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词缀特点出发看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

2017-04-06 09:28习拓
现代交际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语素定义特点

习拓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类词缀正以井噴式的速度出现在现代人的日常用语中,同时也给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本文将基于类词缀自身的特点,通过汉语语言对比,探索对外汉语类词缀语素教学。

关键词:类词缀 定义 特点 语素 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80-02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汉语书面语彻底脱离了文言文的束缚,致使汉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发展,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至今已经持续了一百余年。这匆匆划过的一个世纪既是汉语迅猛发展的一百年,同样也是对外汉语事业快速发展的一百年,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也伴随着这个过程从无到有。说到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何谓类词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何谓类词缀

何谓类词缀?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就曾指出:“凡是意义上的字尾,其实也同样是字根。”①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先生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也曾提出过“类语缀”或“类词缀”、“准词缀”的说法,用来解释那种搭配范围很广,而意义虚化程度还不是特别高的语素。②

正是上述的争议和建树,为当今类词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关于类词缀的定义,可以从对“类”字的理解上着手,“类”字可以包含两种不同的内涵:一方面,类词缀中的“类”字可以理解为“类似”,也就是类似词缀,类词缀和词缀是和而不同的关系,这一点会在下文类词缀的特点部分做细致论述;另一方面,类词缀的类还可以理解为“类别”,也就是说由某一类词缀构成的诸多词汇,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语义共核,而从这个共核的角度进一步往前延伸,由这个类词缀构筑的一系列词便具有了一个重要而且相同的语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作近义词。

二、类词缀的特点

探究类词缀的特点,首先应该从语言学的角度确立系统完善的研究方面,下文将从类词缀的语音、语义、动态性、内部分化、结构方式等五个方面入手,以类词缀“化”为例,对类词缀的特点做全方位的探析:

(一)语音层面:汉语类词缀和词根在语音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以类词缀“化”为例,由其构筑的汉语词汇包括:软化、硬化、神化、僵化……《说文解字》有云:“化”教行也;③依照《说文解字》的注解来看,“化”具有“变化”义。对比以上两种意义不难发现:“化”字当今更多表示的是一种动态过程,用来表达某类动作或状态向另一动作状态的转化的过程,也正是这种虚化,扩大了“化”的搭配范围,所以可以说,词义的虚化不仅是类词缀产生的前提,同时也是类词缀产生后不断体现其生命力的动力。但是无论意义上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作为类词缀的“化”和作为“变化”也就是作为词根使用的“化”在语音上始终是保持一致的。

(二)语义层面:类词缀的语义与词根的语义一脉相承

以语素“化”构筑的词汇有:“化缘”“化整为零”“化险为夷”“教化”“转化”“化为”“化成”“化名”“绿化”“美化”“简化”“异化”“成人化”“现代化”“个性化”等等。对由“化”字构筑的以上词汇进行语义层面的比对,就会发现:其意义兼顾词根和类词缀两种属性,并且语义上一脉相承。类词缀“化”的语义演变以下图为例:

(三)动态性层面:词缀与类词缀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类词缀和词缀的区别上。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总共收录了词缀一共29个,其中前缀总共有7个,包括“阿”“第”“非”“老”“小”“准”等,后缀总共有22个,包括“巴巴”“边”“儿”“尔”“个”“乎”“化”“家”“来”“么”“们”“面”“其”“然”“如”“生”“头”“性”“于”“子”等。而在第五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词缀“化”还没有被纳入词缀的行列,翻阅一些前人的论著也可以看出,“化”之前都是作为类词缀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

以上的事实便可以说明:词缀和类词缀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变化集中体现了语言是一个活的系统,处于不断变化和新陈代谢当中。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类词缀都会最终发展为词缀,比如:前些年发展十分迅速的类词缀“门”“控”“裸”,虽然有很强的能产性,但由于时间的推移,也逐渐被社会抛弃,只有那些最有生命力和适应性的类词缀才会经久不衰,不断演进,逐渐向词缀的方向靠拢。

(四)结构层面:汉语类词缀的派生类型以构词性派生为主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类词缀和词缀的区别上,因为词缀的实际意义早已经虚化,其大多是表示一种抽象的概念。比如中国人会在单姓氏前加上词缀“小”或者“老”,以此来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感情层面的喜爱之情,它们都不参与词汇理性意义的构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赋予了词汇鲜明的感情色彩,学术界一般将这种派生方式称为表达性派生。

而类词缀在词汇的构筑中就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会参与到词汇理性意义的构建。以类词缀“化”为例,由它构筑的新词主要有“标准化”“丑化”“氧化”“经常化”“人民公社化”,虽然“化”在这里的意义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意思“由昂首向天到翘首入土”,但是意义并没有虚化到仅仅表示一种感情色彩,这一点是区分词缀和类词缀的一个重要的关节点。

但是类词缀“化”在构筑新词的过程中也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类词缀以虚化的实体意义参与构词,类词缀“化”更多是以“使……化”意义模式参与理性意义的构建,两者相比,类词缀“化”构筑理性意义的方式显然更加隐秘。这也就不难理解上文提到的为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将“化”列入到了词缀的行列,从能产性的角度来讲,“化”显然已经够格,但从意义本身而言,“化”和其他典型的词缀还是不完全处于一个层面。就其性质而言,把其当做类词缀中独特的一类处理更加妥当。

(五)内部分化层面:有些类词缀的构词在词性上极不稳定,有跨词性倾向

这个特点主要存在于由某个特定的类词缀构筑的词汇系统内部。以由“化”构筑的词汇为例:“强化”“美化”带有明显的动词性,属于及物动词,后面可以跟相关的宾语,如“强化练习”“美化环境”;“老化”“恶化”后面不能跟宾语,相当于不及物动词;“多样化”“女性化”则带有明显的形容词性倾向;“全球化”“多极化”则带有明显的名词性倾向。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类词缀“化”的跨词性倾向,它的词义虚化程度很高,又具有良好的能产性。它的演进既可以当做词缀和类词缀之间的桥梁,又为研究类词缀向词缀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三、基于类词缀自身特点,以语素教学为核心的类词缀教学

(一)语素教学的必要性

上文从语音、语义、动态性、内部分化、结构方式等五个方面对类词缀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从中不难发现类词缀在语音、语义、动态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均是基于类词缀演化的历时性特征,对这三方面的阐述不可避免地涉及类词缀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以及从词根到类词缀再到词缀的一脉相承;而内部分化和结构方式则主要基于类词缀发展到现今的共时性特征,对这两方面的阐述均需要从结构和语法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可以说,类词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一道构建了类词缀完整的属性特点。

而当今的类词缀教学仍然停留在逐个词汇的教学上,主要基于类词缀的内部分化以及结构方式特征对类词缀构建的词汇进行逐个教学,这致使汉语学习者很难对通以类词缀构筑的词汇有一个系统掌握。为了解决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系统性缺乏这个问题,需要将类词缀教学的目光聚焦在类词缀本身所代表的“语素”上来,也就是通过对类词缀所代表的“语素”历时性的分析,让汉语学习者对某个类词缀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理解层面上大批量掌握词汇。

(二)对外汉语类词缀语素教学

以类词缀“化”的教学为例,为了减少汉语学习者的排斥心理,增加汉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不妨从“化”字的最初字形切入,从汉字的表意层面对“化”字的本义进行阐释。

“化”是一个会意字,其部件为两个不同走向的人,意味着一个人由生到死的变化。随着词义的不断发展,由语素“化”构建的词汇始终沿着“变化”这个义项不断演进,即便是类词缀“化”,其“变化”义的成分仍然清晰可见。从具有浓厚图画色彩的会意字出发开始教学,不仅可以从汉语的部件角度为汉语学习者打开一扇学习汉语的通路,通过部件让学习者学习掌握到一些普遍通用的部首的写法,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词义完整的演化道路,使学习者对汉字的表意性和汉语词汇语素以及意义的一脉相承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在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高级阶段对词语意义的掌握产生一种意会的效果。

上文言及語素教学在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中的好处,并不是为了否定语法教学和活动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中的地位。通过类词缀语素义的掌握,学习者可以快速判断出该词汇所属的语义范围,这不仅是语素教学的优点,也是语素教学的缺点,学习者能够判断出该词所属的语义范围,却不能对词汇的精准意义进行有深度的把握,这时也就需要通过语法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对其精准意义进行细部讲解,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汉语学习者对类词缀的学习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结语

近些年来,由现代汉语类词缀构筑的新词愈来愈成为汉语词汇产生和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类词缀自身的特点,提出在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中引入语素教学法,旨在从汉语、汉字、类词缀自身的特点出发,为现代汉语类词缀教学提供解决之道。即: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用汉语自身特点破解汉语教学问题,当然在以类词缀教学为例的汉语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探索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类词缀教学是所有对外汉语教师奋斗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说文段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1999.

[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语素定义特点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助词“得”与语素“得”辨析
再谈语素
教你正确用(十七)
“语素”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