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才智周芝锦胡笑梅
(1.平南县官成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平南537315;2.平南县安怀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平南537314;3.平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平南537300)
鸭出现混合感染疫病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廖才智1周芝锦2胡笑梅3
(1.平南县官成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平南537315;2.平南县安怀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平南537314;3.平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平南5373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鸭制品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从而使我国养鸭行业不断发展,随着养殖数量规模不断的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出现疫情时,会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也会对鸭制品的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当鸭群出现流行病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的疫情时,很少是由一种病原体引发的,大多数都是两种或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综合征,病原体变异速度加快,新老疫病交替出现等,这给临床诊断和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近期鸭群出现的疫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原因找出对策,成为了我国鸭养殖业重大解决问题。
混合感染;鸭;防控;疫病
1.1 生理角度
鸭自身的保护体质不完善,淋巴系统发育不完全,倒是病毒侵袭,从而相互传染,引发疫病。
1.2 不同养殖模式并存
不同养殖模式的混合饲养,不具科学性,导致鸭疫病出现病原体变异等。
1.3 疫病种类繁多
鸭病毒的流行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没有大体系的环境保护,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传染源并切断传染途径,由于养殖的大环境出现不可控因素较多,养殖技术参差不齐、养殖模式的多边,诱发鸭疫病的混合感染。而且在与其他家禽混合饲养,会与其他家禽的病毒交叉感染,从而引起病变,增加了鸭混合感染疫病的发病率。
对于鸭养殖户,禽流感的存在是非常严重的危险,禽流感病原体的变化没有典型性,很难把握其编译原理,宿主的改变,变异致病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抗药性越来越强,疫苗和药物已经部分失效,甚至是完全失去药物性能,必须严格对待病原体的病原,加强研究力度。
1.4 病例研究不彻底
对于一些致病病毒、原因、生产的病情认识依旧不够完善,而且随着病毒抗药性的能力加强,不断出现新的病重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感染疫病的发病率。
1.5 临床诊断的落后
对于临床诊断的技术落后,缺乏新的器械辅助,对于鸭的临床诊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且现在的鸭养殖户的人门槛不高,导致专业技能匮乏,科学检验技术下降,病情的诊断结果不准确,或者因为器械,技术原因等延误病情,都会导致病原体再次变异,从而引发疫病混合感染。
1.6 缺乏优质甚至合法的兽药疫苗
由于我国的医药体质不完善,导致鸭的诊治药物很多都不合格,外来的进口药物,也存在这很大的风险,不能保证药物的效果,对于疫苗来说,很多疫苗不合格,对于新发现的变异病毒不能及时处理。
1.7 家禽饲养人员的管理能力差
饲养管理员为认识到病原体变异的危害,管理不合格、不科学,对新出现的疫病预防和处理态度不够重视,使病毒交叉感染变异产生新的问题。
前述笔者对当前在鸭病混合感染严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看出当前之所以存在严重的鸭病交叉感染的问题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预防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等。下面笔者针对上述的问题来阐述具体的防控对策。
2.1 简历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
提高对于生物安全管理的认识,强化病毒、疫苗和鸭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其中的生物种群多而复杂、环节的复杂放弃生物安全管理的科学建立。不能过分强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也不能因为缺少足够的重视而忽略生物安全措施的建立,采取科学化家禽养殖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及时预防新病毒的产生,也不能忽视现有病毒的变异。
2.2 保证禽舍的健康安全
鸭舍的环境对于鸭病的交叉感染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目前的发展来看,造成鸭病混合感染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鸭舍的环境不够达标,导致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细菌的滋生。因此在进行鸭舍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和卫生清扫,注意禽舍养殖密度,对于病鸭要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应当形成科学化、规模化养殖管理体系。在管理的过程保证鸭病防控的有效性。
2.3 加强管理。防重于治
对于养殖户来说,应当充分的了解鸭病混合感染的影响以及危害,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能够以防患于未然为控制原则,将细菌、病毒扼杀在摇篮中,进而有效的保证鸭病混合疫病防控的合理性。
同时对于养殖户来说还应当充分认识到各项措施的实施对于鸭混合感染疫病的防治重要性,确保各个环节的措施的实施,坚持加强管理、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
2.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进行免疫接种时,要采用正规的、安全的、科学的疫苗,避免不合格疫苗的使用而引起的病毒变异或者导致鸭死亡。建立科学合理的家禽药物监管体系。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科学化的药物监管,对于鸭混合感染疫病的防治有积极的监督和防治作用。
2.5 各部门应加强联系
强化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不能使鸭养殖业的某个环节脱离整个大的养殖环境。建立科学的疫病监测分析平台,养殖场在遇到新的疫病时要及时进行上报,技术部分及时用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分析处理,找出病因和病原体,根据病毒特性制定治疗方案,进一步防治鸭疫病混合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1] 吴桂明.鸭疫病混合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6,(3):149.
[2] 刘振江.鸭疫病混合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9):21.
[3] 陆春礼,覃勇,韦凤能,等.从百色市2007年猪“高热病”疫情看动物疫病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4,(6):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