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城燕
不知不觉,登上教坛已有十年。回想语文课程改革前,笔者自以为课前把文本知识点研究透彻,课堂上把课文讲解清楚,课后狠抓学生做好相关练习,就不愁学生学不好语文。然而,如此费尽心力的结果却是:学生在生活中“张不了嘴,动不了笔”,考试成绩也不理想。笔者不禁感到困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学生还是学不好语文呢?
就在笔者为此苦恼之时,以高效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给笔者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在上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做好自主预习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笔者把学生分成4至6人的小组,让学生根据笔者提出的问题开展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在课余时间,笔者会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学生进行交流、借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共同进步,下面以寻找课文中的“美”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开展分组交流讨论。
一、诗意美
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为了让初进高一的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诗意美,笔者引导学生分组赏析诗作,开启了一段寻美之旅。学生或自由朗读着诗作,伴着整齐的节奏,吟着和谐的韵律,耳中充斥着诗歌的音乐美;或动笔数着句数、字数,划着错落有致的结构,口中惊叹着诗歌的建筑美;或圈点诗中的意象,想象着自然而美妙的画面,品味着动人而忧伤的意境,脑中勾勒着诗歌的画面美。此时,学生对诗作本身的美的感受已然是非常深刻了。
《再别康桥》这首诗除了能让学生醉心欣赏深邃意蕴之外,其语言艺术也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于是,笔者建议学生:“结合刚完成的诗歌鉴赏体验,请你们自选主题,即兴创作诗歌。”听到任务后,学生立刻陷入沉思,纷纷快速在纸上开始创作,害怕脑中闪过的灵感会溜走。最后,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经过一番寻美之旅,学生学会了欣赏诗歌的诗意美,也学会了创造富于个性的诗意美。
二、趣味美
记得初学《论语》选读时,学生纷纷表达心中的困惑或抵触,“老师,我看不懂!”“老师,能不学文言文吗?”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总有强烈的陌生感和习惯性的畏难感,以及慢慢累积的挫折感,这些因素已成为挡在学生学习文言文面前的一座大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愿意学习文言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自己乐于学习,就能事半功倍了。于是,笔者让学生先分组探究,把文言词句都翻译成现代汉语。读着现代汉语版的《论语》语段,学生忽然觉得,文言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懂。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办起了“论语”剧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拟定角色,“我要演孔子,我脑门大,更像孔子!”“我合适演颜回,因为我实在!”然后,学生们又热火朝天地分析台词:“孔子说‘贤哉,回也!时,我们要表现出孔子对得意门生的激赏之情,脸上要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对、对!还可以考虑加个手势。”最后,学生们满腔热情地登台表演,并声情并茂地把文中蕴含的道理讲述得浅显易懂,赢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经过这样一番倾情表演,学生对文言文充满了好奇和喜欢,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美。
三、情感美
历史长河中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文学经典都是凭借发自肺腑、真挚动人的情感而打人心的。《祭十二郎文》正是一篇“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的经典之作。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自由诵读,初步体会全文的感情基调——悲。接着,分小组讨论,找出文中最让人感动的几件琐事,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并分析原因。
学生热情高涨,讨论热烈。第一组学生分析道:“叔侄情如兄弟——悲伤,三别三會——追悔。”第二组学生分析道:“悔己未重其痰——自责,反问日期之实——悲痛。”第三组学生分析道:“疚丧葬难周——悔痛。”学生通过自主研读,辅以教师点拨,能够深刻体会文中作者的骨肉分离之痛和人生无常之悲。
与此同时,笔者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亲人,回忆生活中和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吐露那深埋心中、难以启齿的愧疚。文章中的美好情感,不只带给学生感动,更让学生学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情感丰富的人。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最终成为发现美、创造美的“君子”。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