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莉,冯五金
(1.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冯五金教授运用胃2号方补救治疗Hp感染学术探讨
杜 莉,冯五金
(1.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Feng Wujin in treating Hp infection with stomach 2nd formula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部分消化道肿瘤、胃息肉等疾病的产生均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耐药和相关药物的副作用,直接导致临床根治Hp感染失败。祖国医学中并无Hp感染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病机属本虚标实,脾胃气亏于内是为本虚,湿热之邪盛于外而为标实。冯五金教授提出“健运通调,清补并重”根治Hp感染,以健脾理气、清化湿热为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胃2号方;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冯五金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常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脏、胃及部分消化道肿瘤、胃息肉等均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近年来,Hp的根除治疗方案也不断发展,从标准三联疗法发展到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明显提高了对根除Hp的杀灭率。与此同时Hp根治的失败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原因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首先是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其次是西医联合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应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铋剂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黑便和厌食等胃肠道系统症状和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皮疹和肝功能检测异常等不良反应[1];第三,Hp治疗中单纯追求幽门螺杆菌杀灭率而忽视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因而针对Hp再次根除治疗过程中如何选取一种副作用小、临床疗效好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冯五金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中医在Hp补救治疗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尤其是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抗Hp补救治疗中效果尤为突出,提出了“健运通调,清补并重”的学术理论,以健脾理气、清化湿热为治则,临床运用胃2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古代医学并未对Hp感染进行专门论述,但根据Hp相关性胃炎上腹部疼痛、痞闷、恶心等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特征,可将Hp相关性胃炎归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冯五金教授认为Hp感染病因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六淫之中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或湿邪外受,清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云“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或湿热相合而为湿热,《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抑或寒湿相交,《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然寒湿之证多迁延久郁而化热。综其三者,Hp之邪以湿为瓦檐,以热为屋墙,居于中焦,黏腻阻滞,气机不畅而为患。
内伤之因,以饮食失宜、情志失和、久病劳倦为主。饮食不洁,中伤脾胃,或饥饱无度,损伤脾胃,《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情志不遂或五志过极,均可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司,如肝郁日久化热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见呃逆、嗳气等症,久郁而致胃热则见胃中嘈杂等症;又如过思伤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所因治论·七气证治》云“思伤脾,气留而不行,积聚在中脘,饮食腹胀满,四肢怠惰,故经曰思则气结”。久病劳倦,损耗脾胃之气,且过用寒凉,中伤脾阳,脾失健运而致病,或患者超疗程服药,攻伐太过,过犹不及。
观其病因,外有湿热相交困厄中焦,内有饮食劳倦、情志失宜耗伤脾胃,故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胃气亏于内是为本虚,湿热之邪盛于外而为标实。其核心是脾胃气机健运与否,脾气健运,则湿无所聚,湿散则热无以依,其病可除。反之脾失健运,则湿热困阻益甚,脾胃生化乏源,其病难愈。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四季脾王不受邪”,《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冯五金教授认为本证患者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胃亏虚失于健运为本,湿热之邪困阻中焦为标。然而,湿热之邪缠绵难愈,困阻中焦日久气机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则气血失和,可致气血生化乏源而加重病情。加之本证均为Hp感染根治失败患者,其病症更为繁复,仅健脾气、清湿热恐难奏效,故当以健运脾气求其本,清利湿热治其标,调理气机以为辅,温通气血助其力,健运通调,清补并重,标本同治为其法。以此拟定胃2号方(黄芪、檀香、醋香附、香橼、茵陈、蒲公英、炒白芍、高良姜、乌贼骨、甘草),本方以黄芪健脾益气为君,檀香、醋香附、香橼、茵陈、蒲公英调理气机、清热利湿共为臣,佐以炒白芍缓急止痛;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以高良姜温通气血;以乌贼骨制酸止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理气、清热利湿之功。
验案一:患者郭某,男,54岁,平素饮食不规律,喜饮酒,2015年4月1日因胃脘疼痛,就诊于省内一家三甲医院,先后行C13呼气试验检查与胃镜检查。C13呼气试验检查结果示:DOB=38.6,Hp(+)。胃镜检查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服用兰索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2周。2015年5月14日于该院复查C13呼气试验检查,结果DOB=38,Hp(+),且胃脘疼痛未见减轻。故2015年5月19日于我院门诊治疗,就诊于冯五金教授。来时症见患者胃脘隐痛、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黏腻不爽,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冯五金教授认为该患者平素饮食不规律,且喜饮酒,湿热雍盛阻遏脾胃气机,脾失健运而致本病,治以健脾理气、清热利湿。处方:黄芪15 g,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炒白芍10 g,檀香6 g,高良姜6 g,醋香附10 g,香橼6 g,茵陈15 g,蒲公英15 g,乌贼骨10 g,炙甘草6 g,14剂。西药仍如前继服两周,嘱其服完药后停药4 w复查C13呼气试验。2015年6月30日患者复诊,复查C13呼气试验结果DOB=3.9,Hp(-)。患者诉服药第9剂后未见胃痛,腹胀显减,食欲较前大为改善。嘱其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随访3月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因平素饮食不规律,且喜饮酒,湿热之邪为患,阻遏中焦气机,而致其根除治疗失败。方中以胃2号为基础方,加党参助黄芪培补正气,炒白术益气健脾,茯苓健脾利湿,三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之功,扶正以祛邪外出。
验案二:患者崔某某,女,36岁,公司职员,平素工作压力较大,2015年11月12日因胃脘胀痛,就诊于省内某医院。先后行腹部彩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C13呼气试验检查与胃镜检查。腹部彩超与乳腺钼靶检查结果未见异常,C13呼气试验检查结果:DOB=46,Hp(+)。胃镜检查结果:浅表性胃炎。服用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2周。2015年12月27日于该院复查C13呼气试验检查,结果DOB=43,Hp(+),胃脘胀痛加重。又服用兰索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2 w,服药期间胃脘胀痛如故。2016年1月12日复查C13呼气试验检查结果:DOB=39.6,Hp(+)。患者见未将Hp根除,自行加倍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服药3 d后胃脘胀痛加剧,故2016年1月14日于我院门诊治疗,就诊于冯五金教授。来时症见患者胃脘胀痛、胸闷喜太息,情志不畅则加重,伴有胸胁胀满、嗳气反酸、心烦易怒、多食则脘腹胀痛,舌边尖红苔白,舌体胖,脉弦。冯五金教授认为该患者平素工作压力较大,肝气不舒,疏泄失常,致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宜,运化无力,加之屡用攻伐之药,克伤脾胃之气,正气愈虚,不能胜湿而致病,治以健脾理气、疏肝和胃。处方:黄芪15 g,白芍10 g,柴胡10 g,陈皮15 g,枳壳10 g,檀香6 g,高良姜6 g,醋香附10 g,香橼6 g,茵陈15 g,蒲公英15 g,乌贼骨10 g,旋复花(布包)10 g,炙甘草6 g,7剂。2016年1月21日患者复诊,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守方14剂,配西药埃索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2 w。嘱其服完药后停药4 w,复查C13呼气试验。2016年3 月3日,患者复诊,复查C13呼气试验结果DOB= 3.6,Hp(-)。患者诉服药服完中药后诸症逐渐减轻,服完药后正值春节,胃脘胀痛偶有反复,嘱其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2016年6月14日端午节后患者复查C13呼气试验结果DOB=3.2,Hp(-),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因平素工作压力较大,肝气郁滞,失于条达,郁结于内,疏泄失职,逆犯脾胃,脾胃升降不足,运化无力。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且又超剂量服用,抗生素属寒凉之品,中伤脾胃,正虚不能胜邪而致其根除失败。方中以胃2号为基础方,加柴胡、陈皮、枳壳以疏肝理气,旋复花降逆和胃,疏利肝气,健运脾胃,扶正祛邪。
幽门螺杆菌自1983年被发现以来,针对其研究不断发展,在最新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中明确提出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传染病[2],这与冯五金教授外感湿热之邪致病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中,由于抗生素和相关药物的耐药性和副作用,加之忽略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失败难以避免,因而其补救治疗十分重要。冯五金教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将中医诊疗思维运用到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的诊治中,“以症类邪”,充分认识到湿热之邪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敏锐地观察到Hp根除失败后湿热邪气与中焦脾胃气机的变化,抓住中焦脾虚为本、湿热邪盛为标的病机核心,全面观察到Hp根治失败后的病机变化,提出“健运通调、清补并重”的学术理论,达到多管齐下、标本同治的目的。在临床应用中随症施治,灵活用药,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各种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胃2号方中黄芪、蒲公英对Hp有杀灭作用[3-4],其他中药可有效减轻西药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就当前而言,在Hp感染患者再次根除治疗中,及早配合中医药的使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各项临床疗效。由此可见,对于Hp根除失败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前景十分广阔。
[1]刘芳勋,张晶,张华,等.铋剂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5):59-62.
[2]刘文忠.“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解读[J].胃肠病学,2015(8):449-456.
[3]王平,田维毅,王文佳,等.黄芪含药血清对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活性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1(7):17-19.
[4]胡伟.臭灵丹、石榴皮、蒲公英对幽门螺杆菌体内外实验的研究[D].昆明:昆明医学院,2005.
(编辑:梁葆朱)
R259
A
1671-0258(2017)02-0065-03
杜莉,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517166599@qq.com
冯五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fx832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