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涛 ,田岳凤 ,金晓蝉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药物透皮吸收给药是使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该给药方式具有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对胃肠道刺激、延长有效作用时间、给药方法简单等优点,具有传统给药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现代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中药透皮给药最早见于《内经》,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已经记载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的膏药。清代名医徐灵胎明确地阐述了皮肤吸收的机制,曰:“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理论骈文》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中药透皮吸收给药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临床疗效显著。现代研究发现,中药透皮吸收给药或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具有“药辅合一”的特点。本研究就中药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特色分析如下。
中药透皮吸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角质层和活性表皮浸润真皮,经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药物经皮给药后,其药物的透皮吸收率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积极寻找能够可逆地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促进药物透皮的方法是开发透皮给药的关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改变皮肤角化层的通透性可以促进药物进入体循环,目前常用的为一些化学合成促透剂,如氮酮类、吡咯烷酮类、溶剂类、表面活性剂类、油酸等脂肪酸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部分中药不仅能够较好的透皮吸收,且透皮促透作用也较强,在药物透皮吸收中能够与被促透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体现出多成分的协同作用[1]。研究发现,中药的透皮吸收作用与中药的药性,如四气、五味、归经等密切相关,且透皮吸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和皮肤的促透作用。有研究报道,辛味中药具有较好的促透作用及透皮吸收作用,其理论基础为中药五味中辛有能行、能散的作用,且辛入肺,肺在体合皮毛,《类经》中有“辛能开腠理”的论述。因此,辛味药能够作用于皮肤,增加皮肤的通透性,符合中药药性理论。《本草经疏》曰:“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说明药性特征与辛味中药透皮促透效果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2]。通过采用频数分析法、变量交叉表法进行直观分析和关联分析,并通过变量压缩法建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来源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归经)与透皮促透效果的关系发现,辛味的促透效果较好,其次为甘味、苦味药,酸味、咸味都没有促透效果;归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的促透效果优于归三焦经、心包经、胆经、大肠经的中药;寒热温凉四气对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影响最大,具有透皮促透效果的药物多来自具有温或热性中药,并以温性为主,但热性中药的透皮促渗透果要优于温性中药。五味对于中药促透效果影响不大,而四气和归经对于促透效果影响很显著,四气的影响尤其大,表明中药透皮促透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3]。此外,四气中温、热两气对辛味中药透皮促透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辛热中药的透皮促透效果显著优于辛温中药,辛味中药透皮促透效果与来源中药的药性特征之间存在关联性,并以四气的影响最大[2]。研究证实,具有促透作用的辛味药主要来自于解表药、理气药和开窍药,具有理气、镇痛、祛风和开窍功能,且这类中药中均含有萜烯类物质,具有一定的促透作用[4]。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发现,杜香萜烯能够改变角质细胞内角蛋白的构象,松弛角蛋白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形成微细孔道,提高药物通过细胞内途径的促透性[5]。冰片的促透作用主要在角质层,可能由于改变脂质分子的排列和增加其流动性有关[6]。实验研究证实,中药挥发油成分自身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在自身透皮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贮库,从而可能促进了药物的透皮吸收,因此称为拉动效应。可见,中药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与中药的药性有密切的关系。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药物的药性可以通过其炮制进行改变。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药性,可以增强中药的透皮吸收促渗透作用。研究证实,辛味药其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比较明显,使用具有辛味的酒对药物进行炮制,通过“相资为制、增强药性”的作用可以增强原有辛味药物的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如酒制川芎及酒制当归其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明显增加[7]。药物的归经对药物的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也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归肝、肾经的中药有利于透皮促透,根据“醋制入肝”“盐制入肾”,通过醋制莪术、柴胡、三棱或者盐制小茴香、砂仁、益智仁等来影响增加其药物的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8]。
穴位给药将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现代给药方法结合的一种透皮给药方法,不仅丰富了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对药物经皮的储存和吸收有明显的影响。穴位皮肤的角质层显著薄于非穴位,透皮屏障作用降低,因此穴位皮肤通透性好,有利于药物经皮渗透吸收[9]。研究还发现,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将药物施于穴位上,对穴位产生特异性热学变化,易于透入皮肤,到达穴位深部,循经络而直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或周行全身,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10]。如灸法中的隔药饼灸法属于间接灸的一种,也是经穴给药透皮吸收给药的方式之一,该疗法集腧穴的特殊作用、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和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热力三位一体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的疗法。隔药饼灸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等61种病症,尤其在原发性痛经、腹痛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上使用比较多,且疗效也比较突出[11]。研究报道,提高药物的经穴透皮治疗作用,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经络穴位因素、主成分性质因素、物理辅助技术因素等的复合作用,综合运用物理辅助经穴位透皮给药,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12]。
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目前最常用的改善透皮吸收效果的方法之一,常用的促透剂主要是化学促透剂,如氮酮、丙二醇、油酸等。长期或大量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化学渗透剂,其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等刺激性作用[13]。与化学促渗剂相比,中药促透剂一般具有安全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和毒性较低的特性[14],且由于其所含的成分多为小分子脂溶性化合物,自身也具有较好的透皮吸收作用,因此中药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研究证实,蛇床子、艾叶、薄荷、当归、川芎、丁香、细辛、草果、肉桂、白芥子、羌活、吴茱萸、苍术、连翘、藿香、茴香、肉豆蔻、辛夷、积雪草、高良姜、茴香、干姜、白豆蔻、砂仁、荜澄茄、石菖蒲、陈皮、防风、木香、郁金、沉香、荆芥等中药单独应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透皮吸收作用,且当归、连翘、川芎、丁香、肉桂、辛夷、积雪草、荜澄茄、干姜、石菖蒲、肉豆蔻、陈皮的促透皮吸收作用优于一些常用的化学促透剂,如氮酮[15]。
随着中药学的不断发展,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的制剂越来越多,其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且疗效显著。目前常用的中药透皮吸收给药制剂有液体类制剂(包括洗剂、搽剂、涂剂、酊剂等)、软膏和乳膏剂、凝胶剂、涂膜剂、贴剂、气雾剂及微乳制剂等。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经皮给药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16],且能明显降低其血尿酸水平。活血通络凝胶剂合扶元乳膏剂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17]。
近年来,中药透皮吸收给药制剂及促透皮吸收方法研究发展迅速,但是现有的研究多数仅限于某一味中药的研究,且多集中于该味中药透皮吸收效果的评价上。对于中药透皮吸收的中医理论研究基础仅仅局限于药物的性能,对其功效、配伍后与其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中药配伍后透皮吸收及促透作用的机制研究。
[1]陈军.中药挥发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现状与展望[J].中草药,2014,45(24):3 651-3 652.
[2]姚俊宏,蒋秋冬,陈军,等.21种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的药性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1-7
[3]杨文国.33种辛味中药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与药性特征的关联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597-599.
[4]罗晓清,顾瑶华,吴芝园.八种中药挥发油对布洛芬促透作用的比较[J].中药材,2007,11(5):571-573.
[5]金红花,郑桂华,朴曙英,等.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1,12(1):25-29.
[6]周庄,林学锦.薄荷脑、冰片及合用对青藤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1,42(3):51-52.
[7]张仲源.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6):3-5.
[8]韩建伟.《理瀹骈文》中关于中药透皮吸收的理论和认识[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0):6-8.
[9]刘霞.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影响芥子碱渗透特性研究[J].中草药,44(9):1 111-1 114.
[10]刘未艾.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04,3(4):59-60.
[11]翟春涛,田岳凤,李玮.复方隔药灸的现代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 880-4 884.
[12]潘林梅,孙亦农,邱碧菡.经穴位给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问题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5):3-6.
[13]曹韧楠,朱春燕.中药透皮吸收促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1):18-20.
[14]李扬.中药挥发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6):4-6
[15]王艳宏,刘书博,王锐.中药挥发油促透皮吸收及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3):192-194.
[16]赵玉娟,蔡少峰,时晶.正清风痛宁经皮给药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J].河南中医,2016,36(8):1 437-1 438.
[17]尹建平,王海燕.活血通络凝胶剂合扶元乳膏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