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04 21:04:15马建玲
防护林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张掖市林果产业基地

马建玲

(甘肃省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 张掖 734000)

1 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张掖市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全市总土地面积419.24万hm2,荒漠化土地面积66.2万h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5.0%。年降水量104~495mm,年蒸发量1 638~2 345mm。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部分浅山区的坡耕地、川灌区沙化耕地和盐碱地等变为林地,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改善了生物种群的栖息环境,增强了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能力。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完成退耕还林总面积6.4万hm2(退耕地造林3.5万hm2,荒山造林2.4万hm2,封山育林0.5万hm2)。工程涉及全市六县(区)60个乡(镇)4.6万农户,受益人口18.91万人,8年补助期内总投资达72 278.1万元,全市农业人口年人均补助834元,退耕户年人均补助达250~2 250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 “退耕还林要退出一片产业化生产基地,以民乐、山丹两县为主发展沙棘产业,甘州、临泽、高台、肃南四县(区)为主发展草畜产业和红枣、酿酒葡萄为主的林果产业”的目标,目前,全市已栽植沙棘林3.3万hm2,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基地0.38万hm2,定植枣、杏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生产基地0.33万hm2。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认识不足、还林规划不当

全市退耕地大多为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灌溉不足、气候环境恶化区域,退耕后自然恢复能力较慢,而盲目地规划设计还林,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负担加重;部分区域以应付完成任务,只图数量不讲质量,在苗木品种、种植区域选择上不切实际,还林成为对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

2.2 资金投入不足,还林效益不明显

一 是在还林苗木的优选上、后续的补植、补栽及肥水管理上、病虫鼠害防治上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死苗、缺苗现象严重,部分区域出现“返荒”迹象;二是管护设施及管理措施上投入不足,退耕地遭动物践踏、啃食及破坏现象严重,部分生态林成为“有人栽,无人管”的一次性工程。

2.3 政策扶持不足,管理制度及措施滞后

退耕还林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本应由政府组织实施,现在运行中逐步转换由部门组织实施,而部门在组织协调和调动群众上又存在一定困难,各部门以各自立场为出发点,配合不够默契,使得一些实施措施很难落实;同时一些管护设施、管护人员及制度建设上得不到政府及政策的有效支持,重建轻管现象突出。

2.4 后续产业发展劲头不足

一些地方注重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将退耕还林补助作为农民得实惠、保生计的重要措施。忽视了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按照设计规划在各县区形成了以沙棘、红枣、苜蓿、葡萄等特色林果产业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及经营承包人的积极性,但全市退耕地大多为水资源匮乏、耕作条件差的区域,在配套的退耕补助结束后,耕作条件差的劣性也逐步凸显,部分还林的林果产业化生产基地也因缺少政策、资金及市场扶持,经济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民及经营承包人的积极性。

3 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强化思想认识,落实管理责任

各级政府应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民生发展的长期性工程来抓,以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从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倾斜,逐步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长效性保障措施和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政府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逐级落实管理责任。

3.2 合理设计规划,维护生态安全

要正确认识退耕地的生态环境现状,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经济林、生态林比例,合理规划自然恢复与人工栽植;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生态恢复治理和经济林间作模式,盲目扩大不光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也成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负担。

3.3 加大资金投入,激活还林保障

应设立退耕还林发展专项资金,一是解决后续的补栽补植、肥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上的投入不足;二是解决管护设施及管理措施上的投入不足,减少动物践踏、啃食及破坏现象;三是落实由专人负责还林地管护,使退耕还林工程从造林、培育到管理等各个环节措施上实现充足的资金保障;四是对退耕地中的生态林地及低产值经济林,按照不同情况适当延长补助年限,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惠农的目的。

3.4 完善法律保护,巩固还林成效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要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和《退耕还林条例》等文件精神,完善退耕还林保障措施。及时惩处破坏退耕还林设施、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强化管护措施及维护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益。

3.5 健全配套政策,推进后续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对林果产业基地的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和经济支持,以政府支撑、部门技术指导,切实调动农民及经营承包人将林果产业基地做强做大的积极性;二是对基地产品的入市和深加工做好扶持和引导,为其注入活力;三是促进原有林果产业基地的联营和带动作用,开启绿色通道,以集约化经营、合作社模式,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

[1] 向徐英,邓正双,黄圣龙.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应注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J].防护林科技,2005(Z1):95-96

[2] 胡芝芳,杨斌,厚凡霞.西吉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2005(Z1):109-111

[3] 刘建勋.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J].甘肃林业,2006(3):18-19

[4] 张维梅.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及存在问题[J].青海农林科技,2009(4):87-88

[5] 王斌.浅谈延安市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90-91

猜你喜欢
张掖市林果产业基地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化工管理(2022年27期)2022-11-15 08:45:20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化工管理(2022年30期)2022-11-15 05:05:08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化工管理(2022年15期)2022-11-15 04:12:18
Phase-and spin-dependent manipulation of leakage of Majorana mode into double quantum dot*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01-09 16:06:08
张掖市第四中学
甘肃教育(2019年20期)2020-01-06 11:28:56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03-19 16:47:29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制作(2017年22期)2017-02-02 07:10:24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2015年3期)2015-03-11 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