是宣传家们一时情急,忘了六百年前的往事。
公元前209年7月,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各地农民起义一触即发。秦二世胡亥决定干两件大事给大臣看看,一是诛杀亲兄弟,二是出兵统一天下。根据我们熟悉的历史,秦始皇在前221年就已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秦二世又何来“统一天下”呢?事实上,秦始皇生前确实留下一个国家没灭,就是卫国。战国时期,卫国势微,沦为秦国的附庸国,最后甚至仅剩一城之地,但并未亡国。直到卫国国君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才算彻底灭亡。
相传秦始皇曾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一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后来楚霸王项羽一怒之下火烧阿房宫,尽成灰烬。但随着考古的挖掘,竟没发现阿房宫被火烧的痕迹。据《史记》记载,阿房宫尚在修筑之中便因秦始皇驾崩被迫停工,把劳力全赶去修秦陵,复工续修不久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建不成阿房宫。阿房宫虽未建成,却因奢华获得了“天下第一宫”的盛名,也成了骂名昭著的宫殿。后人给项羽安上“火烧阿房宫”的罪名,确实是冤枉了一代霸王。
相传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在匈奴单于呼韩邪死后不愿再嫁而自杀,甚至有说她去匈奴的途中就投河自尽了。事实上王昭君到了匈奴,和呼韩邪非常恩爱。婚后三年,呼韩邪去世。依照匈奴的风俗和律法,王昭君嫁给了新单于。二人年龄相当,新单于更加爱慕王昭君,二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她又生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匈奴贵族。因为王昭君,匈奴和汉族有六十多年没发生战争。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被武则天从手中夺去了政权。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但从史料上来看,内政上唐高宗重视百姓疾苦,善听劝谏,重视法律,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唐律疏议》就是他在位期间修订的。军事上,唐高宗灭亡了东西大敌西突厥和高句丽,唐朝版图达到史上最大。但唐高宗确实委政于武则天了,原因一是唐高宗晚年身体状况不佳,不得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武则天自身素质高,和唐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取得了他的信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但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不是她。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时年六岁的肃宗孝明帝即位。由于肃宗年幼,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孝明帝成年后欲逼胡太后还政,胡太后便将孝明帝的嫔妃刚生下的女孩谎称男婴,立为“太子”。不久,胡太后又毒死了孝明帝,立假太子为帝,改年号“武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早于武则天一百五十六年。
“杨家将”是宋元以来在我国戏曲艺术和说唱艺术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历史传奇故事。杨家不仅男性上战场,女性也是不让须眉。穆桂英挂帅,百岁高龄的佘太君挂帅,让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然而,从史实角度来看,杨家将的故事只是戏曲小说对杨业血战陈家谷,最后忠勇殉国的悲剧性历史事件的艺术化演绎。历史上真正的杨业死后,只有他的儿子延昭(即六郎)、孙子文广曾是宋朝守边的名将。
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在位十八年。据传清军南下时,明朝末年,“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被献给了顺治。顺治一见倾心,二人感情迅速加深,顺治帝还欲加封其为贵妃。孝庄皇太后认为再这样下去会坏了国家大事,便以学佛为名把董鄂妃送到西山玉泉寺。孝庄设计放火烧了玉泉寺,谎称董鄂妃被烧死。顺治痛不欲生,从此沉迷佛教,毅然放弃皇位做了和尚。历史上董鄂妃确有其人,但史书记载董小宛于顺治八年去世,年仅二十八岁,当时顺治只有十三岁,故董鄂妃不可能是董小宛。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