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2017-04-06 09:41柳依笛
现代交际 2016年15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鸦片战争体制

柳依笛

摘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清政府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们,也打破了他们天朝上国的美梦。洋务运动开始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外交思想逐步推行开来,这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状态,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中国政治体制,因此也暴露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鸦片战争 外交 洋务运动 体制

中图分类号: K8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00-02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康乾以来,中国奉行闭关锁国,自上而下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先进,不需要和国外交往。但当鸦片战争的大炮轰开了国门之后,统治阶级才发现天朝上国无非是一片幻影,我们早就落后于列强太多,尤其在科技水平上,与西方的距离不啻天壤之别。当时的有识之士,包括清政府的核心人物们,不仅开始反思中国“器物”之落后的问题,也开始反思外交政策存在的问题。在中国人传统的外交观念中,华夏居于中心地位,只有华夏改变“夷人”,没有“夷人”改变华夏的。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不仅占领了华夏的都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外国公使可以入驻北京等。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让清政府大失颜面,但清政府仍旧采用传统的对待蛮夷的思维来对待西方列强国家。这是西方列强完全不能接受的。随着沿江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放,来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有些还到内地游历传教,因此若想要完全回避与外国人的交往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背景下,洋务派的官员开始转变外交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外交政策,促使了中国近代外交政策开始逐步转变,与世界接轨。

一、洋务外交的背景

晚清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碰撞的大环境之下,这是两种区域、两种文明的较量。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改变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个转折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这一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在对待外国人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华夷”观念,通俗的说就是仍旧带有优越感。第二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这是清政府外交上的一个过渡时期,既保留了传统的对外政策,又开始逐步采纳西方的一些理念、政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第三阶段,洋务运动破产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掀起,中国开始被迫全面进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我们这里重点要论述的是处于过渡时期的洋务外交情况。

谈及洋务外交的背景,实际上就是在讨论两种国际体系的碰撞。早在16世纪初,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脚步,不少欧洲国家就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在随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欧洲人陆续来到亚洲,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国际体系开始碰撞,即我们所说的朝贡体系与近代民族国家体系。所谓的朝贡体系,其核心观念是植根于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即华夷思想。在这种体系之下,把中国看作为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都是落后的“夷”,从而形成一種鲜明的阶级文明对立。但是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再一次掀起了对外扩张的浪潮,用他们大炮加商品的外交征途,不断挑战东方国家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规范。尽管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屡屡失败,但对外思想仍以旧有的朝贡体系为标准,没有认同西方的外交手段,或者说是炮口下的被迫认同。这种认同是在大炮的震撼下,在各种条约的胁迫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展开的。

二、洋务外交的特征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再一次失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各个条约以及附属条约的规定下,清政府被迫割让了更多的土地,通商口岸也开放了更多,国家主权不断遭到侵犯。由此,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开始做出一些调整,虽然很大程度是“不得不调整”:在遵守条约的基础上,清政府建立了一些新的对外机构,按照西方同行的国际法则与西方国家开展国际关系。虽然清政府开始尝试进入西方近代国家,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了人们的心理,洋务运动虽然是向西方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洋务外交仍旧带有鲜明的矛盾性与过渡性。

1.对外观念新旧交杂

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外交理念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差序与平行的矛盾,而二者从本质上看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外交理念。以中国为主导的东方国家,强调的是华夷尊卑的理念,注重的是藩属国对宗主国的附属。而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独立和主权的平等。在对外的基本观念上,洋务外交最主要特征就表现在被迫放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优越理念,而转变为主动接受西方列强的平等甚至是被压迫的观念。所谓的新旧观念胶着,指的不仅仅是这一时期中保守派和洋务派外交理念的矛盾,也包括洋务派自身在被迫接受身份转变时的矛盾心情。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洗劫北京城的巨大耻辱,不仅仅给清朝统治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也让很多开明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们承认西方先进武器背后的科技、经济实力等都是不容小觑的,并且承认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一部分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世界格局是不是已经开始变化。除此之外,有关洋务外交中有一点事实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出现了两次觐见礼仪之争,这种礼仪的争论看似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而这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晚清统治者以及知识分子放弃心中最后一丝“天朝上国”思想的无奈。

2.常驻使节制度的建立

洋务外交时期,很明显的一个外交特征就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交往原则并行。所谓的双轨措施,一方面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外交体系开始在中国出现,例如外国公使入驻北京,清政府也派遣使节驻外,进行国际交往活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与一些仅存的朝贡国之间仍旧采用旧有的模式进行交往。例如在英国侵略缅甸的时候,还曾让英国承认朝贡的传统做法。在中西方的交往过程中,晚清政府虽然很大程度上是被迫接受了新规则,但也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接受的过程中,抵御的心态始终伴随。

此期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常驻使节制度的建立。近代外交体制建立后,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国与国之间互派使节入驻,处理外交事务。1860年外国公使入驻北京,再到1876年中国第一个对外使节前往英国。但实际上,晚清政府全面建立这种使节制度,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外国人派公使入驻北京,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长久利益。而遣使驻外,也是常驻使节制度内容的一部分,诸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均没有明确规定中国需要派遣大使,外国人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只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更大程度上仍旧是清政府自己认识到过去做法的局限,表现出其克服传统观念的过程。

三、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我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很多时候都需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去看待。洋务运动没能拯救日落西山的清政府,也没能挽救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但是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洋务运动的外交政策还是起到很多的积极作用。

从改变传统观念的角度来看,在洋务运动之前,虽然民间已经有知识分子开始倡导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师夷长技”来改变中国现状。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也让沉醉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清政府醒来。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列强,清政府虽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在接待外国人时,仍旧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但事实证明,西方列强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落后而无知的夷人。清政府被迫建立了使节制度、总理衙门等一系列的制度、机构来让中国融入近代西方国际社会之中。洋务运动兴起后,洋务派官员们开始自上而下的带领人们向西方学习,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技术,对于转变中国传统的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洋务运动掀起后,随着对外政策的改变,清政府设立了一批新式学堂,教授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除此之外,还选派公费留学生去国外学习。这种主动与国外交往的过程中,不仅仅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交人才。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洋务运动时期的外交带有浓厚的矛盾色彩,并且最后洋务运动也难免走向了失败。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洋务派们看到的是西方列强先进的武器和科技水平,却因为自身立场问题,看不到中国问题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洋务派官员们采取了看似开明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不得已而为的。虽然洋务运动期间,国家公平法已经逐步被清政府接受,但是在两种力量悬殊的对比中,清政府仍旧是被动的。占有优势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强迫清政府接受一系列的外交理念,但是在力量对比之下,已经失势的清政府只能主动的接受现状,并且尝试了解与自己站在对立面的西方列强究竟是什么模样。

清政府在被动接受西方国际外交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建立一些看似符合国际要求的外交政策、机构来捍卫自己的礼仪,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促进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却始终改不了统治者封建国家观念的束缚,也就导致了洋务外交必將走向失败。而洋务运动的破产,直接告诉清政府,单向西方学习先进器物还是远远不够的。而后,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签订《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数千年的朝贡体系外交终于完全土崩瓦解。

四、结语

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希望从器物层面改变中国社会。从本质上说,虽然洋务运动在近代工业、军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尤其在外交上培养了很多人才,也让近代中国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但洋务运动的本质仍旧是为了恢复清政府的元气,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也决定了洋务运动的外交政策并不能转变中国社会的现状,也改变不了近代中国屈辱的世界地位。今天,中国国力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考量历史,仍旧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发展仍然不乏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正旭.从洋务运动审视中国近代化特点[J].凯里学院学报,2016(4).

[2]郭翠翠.从制度建设角度看洋务运动的缺陷[J].传承,2016年(4).

[3]杨天地.洋务运动时期西学东渐对高校英语教育发展影响研究[J].兰台世界,2016(10).

[4]赵九州.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J].党政干部学刊,2016(10).

[5]杜童.社会变革时期教育思想形成的表征浅析——以洋务运动前后期为例[J].亚太教育,2016(27).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体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从家国情怀角度再看李鸿章
THE DRUG WAR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经典来信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