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在微公益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 超1,2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近年来微公益的兴起和流行,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载体、新路径。微公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对实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微化、全员化、常态化、自觉化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适应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因此,在微公益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当下应该通过培育微公益意识、打造微公益平台、开展微公益活动、健全微公益机制等策略,引领大学生在微公益活动中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公益;大学生;践行
如何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是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围绕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途径,专家、学者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感体验、生活养成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伴随我国阔步走进“微时代”,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微公益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载体、新路径。从已掌握的研究资料来看,鲜有人专门从微公益的视角系统思考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笔者在界定微公益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析在微公益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必要、如何实施等论题,希冀对拓宽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有所裨益。
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向投资者、经营者分配收益,社会公众普遍受益的事业与行为”[1]。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社会公益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内容、种类、模式。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微时代”,“微生活”渐渐成为当代国人生活方式的“新常态”,“微公益”横空出世。“微公益”这个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到底是西方的“舶来品”还是中国的“土产品”,学界莫衷一是,我们暂时也难以考辨相关信息的真伪。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微公益的兴起、流行与微媒体的出现、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们一般将2010年视为中国的“微博元年”。随着新浪、腾讯等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在其微博平台纷纷推出微公益栏目,2010年也可以说是中国的“微公益元年”。随后,各大网络平台的微公益项目层出不穷,微公益组织与日俱增,微公益事业蒸蒸日上,微公益活动获得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有学者在几年前做过一次统计,“自2010 年9 月24 日第一个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14 年6 月30 日,新浪微公益共计发起9 666个项目”[2]42,可见微公益发展速度之快。时至今日,尽管我们无法对所有微公益项目的数量和参与人数进行精确统计,但可以明显感知微公益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微公益螺旋式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究竟什么是微公益?我们认为,微公益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微媒体发起、实施、参与,强调微爱之心和微小善举,旨在化小爱为大爱、化小善为大善的公益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形式,微公益之“新”体现在“微”字上,对“微”的正确认识也是科学理解微公益内涵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微公益载体之“微”,是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微平台上进行的公益行为;二是微公益主体之“微”,其发起者、传播者、参与者主要是广大的“微民”,他们大多来自社会草根群体,地位比较低下;三是微公益主题之“微”,大多聚焦的是微观俗世生活中微小的、具体的个人危难和社会问题,而非宏观的、抽象的大事件、大危机、大问题;四是微公益主旨之“微”,呼吁人们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为公益事业贡献微薄之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以小德助推大德,以微爱实现大爱。
除了“微”特征,与传统公益相比,微公益的主要特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微公益主体的平民化和大众化。传统公益往往是在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主导下,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推动和参与的活动,是少数人关爱、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带有浓郁的官方色彩。微公益开启了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奉献的“全民公益”“民间公益”新时代,任何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权势大小、能力高低,只要拥有微爱之心并愿意付诸行动,都可发起、推动、参加微公益,社会草根群体日渐成为微公益的主体力量。其二,微公益传播的裂变性和交互性。微公益信息是通过微媒体传播的,信息一旦从“元信息源”发出,经过无数个“次信息源”的转发,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核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使得微公益信息能迅速扩散出去,在很大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微媒体本身具有的交互性特质,微公益的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受助者之间能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得微公益更具亲和力和可信度。其三,微公益操作的简易性和便捷性。对组织者而言,从策划到实施,微公益正常运转的程序没有过去那么繁琐,手续没有过去那么复杂,几乎所有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可以少跑路、少折腾。对参与者而言,参与微公益的门槛低、成本低,无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只需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较小的代价就能参与公益活动。其四,微公益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微公益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帮扶、资金捐助、生活救济,其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捐献一元钱财、转发一条信息、响应一个号召、表达一声问候、开展一次支教、节约一粒粮食、捡起一张废纸、种植一棵树,如此等等,都是参与、践行微公益的形式和途径。其五,微公益救助的超时空性和及时性。传统公益一般是身边人帮扶身边人,熟人救助熟人,倘若素不相识,救助者即使愿意帮助求助者,受时空限制,往往是好心办不成好事,不能及时给予关怀和救助。借力微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微公益事业,以一己之力及时帮助不同民族、地域的求助者,做到雪中送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3]1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倡导的“道”和“德”,绝对不能够“坐论”和“空谈”,“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165。要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离不开必要的、有效的理论灌输,然而纯粹依靠理论说教抑或过分偏重理论教育只会适得其反,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育人,既要帮助大学生获得真“知”,更要引导大学生落实到“行”,做到知行合一。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体验、认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高校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是多样的,在众多路径中为什么有必要选择、探索微公益路径?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至关重要。
其一,微公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华儿女在价值观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公益性是微公益的典型特征,而公益的本质就是“为公”“利他”,因此微公益的价值追求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小我”与“大我”、“自我”与“他者”的融合,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旨趣是完全吻合的。二是主题内容的契合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用12个词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微公益的很多项目主题和活动内容与其是直接契合或间接相关的。比如,2013年“雅安地震,联合行动,志愿招募”的微公益项目、2016年“今天我们这样爱国”的微公益广告,这与“爱国”的主题是相通的;“拒食鱼翅”“光盘行动”“废物新用”“环保骑行”等微公益主题活动,契合“和谐”价值观的诉求,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微博打拐”“微博反腐”助推“民主”“法治”价值观的建设;“免费午餐”“爱心包裹”“救助白血病女孩鲁若晴”“白雪可乐”等微公益活动和事件,都是“友善”价值观的现实体现。既然微公益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因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那么,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微公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二,微公益对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显著的作用。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存在着细微化不显、全员化不力、常态化不足、自觉化不够等一些突出问题,微公益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有助于实现细微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165落细、落小是落实的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微公益倡导的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而是力所能及的“凡人善举”,可以引导大学生以点滴之爱和微薄之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有助于实现全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假期“三下乡”活动、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途径,因为资金缺乏、师资力量不足、活动场所有限、安全隐患突出,所以很难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微公益低门槛、低成本、易参与、超时空、形式多、内容广的特点,能够确保大学生人人参与,使全体大学生在不同的微公益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有助于实现常态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难,难就难在长期坚持。对大学生而言,微公益是可操作、可持续的公益行为,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大学生经常关注、支持、参与微公益的过程中能够引导他们一如既往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有助于实现自觉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自觉,行政命令和权威压服是很难奏效的。微公益是大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能力、意愿选择和参加适合的微公益项目,在自我抉择、自我参与、自我管理中实现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一种自觉追求。
其三,微公益能够适应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能够从理论的高度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利我”“为我”的同时有着坚定的“利他”“为他”的人生价值追求,渴求在助人、为善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很多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道德书生”,尽管具有强烈的行善意愿、助人动机,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陷入“该帮谁”“怎么帮”的道德困惑和“好心”做不成“好事”的道德窘境。更加需要直面的事实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经济上无法独立,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关爱他人和社会,囿于个人的能力,他们很难做出感天动地的好事,更多希望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用较小的投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在“投举手之劳、献绵薄之力”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和要求,微公益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微公益是当代青年群体、新型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公益的巧妙对接”[4],对青年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亲和力,大学生喜欢以发起、传播、参与微公益的形式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微公益实现了公益信息的微载体传播,使得与微媒体形影不离的大学生能够便捷、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图文并茂、声像兼备、即时互动、贴近受众的传播形式更能激发大学生的行动意向。另一方面,微公益是草根化、低门槛、微投入、多形式的公益活动,实现了主体“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有机统一,可接受性和可操纵性都很强,非常适合大学生参与,他们完全可以用较小的精力和成本,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方式量力而为,进而化解道德理想与道德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首先,在培育微公益意识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引领大学生在微公益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强烈的微公益意识。一是注重微爱、微行的理念。通过宣传教育,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微公益的价值和意义,明白凡人善举的作用并不亚于英雄壮举的作用,微爱汇聚而成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大学生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而要常怀微爱之心,日行小善,积善成德。二是“行动”重于“心动”的意识。微公益始于人的“恻隐之心”,倘若只有“心”而没有“行”,再美好的心愿也会化为泡影。有学者对中国的微公益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发现民众往往是心动多于行动,仅有3.1% 的被访者表示参加过微公益活动[2]46,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为此,要帮助大学生改变“围观”心理和“看客”心态,在“心动”的前提下要付诸行动,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微公益事业献策献力。三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意识。在微公益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是大学生理性抉择、自主自愿的行为,不能在硬性要求下被动而行,也不能在盲目跟从中消极而为。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意识,激励他们尽最大努力支持、宣传、参与微公益活动,同时用心发现身边的公益需求,打造富有意义和创意的微公益项目,自觉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
其次,在打造微公益平台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微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热情日益高涨,需要在校内和校外精心建造微公益平台,为大学生在微公益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从校内来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高校不同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建立集微公益策划、组织、管理、监督、考核、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公益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广泛搜集并及时发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的微公益信息,招募志愿者,协商活动方案,交流心得感悟,宣扬活动成效。从校外来看,高校要加强与地方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爱心团队、志愿者组织、福利院、公共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这些组织的工作需要,为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广阔的实践平台,确保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锻炼,片片爱心和点点温情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再次,在开展微公益活动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公益活动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公益活动,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实现由“知”到“行”、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在活动的内容设计上,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积极开展以扶危济困、应急救援、爱心捐赠、义务支教、保护环境、法制宣传、尊老爱幼、救助孤寡、遵德守礼等为主题的微公益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平凡的、日常的公益行为中去。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不应该局限于捐款捐物,而要综合采用物质帮扶、精神抚慰、情感体验、爱心接力、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义务宣传、文艺演出、随手抓拍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微公益活动中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效果的反馈上,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方式记录整个活动的过程,及时向大学生介绍活动成效,让他们切身感受自己的小小善举给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升他们的自豪感、成就感,增强他们进一步投身微公益事业的动力。
最后,在健全微公益机制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确保大学生在微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自觉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微公益组织领导、宣传动员、管理监督、激励表彰机制势在必行。一要健全微公益组织领导机制,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组织部署,制定适合校情、学情的微公益活动制度和方略,带领学生大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公益活动;二要健全微公益宣传动员机制,综合运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向大学生积极宣传微公益理念与精神,阐明参与微公益活动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讲清在微公益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理和意义,及时发布微公益需求信息和活动内容,动员广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三要健全微公益管理监督,从公益信息真实性的确认到公益资源的核实、统计、调配和使用,再到公益活动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最后到最终效果的分析、评价、反馈,都要安排专人负责管控,加强民主监督,防止微公益变成“伪公益”或者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以免挫伤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积极性、主动性;四要健全微公益激励表彰机制,将大学生在微公益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表现与实践教学学时认定、评优评先、入党推荐、保研资格考核等适当挂钩,对于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励大学生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总之,微公益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高度契合的,而微公益活动与青年大学生形成了很强的亲和性,在微公益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微时代背景下的必要选择,也是人心所向和大势所趋。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公益路径只是众多路径当中的一条,仅仅选择和依赖微公益路径是万万不行的,只有将微公益路径与其他路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引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单飞跃,范锐敏.公益法律本质论[J].江淮论坛,2012(6):104.
[2]张银锋,侯佳伟.中国微公益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钟一彪.青年微公益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7):88.
(责任编辑:张 燕)
2017-05-10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研究”(16JDSZ2004);2015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路径研究”(AHSKQ2015D01);2016年度全国高校学生工作重点课题“‘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践行路径研究”(LX2016Z006);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gxyq2017021)
郭 超,男,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G641
A
2096-3262(2017)04-00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