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炎
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福建电大转型发展之路
陈兴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推进电大教育转型升级,建设福建开放大学,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现分析福建电大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转型发展需要把握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发展的内涵要义,以及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主要任务,最后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福建电大转型升级和建设福建开放大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对策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如何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与电大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的战略要求,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伴随着国家开放大学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等省市开放大学的成立和建设试点,全国电大系统正式步入了战略转型发展阶段。本文就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福建电大转型发展之路进行研究探讨。
福建电大从1979年创办至今,立足省情,主动融入,紧扣开放性和灵活性,坚持办学、管理、服务三轮驱动,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和系统运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38年的办学实践,福建电大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建立了覆盖全省城乡的较为完整的教育网络和教学组织体系,并以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社会培养了30多万名本专科应用型人才,实现了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化,为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进教育公平公正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十三五”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建电大改革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央、省、市、县办学系统的多元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各级政府对电大管理职能的虚化,对电大发展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支持;二是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类型较多,但发展结构不够优化,还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连接教育和市场的有效机制,造成供给的某些结构性过剩或短缺;三是系统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但发展不够协调平衡,地方电大既是省电大的子系统,又是地方政府独立设置的学校,形成办学体系业务集成、实际系统结构相对分散的格局;四是几乎没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能力有限,受专业设置和招生等的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够合理;五是缺乏办学自主权,且自身招生办学能力不强,从福建电大与国家开放大学分部二者的功能看,前者的作用发挥不够。六是发展作用日益凸显,但核心竞争力不足,发展环境需要继续改善。上述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既有全国电大系统共性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问题。
推动电大教育转型发展,打造其升级版,应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注重对电大办学历史形成的特点和优点加以传承,更要正视不足进行弥补和改进,着眼于能力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一)福建电大发展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社会转型呈现出多元、多重、复杂、交织、并发的特征,催生了大量特殊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泛在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和教育需求;二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国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规划正式落地实施,终身学习正日益成为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开放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和时代的潮流;三是电大教育转型为开放大学正成为各级政府的行动方略,教育部出台了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国家、上海、江苏等“1+5”开放大学的试点为福建电大转型福建开放大学提供了借鉴模式;四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大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大力发展终身教育作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要求把福建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省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主体力量和支撑平台。这些都为福建电大转型为福建开放大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基础。
(二)福建电大转型发展的内涵要义
电大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电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业界对电大教育转型升级的具体内涵、转什么、怎么转还没有明确清晰的研究界定。就升级而言,福建电大主要应在办学层次上实现升级,比如从专科层次上升到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也包括主要办学项目的相继更替,以及同一办学项目附加值的提升、系统办学分工的不断细化与深化等等。
这里重点探讨一下转型发展转什么。福建电大的转型发展不仅仅在于身份的转换,而应更加侧重于思维创新,侧重于生存图强,用创业的心态走出发展的困境。具体来说,重点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转理念。在办学理念上要从“四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转变为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树立开放、灵活、全纳、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和“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转身份。在身份属性上从偏重办学机构向新型实体大学和独立办学主体转变,成为地方政府主办的承担职业后教育的新型大学,真正实现办学职能与主体责任的内在统一。
三是转功能。在办学功能上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集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公共支持服务为一体转变,既承担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职能,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走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融通发展的新路子(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侧重)。
四是转动力。在发展动力上由偏重管理向办学、管理、服务三轮驱动转变,在动力引擎上实现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行政管理等外源办学到自觉提高内在发展能力的内涵驱动。
五是转结构。在投入结构上由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向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技术引领和管理创新三者转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搭建高水平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支持服务平台。
六是转目标。在目标指向上由原先比较低端的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强调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视质量为生存线和生命线,把质量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合作交流的全过程,确立自身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三)福建电大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
转型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推动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以改革开路,推动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内生发展动力,激发队伍活力,汇聚系统合力,提升办学能力,切实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优化顶层设计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提出要将开放大学办成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我们要紧扣开放大学建设这一目标,按照实体大学的要求建设集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新型福建开放大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作为根本宗旨,坚持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其它办学形式协调发展,发挥福建开放大学在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其内涵可以用“大学+平台+体系”来概括。大学,指的是具有完全办学权的独立设置高校,能够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合作交流的职能。平台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福建开放大学本身是全省办学组织体系承担办学任务的公共平台;其二是指集学习、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网络平台,这个平台是面向社会成员和各类教育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营造一个学习圈。体系是指以“学分银行”为抓手,搭建为终身学习“立交桥”服务的学习成果互认转化评价的认证体系,打通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之间的体制壁垒,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2.加强内涵能力建设
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要有与办学任务相适应的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基本设施等条件。同时,开放大学又是远程教育大学,在内涵建设标准上不能照抄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必须形成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内涵建设标准和特色。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专业建设。根据学校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好专业建设规划。转型初始阶段的专业建设不应追求“大而全”,而是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要求,统筹推进各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的专业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个有特色的专业群。特别是要制定好专业建设方案、工作流程、团队建设和专业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专业建设的应用性和实效性。建立专业更新机制,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二是建设能提供导学、助学和促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设立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引进、聘用一批专职或兼职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从事教学和课件开发等工作,加大力度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评选一批教学名师。打破地域限制,充分整合和调动办学体系内的师资力量,以项目为牵引,以专业为单位,组建以“省校为主导、系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和课程辅导团队,面向全省办学系统遴选专业建设带头人和课程教学团队主持人。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培养体系,加强教师培训以应对生源结构变化、非学历教育带来的专业调整、课程模块重组等,对师资队伍结构以及教师个体知识结构优化的要求,使教师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既能够传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要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开放教育办学需要,有亲和力、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导学教师队伍,通过提供一系列非学术支持服务,引导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习目标。
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住关键环节,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合作,探索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以课程开放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倒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针对远程教育对象,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探索大数据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方法与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实施课证融通,将职业证书内容和标准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内容中。加强线上线下学习讨论,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完善课程学习考试制度,加大形成性和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大力推广在线考试和预约考试。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共享及利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四是提升科研特色水平。通过完善科研激励等措施,进一步释放科研活力。突出科研特色,开展在线教育、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理论、实践问题的研究及其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结合转型发展和开放大学建设,加强基础理论、体制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研究。以能否支撑学校事业发展、领导决策、教育教学等为标准,评价研究成果价值,大力推进理论研究成果向办学实践成果的转化。
3.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以应用为导向,以课程为单元,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基于网络、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终身学习资源库建设。发挥学校资源建设中心作用,探索多元参与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集聚和推送的工作机制。制定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和流程,规范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制作、测试、试学、评审和更新等环节,提高课程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改革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广泛吸收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保证课程资源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聚集服务大众文化与生活需求,分批建设“适用主体多元、内容覆盖多面、呈现方式多样”的继续教育类学习资源。
4.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
技术引领是电大教育转型的关键。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形成以应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生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支撑教学、科研、管理、学习支持和社会服务的网络云平台,形成与开放办学相适应的智慧校园。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云教室等基础性设施应用模式探索,提高在线教育水平。重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课程和仿真实验室建设。建设终身教育大数据分析中心和技术研发与平台运维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整合多学习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构建多网融通的在线生态学习空间。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丰富数字图书资源,加大互联网阅读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5.建设终生教育“学分银行”
建设以办学机构认证中心、课程认证中心和学分认证中心等组成的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组织架构和政策保障机制。建立个人终身学习电子档案,用于存储个人信息、个人学习经历、学习成果及转换记录等信息。推进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的研发及上线运营,加快学习成果的认定,重点推进认证标准和转换规则建设,对学习者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学分、证书、工作和生活经验及技能等进行认定,推动学习成果的转换。按照“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内后外”的思路,先行开展“学分银行”在校内及自主办学类型间的实质性运作。主动沟通高校、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遵循“先易后难、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通过协议或联盟等方式,推进相互之间学习成果的互认。
6.探索招生制度改革
坚持“一主多元”办学,既要坚持开放教育办学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做大做强开放教育,又要兼顾其它办学项目,形成办学项目间的协调发展、良性运行。分类实施现有各类高等教育招生入学考试,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探索自主招生命题考试办法,形成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招生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统筹各类招生资源,探索研究覆盖全系统各种办学形式的招生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招生考核目标管理办法和人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系统办学的积极性。强化项目带动,探索以项目团队、专业团队的模式推进各类招生制度改革,提高开发和拓展办学项目的能力。
7.构建新型的办学体系
做大做强福建开放大学校本部,以专业群为划分单元,按照“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校本部建设学科(专业)学院的机制,充分发挥福建电大(开放大学)有关学院在系统办学中的引领、指导和示范作用。探索采用改建、共建、连锁、自建等模式重构办学组织体系。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将原有电大分校、学院、工作站改建为独立设置、稳定可靠的开放大学子系统,这是福建开放大学体系的主体框架。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乡镇、社区等合作,共建福建开放大学学习中心,以此拓展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发展空间。相关教育机构或组织,愿意承担或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具备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成为福建开放大学的连锁学习中心。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可以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单独建设福建开放大学直属学院。全省办学系统建设既按照各自分工和不同职能,共同参与办学体系内的招生、教学、管理、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科学研究以及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同时又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目标,以协议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合作支持联盟。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对办学组织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福建电大的转型升级是一次质的提升,在把握教育发展走向,着眼于构建福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同时,要为福建电大的转型发展注入更多的“福建元素”,把福建电大建设成为继续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先行者、终身教育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探索者、实现教育公平的推动者以及我省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重要实践者。
(一)坚持不破而立
从本质上说,开放大学与电大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推动福建电大的转型升级必须遵循“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另起炉灶平地起高楼,新建或重建。尊重历史就是要明确福建电大是福建开放大学建设的基础,这是最现实、最经济、最高效的实现路径。立足现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现存体系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克服弊端,从省情出发,切实维护系统的稳定,保护调动各方利益关系人的积极性。面向未来就是要根据承担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丰富与发展,并赋予新的建设内涵实现体系功能的整体转型升级,从而构建起新型的办学体系。
(二)坚持政府行为和学校行为的互动
转型升级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电大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既需要政府作为,也需要学校作为,更需要基层电大的密切配合,实现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基层主动的多方联合。应积极争取福建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福建电大转型升级的全面指导和支持,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明确在区域社会发展进程中福建电大的职能和作用,设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调省直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支持。同时,在办学系统内部也要实现上下联动互动,其中省电大要发挥好关键推手作用,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转型发展舆论氛围,确定转型发展思路,制定转型发展规划,基层电大也要形成思想上的认知,理念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合力,提出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转型发展规划和推动方案。
(三)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习惯上,在谈到电大教育转型升级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在目标模式和转变方式发生的变化称之为转型升级。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办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了转型升级。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转型升级。电大教育的转型升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教育发展变化状况,分步骤持续有序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长期发展实践来看,电大教育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转型升级。因此,在推动福建电大转型升级时,我们既要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也要保持平常心和战略定力,顺势而为。
(四)把改革贯穿转型发展的全过程
转型发展是个长期渐进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深刻认识我省电大教育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对的挑战。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转型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工程项目为牵引,以提升水平、质量为目标,找出对学校改革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作为重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学校党政领导是抓改革的关键,要在研究改革思路上发挥主导作用,把住重要改革方案的质量关,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聚焦转型,加强统筹协调。各项改革建设要以项目为单位,明确责任人、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形成任务传递机制,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地。
[1]郝克明,王一兵,等.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研究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2]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 [EB/OL].(2016-01-21)[2017-04-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cxsh/201602/t20160202_229322.html.
[3] 肖坤.推进辽宁电大系统转型升级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4]刘汉民.中国电大系统的现状与变革需求[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
[5]张德明.为什么要组建上海开放大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
[6]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建设“十三五”规划 [EB/OL].(2017-01-13)[2017-04-20].http://www.ouchn.edu.cn/News/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3c9aa2fd-205a-43cc-9e7f-a550da816d7b&ArticleType=2.
[7]余善云.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基层建构与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
G728
A
1008-7346(2017)04-0001-06
2017-07-26
陈兴炎,男,福建罗源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责任编辑:姚青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