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课标,细读教材,有效教学
——谈谈“人体中的营养”教学与评价建议

2017-04-06 10:20叶治平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东广州510530
中学生物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物圈课标人体

叶治平(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东广州 510530)

精研课标,细读教材,有效教学
——谈谈“人体中的营养”教学与评价建议

叶治平(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东广州 510530)

文件编号:1003-7586(2017)01-0031-0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是每位一线教师教学的参考依据,可喻为骨架;教材是承接骨架的血肉,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生物课程目标、实施生物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备课应紧紧抓住这两个工具,依纲靠本,实施有效的教学和全面的评价。

笔者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来谈谈怎样精研课标、细读教材,并实施有效的教学和全面的评价。

1 精研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在课标中属于“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这个小专题,介绍的是消化系统的结构和生理活动。笔者结合课程总目标,确定这一章的课程目标为:

①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②能力方面: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实验常用仪器,促使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如饮食习惯、合理购买食品等。

“生物圈中的人”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10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五个。这个主题是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两个最大的主题之一。它依次介绍了“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和“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不难看出本主题的设计思路是以人体的生理活动为主线,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同时又贯穿了人体生命活动对生物圈环境的依存、适应和影响的生物学观点。

课标中指出“人体的营养”包含有5个具体的内容标准: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②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③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④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⑤关注食品安全。

由此可见课标不仅重视有关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卫生保健等内容,还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明确列入“具体内容”,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关注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 详细阅读教材,紧扣特点,关注知识整合

人教版教材中“人体的营养”一章共三节内容,从内容结构:

①充分体现“人与生物圈”的主题学习。

人的食物来源实际上是来自生物圈,通过使学生认识到人是生物圈中的人,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

②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本章按照人的食物取自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以及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有利于健康的顺序编排的。知识的呈现遵循“了解→理解→应用”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③内容呈现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是以“人与生物圈”主题为主线,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和生理知识的同时,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教师在讲授“人体的营养”时,除了重点关注消化系统,关注人体各系统间的协调和配,还要将“科学探究”“健康地生活”和“生物与环境”等主题的内容渗透在其中,体现知识的连贯性。

3 开展有效教学,体现全面评价

3.1 有效教学建议

多媒体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媒体,它不仅可以提供视觉信息,还可以传递听觉信息。所以,在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使原本丧失化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可见,详细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课标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课标建议在开展本专题教学时,教师“应从人与生物圈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下面将从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三部分说明具体的教学建议。

3.1.1 有效备课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及不同学生的“差异”,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其次要制定有效的教学三维目标并注重落实,教师必须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定位三维目标,才能有效运用教学策略;然后,再制定切合学情和教学目标的方法策略。

例如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学习时,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中有能量;

能力目标:①掌握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②掌握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③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学生虽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但对能量的来源和转化还不太清楚,所以教师给出以下提示:①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释放出来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多少;②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③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能。

这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知”,为达成知识目标而作的铺垫,体现教师的有效备课。

3.1.2 有效指导

3.1.2.1 以“人与生物圈”作为课程主线,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师在每节的内容中都应渗透这个思想,在引导学生讨论人体营养时,不要忘了生物圈,具体状况将影响到人的食品安全,与个人的营养密切相关。

3.1.2.2 组织好探究活动,关注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思维习惯

在开展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更重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本章中的“测定某食物中的能量”是全过程式探究,教材中增设2个“科学方法”的栏目“作出假设”与“设置重复组”,应重点关注。笔者将探究中的目标和任务详细分解,有助于学生明确任务,同时还引入组间竞争,以提高课堂效率(表1)。

表1 小组展示表

该探究是学生接触到的首个定量实验,测量到的数据与课本参考值误差较大,因此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本探究的重要环节。笔者从4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思维:装置安装是否合理;酒精灯、温度计是否正确使用;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花生燃烧是否充分……

给出方向明确的误差分析,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通过有效的反思,可以不断提高探究技能。

3.1.2.3 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

重要概念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笔者在讲解蛋白质时是这样处理的:通过节前的本节学习要点,让学生了解本节的知识目标,接着引导学生阅读黑体字,直接阐述概念的内涵,了解蛋白质的作用;最后提供因食用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奶粉而导致的大头娃娃的照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明确蛋白质在促进细胞生长发育的作用,支撑科学概念的形成。

3.1.2.4 让学生“动起来”,从活动中学习和收获。

不管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还是展示汇报结果,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提升和收获。教师必须谨记的是,所有教学双边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改,才能使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1.3 有效激励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都期待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所以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仔细聆听、激励性的点评、对学生的热情鼓励和信任,都能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对学生的发展形成正向激励。

3.2 全面评价建议

课标中强调“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因此笔者结合“人体的营养”,提出以下评价建议,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体现课标倡导的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3.2.1 利用纸笔测试,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教师可采用常见的选择、填空、连线、简答,考查知识目标的达成。

3.2.2 开展实验操作考查,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技能,既包括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又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过程技能。所以建议开展实验操作考查,并借助表现性评价工具(表2)对探究过程涉及的观察与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

表2 “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的评分标准

3.2.3 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开展“开放性考查”,多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本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撰写“调查蔬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调查食用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西瓜子历险记”等小论文、小调查,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膳食宝塔的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知识的应用能力。引用广州市教育局研究室生物科制作的开放性考查评价表(表3),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和师评。

表3 开放式考查评价表

3.2.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在“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的态度、勇于探索讨论的科学精神、关爱家人健康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的其他特殊表现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转变也因给予相应评价,设计的午餐食谱可放进学生个人的成长记录袋,成为记录学生成长和变化的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88.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生物学(第一版)[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38-39.

[3]刘恩山等.生物课程与教学研究(1979-2009)[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2-50.

猜你喜欢
生物圈课标人体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教学设计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模拟生物圈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生物圈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