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热应激的处置措施

2017-04-05 03:22:47李祥庆山东省沂源县悦庄动物防疫所256100杨斌成山东省沂源县畜牧兽医局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沂源县产犊牛体

李祥庆 (山东省沂源县悦庄动物防疫所 256100) 杨斌成 (山东省沂源县畜牧兽医局)

奶牛热应激的处置措施

李祥庆 (山东省沂源县悦庄动物防疫所 256100) 杨斌成 (山东省沂源县畜牧兽医局)

1 奶牛热应激的概念

奶牛生性耐寒怕热,其最适温度范围为5~20℃。在此范围内,奶牛可通过自身的体内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机制,维持体温恒定,不表现出异常反应,牛的产奶性能、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状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辐射强度加强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减弱,牛体出现不适(体温增高,呼吸和脉搏加快,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甚至发生中暑,严重的造成死亡。这种因高温带来的种种不适,业内称为“热应激综合征”。

2 奶牛热应激的形成原因

引起奶牛热应激的主要因素是高的温度和湿度。另外,如果没有适当遮蔽,来自太阳的辐射也会造成热应激。奶牛是怕热不怕冷的动物,对奶牛而言,温度适中区为5~20℃之间,温度超过27℃时,热应激就明显影响奶牛的采食量及休息,对奶牛的健康、产奶量、奶质量、繁殖率以及后备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因为夏季炎热,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据测定,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

3 奶牛热应激的处置措施

(1)夏季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应当认真采取措施,减轻奶牛所受环境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到38℃,湿度为50%,奶牛就会发生危险;当温度为38℃,湿度为80%时,对奶牛是致命的。所以,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散热并改善奶牛的营养供给,使其增加采食量,将热应激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2)提高奶牛的福利待遇,改善牛舍、挤奶区和运动场环境:通过改善奶牛的生存环境来减轻炎热对奶牛造成的压力。首先要阻断外部的热源进入牛舍、运动场,同时促进牛舍内的热量和水分向外排出,通过送风、喷水、洒水等措施促进奶牛体热的散发。①防暑降温:早晚打开门窗、防风帘通风,保持牛舍干燥和凉爽。牛舍内每3~5头奶牛可安装一台排风扇(或吊扇)或高压喷雾降温装置,以加大通风,降低舍内温度。同时,将牛舍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否则会造成牛体散热受阻,加重热应激反应。牛舍及运动场周围要多种阔叶树木(如速生杨树等)或葡萄、南瓜等藻类植物,可起到遮荫防暑的作用。对周围没有树木的裸露运动场,一定要搭建遮荫棚,最好用质量好的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避免阳光直射。舍顶为红瓦或单层彩钢瓦的,要在上面覆盖青草、干草或草苫。一般奶牛体温峰值出现在傍晚,因此,当气温高于29℃,湿度在50%以上时,从早晨5时到夜间1时都需要降温。晚上横卧牛较多,可改为地位换气和送风。②在奶牛待挤奶区和挤奶期间需进行降温。夏天奶牛行走到待挤奶区会增大热应激,同时奶牛在挤奶过程中产热量会增加,因此有必要在这两个区进行降温,安装较大功率的风扇,使大量空气吹过牛体周围。(3)加强管理:经常清洗和擦拭牛体,以利牛体散热。同时,要保持牛舍干净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冲刷牛床和运动场。(4)调整日粮和饲喂技术,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饲喂时间。高温季节,中午舍内温度比舍外低,为使牛免受太阳直射,可于12时上槽,饲喂次数由3次改为4次,夜间再补饲一次,做到少量多次、精心细致。为给奶牛补充水分,可将部分精料改为粥料饲喂,粥料成分为:精饲料1.25~2.5kg、水5.8kg。青贮出窖、干草进槽时,要认真检查,防止高温诱发饲料霉变。保证供给充足、清凉、干净的饮水。(5)补添加剂: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奶牛的呼吸和排汗的增加,常常会引起矿物质的不足,所以应当增加钙、磷、镁、钠、钾等的喂量。在日粮中添加小苏打、氯化镁、乙酸钠等,可减少高温时奶牛的热应激影响,提高产奶量。添加剂量:钾可增加到占日粮干物质的1.2%~1.5%、钠0.5%、镁0.3%。据试验报道,夏季日粮中添加碳酸钾100~115g/头·d,可以使奶牛热应激导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6)防疫灭病:及时清除舍内及运动场粪便,用水冲刷干净;适时接种疫苗,预防炭疽、口蹄疫、结核等传染病发生;定期消毒牛舍,用1%~1.5%敌百虫喷洒牛舍消灭蚊、蝇;经常清洗牛蹄、刷拭牛体、按摩乳房。为防止乳房炎、子宫炎、腐蹄病、流行热及食物中毒等的发生,应采取下列措施:从6月开始用1%~3%次氯酸钠溶液浸乳头;母牛产后15d检查生殖器官,每月用清水洗刷两次牛蹄并涂抹10%~20%的硫酸钠溶液;用1%~1.5%敌百虫药水喷洒牛舍。(7)控制产犊时间:统计数据表明,夏季产犊牛会降低产奶量500~1000kg/头,因此根据奶牛怀孕期(270~285d),采用相关繁殖技术,控制产犊季节,避开炎热期,就可减少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调整产犊季节,使奶牛季节性产犊,减少夏季产犊量,对预防热应激对高峰泌乳和整个泌乳期的影响都会产生良好效果。从统计数据看,奶牛每年在9、10月产犊,10个月泌乳期在秋、冬、春及初夏度过,适合奶牛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而其后2个月的干乳期也正好处于7、8月,对产奶、产犊没有很大影响。

总之,缓解热应激,创建舒适的环境条件是保证奶牛健康的首要条件,健康的奶牛才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源泉。

S858.23

B

1007-1733(2017)08-0024-02

2017–03–24)

猜你喜欢
沂源县产犊牛体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缩短措施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中国荷斯坦牛青年初产年龄和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估计
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兽医导刊(2019年6期)2019-02-12 13:01:02
苹果选美
开启多彩收获季
庖丁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