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开中
摘要: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复杂的学科,这种认知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不利。因为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游刃有余地学好高中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兴趣
一、数学学习兴趣是什么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用在数学学习这个问题上,就是指一个人为了能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行为。兴趣越浓厚,这种心理倾向行为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如果对数学的期待越大,想要了解得越多,那么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越有激情。
二、为什么要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以兴趣始,以毅力终。”这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极佳方式。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好数学,无论是对升学,还是对未来在数学、金融等领域深造都至关重要。一方面,数学能有效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高考主要科目,数学课程一直伴随着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涯,只有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才能把高中生活过得精彩。
三、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天生对数学非常敏感,不需要外在引导,就很喜欢数学;有的学生则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才会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谈谈几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阶段的高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的学生比较有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做事情偏激、好胜心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生活中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就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彻底改革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纪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表达自身的想法,中断了师生的交流通道,这不利于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对教师有言必尽,敢于说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数学教师也应以朋友的态度,加以辅助引导,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解决问题。
2.与家长多沟通交流
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离不开家长的参与。然而,长久以来,数学教师恰恰忽视了这层关系的存在,没有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非数学教师的班主任,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和学生家长进行过沟通交流,这就导致家长掌握的学生信息与教师掌握的学生信息互不相连,两方都无法综合判断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效率。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具体学习信息上互通有无,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如今,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沟通的长效机制。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的各个学科都有一个备课组,组员都是担当该科教学任务的授课教师,就以笔者所在的数学备课组而言,我们都在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如由教师主导课堂转换成师生共管课堂,营造数学学习氛围;由单纯的知识点输送转变为探讨性互动,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由注重拔尖学生转变为尊重每位学生,打造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精神。正是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让学生渐渐地爱上数学课堂,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确实是一个相对难学的学科,即使是教师也需要经常做练习,才不会在教学与做题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工作之余,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钻研专业技能,着眼于数学教育最前沿,创新自我,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助教,学生只有对数學产生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