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双区”叠加机遇 建设“五个”共同家园

2017-04-05 05:57平潭综合实验区林业局
福建林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平潭防护林实验区

文/平潭综合实验区林业局

把握“双区”叠加机遇 建设“五个”共同家园

文/平潭综合实验区林业局

“十二五”期间,平潭综合实验区上下共同把握实验区和自贸区的叠加机遇,不断推进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全区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为构建“五个”共同家园,打造国际旅游岛、森林花园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主要成效

(一)森林资源总量进一步提高。2010—2015年全区共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9405hm2,占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8900hm2的105.7%,种植各类乔、灌、植被6000多万株。其中退耕租地造林887hm2,保存面积800hm2。6年的造林绿化总面积、植树总株数是2010年前10年的总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沿海防护林体系更加完善。至2015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7.28%(含非规划林地造林面积),林地绿化率为90.25%。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提高7.08个百分点,是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幅较大的地区之一。

(三)重点区位防护林建设亮点纷呈。其中沙地造林2012—2015年共完成1113hm2,占总面积1800hm2的61.8%,营造“闽平二号”木麻黄水培容器苗近400万株,起到了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目前新造幼林长势良好,林分高度郁闭,形成一片林海。登高望远,蔚为壮观,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绿色通道绿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全区已建成的交通主干道上绿化总面积达667hm2,凸显了良好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成为实验区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众多游人、行人驻足观赏。这是以往所不敢想象的。

长江澳沙荒风口综合治理采取修建前沿挡风沙堤,内缘造林地设置挡风篱笆、覆土、种老鼠刺、打机井、铺设管道浇水等多种防护措施,开展攻坚治理,取得较好成效。2010—2015年共造林补助87hm2,植树80多万株。加上历年造林253hm2,形成一道坚固的森林屏障,为内缘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澳前石漠化造林坚持“先绿化后美化,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灌草先行”和“增强植被抗逆性、提高绿化成活率、快速形成绿化景观效果”的原则,采取机械挖穴、围堰筑槽、浇水灌溉、工程防护、加强后期抚育管理等措施,完成石漠化造林33hm2多,并探索总结了石漠化山体绿化技术措施和实践经验,为全面实施石漠化山体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四)森林综合防御功能进一步凸显。据区气象部门监测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全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地区的风力有所减弱,大风天气日数呈减少趋势,常年空气质量达到Ⅰ级。这是气候变化、森林群落增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十二五”期间全区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的初步效应。

(五)实验区对外形象得到提升。通过5年来全面绿化、美化、花化、彩化,美丽平潭初步形成,改变了以往平潭只能种植木麻黄、相思树、黑松“三棵树”的树种单一现象,逐步实现了植物多样化、生物多样性,为平潭建设森林花园岛、国际旅游岛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消除了社会各界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担忧,增强了他们对开放开发的信心和决心。

二、主要措施

(一)在培育森林资源上,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森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区森林资源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在提升防护效能上,坚持生态优先、因害设防,使山地、沿海、沿湖一面坡的防护林经过补植、抚育、改造后,林分质量和郁闭度进一步提高,防护功能进一步增强,取得了重大的生态效益。

(三)在拓展造林空间上,坚持山上抓提升、山下抓延伸,特别是加大非规划林地造林力度,广泛动员发动群众租地退耕造林,使森林走进城市、乡村、道路,营造了良好的安居环境。

(四)在树立典型示范上,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共建设造林绿化示范点、示范片10多个,实现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使以往许多造林“禁区”披上了绿衣。

(五)在引进造林树种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引进一些新的适生造林树种,成片、规模地营造桂花、樱花、桃花、梅花、榕树、樟树等绿化树种,使造林树种趋向多样化,森林景观各具特色、五彩缤纷,实现常年皆绿、四季有花的立体布局。

(六)在造林资金投入上,坚持多元并举、保障投入,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省级补助、实验区本级财政投入、社会投融资等,实现六年总投资超过5亿元。

(七)在造林政策保障上,坚持惠农强农、让利于民,特别是在非规划林地造林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解除退耕农户后顾之忧。

(八)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在管理体制上,整合森林、园林资源,组建森园公司,专门负责全区绿色通道和园林景观绿化美化;在造管机制上,探索工程造林,包种包活、按株结算,落实造后管护责任,对提升造林绿化成效等起到重要作用;在种苗管理上,制定适合本地造林绿化需要的苗木育苗规程,严格把关苗木质量,促进良种壮苗在森林生态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升沿海防护林建设成效。

三、工作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十二五”期间,针对社会各界对平潭建设实验区存在诸多忧虑,缺乏信心的实际,区领导高度重视,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并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保障,才使得平潭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更上新台阶。

(二)工作方向是根本。平潭土地资源有限,林地资源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林地资源上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成为林业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六年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和牢牢把握“山上抓提升、山下抓延伸”的工作方向,不断提升“三沿一环”绿色屏障的生态防护功能,延伸绿色城市、绿色通道、绿色村镇的园林景观建设,使森林走入城市,乡村小公园、绿地遍地开花,营造了良好的安居环境。

(三)规划先行是前提。围绕建设“国际森林花园岛”“国际旅游岛”的总体目标,区领导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先后多次邀请国内外一流规划专家参与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先后完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绿地系统规划》《平潭绿化导则》《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十三五”期间沿海防护林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格局,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依据,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四)凝聚合力是保障。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区办林业、全民搞绿化,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落实造林绿化责任主体,形成乡镇造林、部门造林、工程造林、部队造林、群众和个私业主造林等多形式、多元化的责任主体,造林方式呈现出一般造林和工程造林齐头并进,使植树造林、绿化美化、香化花化成为全社会共同、自觉的行动。

(五)科技兴林是支撑。一是尊重自然,讲究适地适树,科学选择造林树种,积极引进抗逆性强的乔木、灌木、地被,合理配置森林植物群落,丰富植物资源,使造林绿化树种不断实现多样化。二是在前沿地段营造防风林带,形成生态屏障;在内缘地段种植景观树种,形成生态景观走廊。三是采取营林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通过密植、深栽、打井浇水、修建前沿挡风篱笆和沙堤、造林地覆土或种植固沙植物等,使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得以提高。

四、今后工作

“十三五”期间,平潭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视察时提出“平潭防护林建设太重要!”“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指示精神,围绕《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十三五”期间沿海防护林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从启动“十三五”规划、建设十大公园、改造提升森林景观等方面破局,抓好五项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实验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再认识,增强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2、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人为本,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林业发展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

3、强化责任意识,完善落实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防护林建设,为建设森林花园岛和生态平潭、绿色平潭做出应有的贡献!

4、加强森林培育,提升资源总量,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对年度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造林绿化目标任务。

5、加强森林保护,坚持依法治林,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关系,从严从重打击毁林犯罪行为,巩固保护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确保青山常在,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责任编辑/叶忠华

猜你喜欢
平潭防护林实验区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平潭映象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平潭石头厝里的“台式创业梦”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我国高校设立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