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飞飞
“潜能生”通常是指思想品德落后,学习成绩也落后的学生。而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艰难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一、潜能生形成的原因
潜能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本人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与思想上比不上别人,或者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落后而置之不理。但大部分潜能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别人而受到同学、老师或家长的歧视,从而不想学习,表现更差。越是表现差,则越受到歧视,于是更加厌恶学习,故意捣蛋,而沦为问题学生。
二、潜能生的心理特点
“潜能生”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他们有着严重的自卑感,自暴自弃,放任自流,对前途信心不足,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其实他们的自尊心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合还会发生作用。他们常常表现出自尊心与自卑感互相矛盾的状态。希望自己被人发现、理解、尊重与爱护,但表现于公众场合的行为常常截然相反。大多数潜能生内心深处是力求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的,只是由于他们已经形成了作风散漫,学习马虎的不良习惯,遇到的往往是冷酷无情的脸色,冷嘲热讽的语言和无法改变的成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低人一等,从而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如:一些潜能生和老师“唱反调”,和家长对着干,叫他出操他逃跑,叫他搞卫生他用扫帚做游戏,叫他回答问题还未站起来就说不会,这种自尊心和自卑感同时交织着,并长期控制他们的心理状态。
三、转化潜能生的对策
素质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重视完整的人格教育和全面的素质提高,主张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那些被定义为“潜能生”的学生,其实只是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较其他同学要弱一些,并不是说他们一无是处。如果我们教师能平等地看待他们,像对待优秀生一样对待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持续跟进,潜能生是可以转化的。
(一) 正确对待潜能生
对待潜能生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他们。记得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潜能生也是学生,而转化一个潜能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所以,我们班主任不能对潜能生则存在偏见,更不能把潜能生当成包袱,去歧视他们、厌恶他们。无数事实证明,“爱学生,就一定能教好学生”。潜能生的缺点是千差万别的,要想转化潜能生,首先我们应该分析潜能生的各种表现、类型及不同程度,找出落后的原因。要了解清楚潜能生的过去和现在,并相信潜能生暂时落后不等于永远落后。这样深入了解潜能生内心世界中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教师的持续跟进,感化,会慢慢地打动潜能生的心,达到转化的教育目的。
(二)负责任地针对教育
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根据潜能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负责任地针对教育。
1. 尊重理解
在平常的教育中,对于优秀生,班主任往往会特别欣赏和尊重他们,甚至为他们开“小灶”。而这样的礼遇能出现在潜能生身上的却不多。其实,对于后进生,班主任同样要尊重他们,相信用“尊重与理解”能在教师与潜能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感情,潜能生就会自觉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忠告,甚至会把班主任当成倾诉对象,诉说他们心中的烦恼。记得有一位姓李的学生,不但在校随便旷课缺课;在家里也常惹是生非,家长很厌恶他。在我接手之初,我也曾为这样的学生而感到束手无策。但是,我并没有因他的劣迹而放弃他。我多次找他谈心,从不当众批评他,通过我苦口婆心的引导,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慢慢改掉了坏习惯,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
2. 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说一个人应该设身处地地从他人所处的地位、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潜能生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往往较一般学生低,且容易固执己见,不易说服。如果我们用心理换位法去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的心理,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常用“假如我是这样一个学生”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认真考虑自己每一言行会引起学生什么样的反应。同时也创造条件让潜能生体验对方的心理感受,逐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恢复常人的情感,这样,潜能生也许会慢慢懂得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同时与原有的不良习惯、不良定势和不良行为进行斗争。
前些年,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臭名远扬”的潜能生叫陈帅,他上课时经常故意找茬惹全班同学笑。除了我这个做班主任的能正常上课以外,语文课,英语课和其他课程都让他搅得一团糟:传纸条,粗言秽语,找前后桌同学的麻烦,抢左右两边同学的文具……无“恶”不作,让上课无法进行。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我该咋办呢?光是找他谈心已丝毫不能让他“感冒”了。于是,我利用一次课余时间,组织班中乒乓球爱好者到操场上打乒乓球,酷爱打乒乓球的梁君豪自然不肯放过。在大家玩得投入的时候,我故意犯规,君豪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我“耍赖”,我却“拒不认错”,令乒乓球比赛无法进行。大家扫兴而归了。当天,我就在乒乓球台旁,和君豪进行了一次将心比心的谈话。我温和地问他:“当我搅局,令乒乓球比赛无法进行时,你怎么想?”他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因势利导:“当你上课‘搅局,令上课无法进行时,你想过同学们和老师的感受吗?”他也说出可能会有的后果,我肯定了他说得对的地方,表扬他可以“将心比心”了。看到我一直没有责骂他的意思,君豪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从此,他变了,终于脱掉了“潜能生”这顶帽子。由此可见,对潜能生进行思想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需要对时间、地点、条件进行综合具体分析,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把握好他们的思想“脉搏”,教育的效果才会水到渠成。
3. 爱心引导
对潜能生的教育,我们主张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为辅,尊重信任学生,尽可能进行正面教育。尤其对于有些潜能生,由于“落后面”较大,缺点较多,积重难返,这时班主任就应该更加有爱心和耐心,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落后面”接触,正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以图有所改变。记得一位大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更应“洒向学生全是爱”。2005年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五位突出的潜能生,被同学们戏称为校园里的“五大天王”。这“五大天王”不光上课纪律差,而且缺交作业严重,经常以“忘记带来”蒙混过关。值日班干和小组长对他们无可奈何,我也极為头疼。不过细想,他们还是小学生嘛,虽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但他们的品性不坏,“千万别放弃他们”我总是这样告诫自己。为此,我订下了一个拯救计划:先谈心,开诚布公地说出我的想法,解除他们对我的戒心;然后亲自上门家访,找家长配合,督促他们做好;接着,逐一击破,分散他们的“集体力量”,使他们“一个手掌拍不响”。在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后,他们渐渐醒悟了,也尝到了交作业后受表扬的“甜头”,信心更足了。
4. 兴趣迁移
巧用学习迁移规律,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不少潜能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困难,此时可找准他们的其它兴趣,利用好兴趣,激起他搞好学习的愿望。我曾经教过的吴鑫,是一个“游戏机高手”,经常到游戏机室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家长对他都已失去了信心。我接手后了解到他不但游戏机玩得好,还酷爱象棋和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我决定在班中组织同学们进行课余象棋赛。果然,他不负众望,夺得了全班的象棋冠军。让他尝到了成功之后的喜悦,他不再留恋机室了。而且,因为赛前要练习,他跟同学们和我呆在一起的时间较多,没有机会去游戏机室,慢慢地,他将对游戏机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了。后来,元旦快到了,班里要出黑板报,我决定让他再露身手,——让他参与出黑板报,展示一手好字给大家看。这一次,又得到了鼓舞,他变得对集体关心了,对同学也热心,同学们也愿意和他在一起。有了集体的力量,他就完全彻底地戒掉了游戏机“瘾”,成了一名好学生。
5. 家校配合
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好成效。对于后进生我平时除了定时进行家访或不定时电访,还通过“校讯通”及时和家长沟通,可以深入了解潜能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潜能生在家的表现。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时,要征求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一同分析研究、商量教育办法,绝不能表现出厌恶学生或埋怨家长的情绪。这样,与家长感情才能融洽。从而彼此配合,共同努力,教育好学生。
实践证明:表扬学生的话大声说,批评指正的话悄悄说,教育引导的效果就显而易见。针对潜能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创设条件,负责任地跟进引导,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使他们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把潜能生引向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