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器型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2017-04-06 19:02龙WANGLong
食品与机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器型湖湘长沙

王 龙WANG Long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同质化下的商品销售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包装的差异化。个性化、差异化包装设计是设计行业的方向,过度包装、西化包装以及噱头式的包装已经被成熟的消费时代抛弃了。纵观近年来在国际包装大赛中获奖的中国设计作品,大多是基于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掘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创新应用。5 000年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也是包装设计行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这已成为包装设计行业的共识。但在现实中,相当部分产品的包装设计师并未对产品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或是生搬硬套,将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复制粘贴”为产品包装,并未能真正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或者是将与产品相契合的传统文化元素,未经提炼直接应用,美其名曰朴拙,实际上是将粗陋误当成“大巧若拙”[1]。

形态是一件产品中最直观的表达,也是产品视觉符号的核心。产品包装设计语义要有明确的信息传达、功能性与情感化的体验,因此包装器型外观的创新与应用,应从传统器物的文化形态入手进行创新,结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从传统器物中汲取设计灵感进而创新。情感化的造型能够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达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

囿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低下,很多传统文化元素的物化形式在现代社会看来是比较粗糙、简陋,甚至有些许丑陋。当从这些粗陋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发现其背后积淀的优秀文化基因和社会意义、哲学意蕴后,其美学意义无疑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但在运用过程中,应该在保持其“原真性”“文化辨识度”的前提下,在提取传统文化的元素时,需要根据设计对象的特性、产品的包装需求,选择与之契合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创新,寻找契合现代人审美意识的表现形式,并在设计作品当中体现。正所谓“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这才是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发展与创新途径。

长沙窑是始于唐代初年的历史名窑,其出土的陶瓷器具造型别具一格,文化意蕴丰富。本文拟对长沙窑陶瓷器具器型进行甄别、筛选与提炼后,将其与食品包装设计理念融合,创作出具有差异性、功能实用性和人性化,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食品包装。旨在为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思路。

1 长沙窑的文化特质及其器型特点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1972年发掘的位于长沙湘江东岸铜官镇一带的唐代以往的彩瓷生产遗址。长沙窑是唐代彩瓷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釉下彩的创烧地,开创了世界陶瓷业一个全新的时代。与同期的越窑、邢窑等官窑不同,长沙窑主要生产民用陶瓷器具,并从唐代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南亚北非,甚至东欧西欧。1998年,德国某打捞公司在印尼海域发现了一艘9世纪中叶的沉船(后命名“黑石号”),并在“黑石号”上发现多达6.7万多件陶瓷制品,其中长沙窑瓷器就有5.6万多件,其数量之巨,品相之精,艺术之美,举世皆惊[2]。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特意提到了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以此讲述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往的绚烂历史。由此可见长沙窑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上的重要性。

1.1 长沙窑蕴含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质

1.1.1 长沙窑是湖湘文化的积淀 长沙窑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充满了湖湘地域色彩,其每一件作品中都充满了丰厚的湖湘地域文化内涵[3]。 湖湘文化是楚文化的分支,是先秦以炎黄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南迁,与神农文化融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 自秦汉以来,长沙作为湖湘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凭借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宽松的文化环境,成为了儒学、理学、禅宗和新学交汇的温床。湖湘数千年历史文脉在此得以承续、流传、沉淀。

长沙窑器具圆浑饱满的造型与写意般的装饰图案,尤其是其装饰图案,构图多流转回旋之态,线条兼凝重与轻盈之美,是湖湘文化精神内涵的生动反映。长沙窑的器具所显示出来的这种细腻中不失洒脱之美,深深根植于湖湘文化之中,凝聚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底蕴。

1.1.2 长沙窑是唐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 唐宋两代极为频繁的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为长沙窑提供了广阔的外销目标市场。在与外销所在国的商品交易过程中,“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中亚伊斯兰文化相互沁润,还融入了包括欧洲东渐文化、中亚西亚游牧文化以及南亚佛教文化,形成了既具有汉文化特色,又兼具西域色彩的多元文化特质[4]。以至于长沙窑在装饰手法、图案图形上都有着其深刻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国际性”。

1.1.3 长沙窑是传统湖湘民俗文化的结晶 长沙窑从一开始就不生产宫廷专用的高档瓷器,而是另辟蹊径,专门生产适于外销和百姓生活家居用品。所以,其器具的造型和装饰纹饰源于生活,取于自然,充满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呈现出浓重的民间风韵。长沙窑陶瓷器具的质朴生动之美,就像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湖湘人一样,具备了平和、朴实、憨厚的品格,是湘楚大地的淳朴民风、生机蓬勃的风土人情的缩影和映照[5]。

1.2 长沙窑陶瓷器具的造型分析

长沙窑出土的产品主要以日用陶瓷为主,以碗、罐、瓶、壶等为大宗商品(如图1所示),其他日用品还有茶具、装饰摆件。其器型的造型富于变化,大都体现为饱满大度的立体造型和有着寓意深刻的传统图案和纹饰,敦厚、富有张力的造型风格,彰显出朴实素雅、豪迈大度的气势。长沙窑器具不规则而严谨的造型,虽然略显随意,却让人感觉自然畅快,有一种清新的质朴之风。

在众多的长沙窑器具中,以壶类最具特色,其造型简约大气,装饰性强。

从人体行为学角度分析,长沙窑的匠人会在陶瓷器具设计过程中考量销售地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体现了便于销售地区消费者使用的造型特点。例如伊斯兰地区喜欢用壶和罐储水,有头顶器物行走的习惯,因此长沙窑陶瓷的外观中(如壶底、瓶底及壶耳等)同样体现了适于伊斯兰人民使用的造型特点。

2 长沙窑器具造型的提炼及创新实践

受到唐朝对外开放的多元文化相互影响,长沙窑在产品形态上既有传统文化美学特质,又带有异域风情,造就了长沙窑陶瓷的多元形态,为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创新实践拟通过为鱼鲜烹调汁产品设计一款高档陶瓷包装,呈现长沙窑器型应用于产品包装设计的全过程。

2.1 “渔家傲”鱼鲜烹调汁产品及其文化背景

“鱼之味,乃百味之味”。鱼的烹饪不仅贯穿整个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而且鱼还作为祭祀的供品、年节宴会的必备吉祥食物,赋予其更多的文化意义。

渔家傲·江南好滋味系列产品是以江南地区传统美食文化为基础,摒弃浓酱香料,追求口味上的清淡爽口、原滋原味,以酱油、蚝油、番茄酱等为主,佐以绍兴黄酒、白胡椒粉等,精心调配研发的鱼鲜烹调汁。系列产品包括红烧鱼烹调汁、糖醋鱼烹调汁和葱烧鱼烹调汁。

其产品承载了悠久的江南传统烹饪文化,定位高端、典雅。故系列产品的包装设计创意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意境,以瓷瓶盛装,外形凸显“蓑笠翁”“独钓客”等江南水墨画元素,以“孤舟”为陈列架,展现江南之柔美。该包装器型独特精美,一扫传统调味品包装的简陋、粗放。

2.2 包装器型的选择与设计创意

产品包装形式要与产品的文化意境融彻,即器型、包装材质、色彩、外观设计必须与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相契合[6]。“渔家傲”产品包装器型的设计理念应当基于其功能用途及文化理念,产自“鱼米之乡”的长沙窑无疑从造型上、材料上、色彩上、哲学上都具有强烈湖湘特色、深刻的文化意蕴和视觉冲击力,与“渔家傲”立足于中国江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结合长沙窑器物的外观,选择最具特色的陶瓷容器外观,提炼与之相符的设计元素,找到最具辨识度的器形元素,能在传统审美中达到“文质兼备”“天人合一”“有无相生”与“虚实结合”的效果[7]。图2为设计立意构图。

首先,将长沙窑的器物器形进行归纳、总结,提取和抽象化长沙窑的器物器形,以此用来设计“渔家傲”的外观造型。设计依次提取长沙窑器物中的茶盏造型、执壶造型,结合“黑石号”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进行设计,以托盘为载体,通过设计船型托盘,营造出动势感,增强趣味性。

这是一个包装组合,由3个陶瓷烹调汁罐与竹制船型托盘、木勺组合营造出江南水乡“渔舟唱晚”的意境,以及“蓑笠翁”悠然独钓的静态感(见图3)。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借此勾勒出盛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情景,依稀可以看到长沙窑随着“黑石号”木船驶往海外市场。

船身侧面钻一个歇孔,插入一根鱼竿,鱼竿上吊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完全贴合“渔家傲”主打鱼鲜烹饪的产品立意。鲤鱼实际上是产品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形象性、趣味性凸显。

2.3 包装器型的创新与拓展

2.3.1 包装器型的人性化创新 烹调汁罐外型上神似带着斗笠的渔翁;借鉴长沙窑壶具特有的流部设计(大都为棱柱形),瓶身有波纹凹凸,便于抓握(见图3);瓶上配有形似斗笠的瓶盖,瓶盖内有刻度,可用作烹调汁的量杯,使包装的精美与实用融合为一体(见图2左下方)。既满足产品基本的功能价值,同时使得用户有江南水乡情景的产品体验,还具备安全及方便使用的人性化功能。

2.3.2 包装用途的拓展 食品包装的二次利用是全球化绿色环保理念下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8]。“渔家傲”系列产品的包装造价不低,如果不能拓展其用途,提升包装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那么这个包装是无法投入市场的。本设计除了在包装之外增加了船型托盘,还另外配备了两个调味碟、两只木勺,看似为了增强产品陈设的观感。实际上,当烹调汁用完后,这些罐子和调味碟、木勺合起来就是一套经典的“长沙窑”餐桌调味瓶组合(图4)。调味碟以长沙窑的茶盏器型为设计原型,将长沙窑食器的概念延伸至今,通过提炼创造出具有美感的调味碟外观,并且在碟内加入假山,倒入调味汁时,就会映射出一幅丝路海洋的画面。

整体上来说,该包装器型独特精美,既能彰显“渔家傲”经典、道地的鱼鲜烹饪特色,同时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情境。这套包装还能重复利用,既有餐桌调味瓶的实用性,还具有“长沙窑”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在享受美食之时也能享受设计带来的别样的乐趣和文化情趣[9]。

3 结束语

纵观市面上的产品包装,一直存在地域文化的缺失、同质化明显的现象,毫无创新的泥古既不能达到包装创新的目的,也无法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和人性化设计目标。因此,应当依托文化背景、制造技术、价值观念,对产品外观进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博爱的,她给予了设计者的恩惠造就的是一代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中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创意构思素材。

对长沙窑地域的文化商品开发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传

统造型、传统的工艺表层的方式方法研究,而是应该从文化的生态大环境分析,从影响地域文化产品的价值观念、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等因素考虑,系统地构筑地域文化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开发新模式。通过对长沙窑器物器型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设计出具有湖湘地域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将归纳的器型器物融入功能性、美学观、趣味性、生活化、艺术化来呈现最终的产品。

[1] 吴余青. 朴拙之美: 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与应用[J]. 食品与机械, 2017, 33(8): 110-113.

[2] 文卫民, 吴琪, 童献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长沙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J]. 湖南包装, 2017, 32(3): 81-84.

[3] 邹幸. 浅析湖湘文化对长沙窑装饰艺术影响[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0, 44(3): 22-24.

[4] 滕召阳. 论唐代长沙窑陶瓷玩具造型语言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D]. 株洲: 湖南工业大学, 2013: 10-20.

[5] 罗湛英. 长沙窑陶瓷艺术解析[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9(6): 28-30.

[6] 代秀芳. 包装文化的美学审视[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1-25.

[7] 廖婧唯. 岳州窑青瓷日用器皿中道家美学思想探究[J]. 湖南包装, 2017, 32(1): 79-81.

[8] 肖婷, 王建华, 王元元, 等. 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湖南包装, 2016, 31(3): 76-78.

[9] 李闯. 手作痕迹包装设计理念分类与发展态势分析[J]. 湖南包装, 2016, 31(2): 57-58.

猜你喜欢
器型湖湘长沙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长沙之旅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我眼中的长沙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小羊首圆炉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