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层建设构想

2017-04-06 14:43熊辉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熊辉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推动下,正积极在全国各院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被各省教育部门列入必修课程之一。同时,政府各相关部门也正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来给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助力,通过这些方式来给高校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然而,由于大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起步期,普遍对这一课题非常陌生。创新容易创业难,创新需要改变,而创业需要市场化的认可。如何一步一步分层次、分方向的引导在校学生从创新走向创业是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层建设;分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71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36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文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不少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而且可以很好的实现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从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这是我们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旨在为我们的经济转型积累更多的人才储备,以此来促进我们经济结构的转型。

1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管理依据

根据北京市职业教育2011分级试行办法,它把现有的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分为6级。1~2级是基础性的职业教育阶段,3~4级属于提高性的职业教育阶段,5~5+级是属于发展性的职业教育阶段。每一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层次是不同的,从最初级的职业教育的认知,到最后的关键技术的拔尖人才,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层一层的引导和分流,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分级的制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育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在倡导的创业创业教育其实可以类比职业教育的分级化,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筛选和引导,如果盲目的鼓励大学生去创新创业,则会犯一刀切的错误,因为教育的方向有很多种,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条道路。如何能既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又有针对性的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进行重点培养,减少学校教育的风险,这是每个高校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创新创业的,尤其是创业失败的风险很高。

2 高职創新创业教育分层建设框架设计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的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梯度培养。以全校范围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结合专业的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为中坚力量,以创新创业项目小组为突破点,对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级管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个创新创业的过程需要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它形成我们四个人才培养方向。首先是以动手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践人才”方向,其次是科技创新为培养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向,第三是以培养灵敏商业意识和商业嗅觉为培养方向的“市场人才”,第四是以项目实施为培养向的“创业人才”。在整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因材施教,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意、创新、创造能力,探索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

3.1 培养体系建设

以创新创业课堂需要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跨院系和跨专业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机会,形成创新项目的小团队,参与到各类创意设计、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竞赛中去。提高小班授课率,加强师生互动,推动课堂教学的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学科专业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在考核机制方面,由于无法用传统的成绩作为评判依据,所以主要应该以创新创业成果作为参考,这这一过程当中重点考查学生在知识运用、现象分析、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3.2 校外合作体系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专业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扶持和人才培养合作。同时与地区政府、企业和创业机构合作,建设校外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现校内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迁移和进一步孵化。

3.3 教学资源建设

着手从三个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

一是建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库,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相关培训和社会实践,形成一支专职和兼职、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结合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二是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专业优势着手编制自己的创新创业教材,制定有学校特色的专项培养训练计划;同时联合社会各有关机构共同合作,开发多方共赢的创业培训项目。

三是采用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模式,对现有课程进行教学信息化改造,形成有学院特点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库,从而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手段。

3.4 硬件环境建设

为校园的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场所,通过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创客工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实践的基地,并通过相应的技能训练中心,进行软硬件投入,为创新创业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3.5 创新成果转化

引入外部的创投基金,对有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和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扶持,进行商业包装和市场对接,广泛联络各种校外资源,帮助学生创业项目顺利的走向市场。同时,要有意识的将学校的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鼓励教师、研究人员以技术、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入股,创办相应的企业。

4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五步建设思路

第一步,组建相应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力,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教师、优秀学工团委干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打造一只学校创新创业的教师队伍。

第二步,为学校量身定制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以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制定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大纲与具体教学内容,在应用技能、创新技能、创意技能方面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

第三步,普及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步,设立创新创业专业教育。针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同学,结合各系部自身的专业设置,由专业教师开设相关专业方向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

第五步,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针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成立相关的创新项目小组,以专业为导向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同时鼓励学生以创新成果为基础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针对有市场需求的创新项目,进行相应的扶持,鼓励学生和教师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

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保障

三方面打造高職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首先,学校要成立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从机构方面、人员方面、场地方面和经费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没有经费的预算和投入,再好的设想也无法及时的实现。保证创业教育教学、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师资培养、教材和案例编写、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第二,出台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有目的进行学分置换制度,允许学生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学分,如学生的创新实验、核心期刊论文、专利知识产权和创业经营业绩等。同时为创新创业的学生建立档案,将学生参与的实验和课题认定为课堂学习。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学业进程、通过弹性学制保留学生的学籍,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出台教师的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支持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教师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该作为科研课题的评审标准之一,在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予以考虑;鼓励在岗教师与对口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

参考文献

[1]周雪梅,周红利.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及其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4,(04).

[2]苏艳芳,齐再前,李宇红.基于缄默知识的市场营销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2,(06).

[3]安江英,王利明.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5,(09).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