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2017-04-06 20:18李再晨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风物情理兰亭集序

李再晨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眷恋和热爱之情。

2.赏析文中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和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

3.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学习正确对待生与死,悲与乐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在读的基础上加强理解,让学生体会文章山水风物之美和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辩证看待人生的生与死,悲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一篇普通的序文为什么能超越诗文,跨越千年,流传千古?它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作者笔下的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和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

二、讲授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多音字和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脉络。

提问:全文共有四段,每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归纳:第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第3自然段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叹,第4段交代作序言的目的。

3.创设氛围,合作探究。

(1)研读第1、2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

②掌握作者的叙事脉络。

教师提问:第1、2自然段共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的?作者为什么说这次盛会“信可乐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小结:这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写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既写天气之美: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更写文人的情趣之美:流觞曲水,一觞一咏;还写出了大家的心情之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里良辰美景,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

过渡: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的感情是平静、闲适的,作者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2)研读第3自然段。

师生共同探究:作者在本段中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如何逐步展开的?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由“乐”转为“痛”?

选择男生串讲,女生回答问题,教师择机点拨。

教师归纳总结:作者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集会之欢乐,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感叹人生无常、欢聚难定而顿生伤感,想到人生易老,生死难料。(“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研读第4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②提问:第4自然段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师生共同探究,畅所欲言。

教师明确:作者先是承上之悲情,从古人的文章中发现他们与现今的人有相同的人生感慨,作者认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作者觉得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这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珍惜人生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讨论:如何辩证看待生与死?

在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写一段小随笔。

四、板书设计

自然之美(良辰、美景、赏心、樂事)——情理之美(面对现实,珍惜人生)

(作者单位:湖北省麻城二中)

猜你喜欢
风物情理兰亭集序
作品:风物长宜
兴化风物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
法外开恩: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与政治
ТРИ ШЕДЕВ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