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嫣斐,杨慧珍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贞爱妇产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异位妊娠中医临床治疗的前景展望
武嫣斐1,杨慧珍2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贞爱妇产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Pro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ectopic pregnancy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河流的不断流动使谁都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习惯于竖着切苹果的人永远也不会发现苹果内的五角星图案。固有的学科知识有时会成为你难以脱掉的有色眼镜,请想一想它的局限,再看一看其他学科的发展,创意和灵感就产生了。
异位妊娠;中医药;非手术治疗
上世纪70年代,异位妊娠主要以妇科急腹症为主要临床特征。中西医结合是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多数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中西医结合的实质为西医明确诊断,在具备必要的抢救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中医中药的非手术治疗。最有代表性的医家是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载畿教授,到目前为止,宫外孕1号、2号方仍然是中医治疗宫外孕的首选方剂[1]。1984年版高校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收录了于载畿教授治疗宫外孕的专方专药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于载畿教授提出宫外孕中医辨证为“少腹血瘀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根据异位妊娠胚胎被膜是否完整以及病情的程度分为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未破损期是指患者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妇科B超示:宫外妊娠,胚胎被膜完整,胚胎可能存活,附件区有包块,未见盆腔积液、积血。已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者破裂者,根据腹腔内出血的情况分为休克型(指宫外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出血,临床上伴有休克体征,血压下降,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不稳定型(指异位妊娠胚胎被膜已破损,时间不长,病情不稳定,可再次发生内出血,转化为休克型)、包块型(指异位妊娠胚胎被膜已破损,时间较长,已形成腹腔积液、水肿、包块)。对于未破损型和已破损包块型选用宫外孕2号方,对于已破损型中的休克型、不稳定型选用宫外孕1号方,同时根据出血量多少,给予输血、补液、纠正休克等治疗。
1974年于载畿教授总结了非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的临床资料。从1958年-1972年共观察613例患者,其中未破损型1例(0.16%),已破损型休克型95例(15.50%),不稳定型276例(45.03%),包块型241例(39.31%)[2]。除了对胚胎被膜是否破损和是否有腹腔内出血进行判断外,认为胚胎的大小也决定了病情的危重程度。准确判断胚胎的大小较为困难,多数患者就医时病情已较重,当时通过停经时间来判断胚胎的大小。胚胎是否存活,对决定治疗效果也起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胚胎继续存活,会有再次出血的危险,并且胚胎越大越危及生命。中医尚未找到杀死胚胎绒毛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止血、促进血液及胚胎组织的吸收、缩短病程有较好疗效。从现在看来,当时情况下于载畿教授治疗宫外孕的患者病情程度均较为严重,其用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急腹症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于教授的治疗经验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于载畿教授坚持应用中医中药的理论指导宫外孕的治疗,数十年如一日,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治学态度严谨,是我们后代医者学习的楷模。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有很多关于中医中药治疗宫外孕的案例报道。如刘继民等[3]提出以当归芍药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等为主治疗不稳定型宫外孕湿瘀互结型,以化瘀渗湿为治疗原则。戴德英[4]提出宫外孕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瘀为本,标本兼治。丁平美[5]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未破损型宫外孕。周英[6]认为中药灌肠应当在HCG转阴后进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方法,如张国华[7]以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刘珠凤等[8]肌注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等。付爱民[9]以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瘀治疗早期未破损型宫外孕。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案例集(妇科分册)》中没有关于宫外孕中医治疗的案例报道,说明中医中药治疗宫外孕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当时医疗技术水平提高,腹腔镜手术简单易行有关。宫外孕的妇科急腹症发生率逐渐减少,但是宫外孕的发生率却逐年增加。
20世纪70年代中医治疗宫外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经过中医中药治疗患者可能病情难以控制,腹腔出血增加,危及生命,需要开腹手术治疗;或者病情暂时控制,但是由于中药杀胚的作用较弱,胚胎逐渐存活长大,可能会导致再次大出血危及生命。西医对宫外孕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是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手术治疗对重症的患者非常有效,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但是术后再次发生宫外孕和不孕症的机会增多。因此减少腹腔手术,保护输卵管功能,是避免宫外孕复发和保护生育功能完整的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我国目前鼓励二胎政策,防范高危妊娠,减少腹腔手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发挥中医中药治疗的优势,防治宫外孕的发生。
药物流产是目前治疗宫外孕的主要方法,即杀死胚胎,使其坏死的胚胎和绒毛从阴道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吸收。对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小于5 cm,或少量内出血,可以选择氨甲喋呤肌肉注射,或口服米非司酮杀死胚胎后排出体外,同时配合宫外孕1号方等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但目前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并不理想。
借鉴以往中医治疗重症宫外孕急腹症患者的经验,重新考虑中医药介入宫外孕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当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掌握中医中药介入的时机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对宫外孕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并不困难,如尿妊娠试验、血β-HCG含量测定、血孕酮测定、B超检查等。以下情况可以中医治疗:①异位妊娠早期,胚胎较小,停经50 d以内,未出现流产或破裂等现象,可以单纯中药治疗。②陈旧性宫外孕。中药可以促进血块、积液、包块的吸收。③肌注氨甲喋呤或口服米非司酮,包块未见排除,腹腔内包块未见缩小,配合中药治疗可以促进坏死组织的排出或血块、积液、包块的吸收。④在开腹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血块、积液、包块或血β-HCG含量测定未降至正常时,可以配合中药术后康复。
[1]药朝昕,于载畿.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249-251.
[2]杨琪,于载畿.从非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的研究展望中西医结合的前景[J].山西医药杂志,1993(3):162-163.
[3]刘继民,金栋.不稳定型宫外孕瘀湿型的中医治疗[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7(1):21-21
[4]戴德英.宫外孕的中医防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6):29-31.
[5]丁平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未破损型输卵管妊娠32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7(5):26-26.
[6]周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4):611-612.
[7]张国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45-46.
[8]刘珠凤,郎景和,黄荣丽,等.氨甲喋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8):490-492.
[9]付爱民.米非司酮结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J].广东医学,2002,23(2):202.
(编辑:梁葆朱)
R259
A
1671-0258(2017)02-0074-02
山西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001D011122)
武嫣斐,博士,副主任医师,E-mail:wuyanfei2112@sina.com
杨慧珍,主任医师,E-mail:1351792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