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仁忠 董玉峰 (山东省阳信县畜牧兽医局 251800)刘吉山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侯红霞 范振涛 (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局)
消毒在标准化肉牛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应用
褚仁忠 董玉峰 (山东省阳信县畜牧兽医局 251800)刘吉山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侯红霞 范振涛 (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局)
生物安全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了兽医微生物学、环境学、建筑学、设备工艺学、生态和微生态学、营养学等多门学科和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败。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蓬勃发展,集约化饲养与日俱增,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使牛传染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由于牛为大型草食性动物,单头价值高,死亡1头就损失巨大,况且生病后也会导致生长不良、饲料报酬低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牛场不能有传染病存在,否则损失巨大。所以,标准化肉牛场应加强日常管理,建立一套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是成功养好牛的必要条件。在集约化养殖肉牛来讲,建造布局合理的牛舍结构、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建立系统的驱虫制度、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建立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是控制牛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淘汰率,提高养牛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的就牛场如何消毒谈一下具体做法:
目的:阻止外来车辆、人员等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场内或生产区内。
1.1 车辆消毒 厂区门口设置消毒池,长度为2~3个车轮周长,消毒液为2~4%火碱溶液,每3天更换1次。进入生产区亦按照如此设置并设喷淋装置,以消毒过往车辆,消毒液为季铵盐类消毒液。
1.2 人员消毒及更衣 厂区及生产区设置消毒室进入厂(生产)区人员应进行紫外线消毒和喷淋消毒并更换消毒后的相关衣物。工作人员的手用肥皂洗净后,浸于消毒液如洗必泰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内3~5min,清水冲洗后擦干。然后穿上生产区的水鞋或其他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
1.3 生产区消毒 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非常重要,清洁是发挥良好消毒作用的基础。(1)设施场地要求:生产场区要求无杂草、垃圾。场区净、污道分开,运牛车和饲料车等走净道,病死牛及粪便等走污道,并在远离牛舍的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道路硬化,两旁有排水沟,沟底硬化,不积水,排水方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2)消毒:平时应做好生产区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每月对场区道路、水泥地面、排水沟等区域,用3%~5%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进行4~5次的喷洒消毒,在牛舍周围、入口、产床和牛床下面喷撒10%石灰乳或2%火碱杀死细菌和病毒。牛舍内及其周围每2d消毒1次。夏秋季每周喷洒杀虫剂消灭昆虫。
为了减少舍内微生物浓度,减少与牛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少发病。消毒的前提是清扫干净粪便,再行消毒,尽量勤清粪便,防止蹄病及犊牛腹泻。
2.1 牛舍饲喂区带牛消毒 粪便清除:每2d清除一次粪便污物,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冲洗完毕后用0.1%戊二醛类溶液消毒地面,操作方法:用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洒地面,具体配置参考说明书,按照发生疫情处理的浓度配置。
2.2 运动场消毒 运动场如为硬化地面,参考(一)处理。未硬化地面每2天清除一次粪便,地面并撒上少量漂白粉(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粪便多的地方多撒一些。
2.3 料槽、水槽及牛栏卫生消毒 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饮水、饲料进入牛消化道的几率,从而减少发病机会。(1)料槽:每天让牛尽量吃净,每周用0.1%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按照消毒剂配置水溶液,均匀喷雾消毒,每周1次。(2)水线消毒:饮水槽用漂白粉(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浸泡消毒5~10min,然后放出,加入清水冲洗干净,以杀死细菌及藻类。每20d消毒1次。夏季10d消毒一次。防止牛饮用消毒液。(3)牛栏卫生消毒:每2周用季铵盐类或戊二醛消毒液擦拭消毒。
2.4 走廊及舍内空气消毒 目的:减少舍内空气中灰尘浓度,从而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浓度,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眼结膜等感染牛。(1)走廊消毒:彻底清扫卫生后,用戊二醛消毒剂或碘制剂消毒,轮流使用。(2)舍内空气消毒:消毒1次/d。通常选用 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喷雾消毒。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喷雾器或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要喷到墙壁、地面,最好能到顶棚,以均匀湿润和牛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喷牛体。喷出的雾粒直径应控制在80~120µm,不要小于50µm。
2.5 运载工具及清洁卫生工具消毒 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的过氧乙酸喷洒或清洗消毒。也可将其置于密闭室内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或二、三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消毒。
2.6 进入牛舍人员的消毒 用漂白粉(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液喷洒在人员衣帽上,鞋子踩踏消毒垫(池)进入。
2.7 空舍消毒 进牛前,应彻底清洁卫生,包括各种死角,可用火焰消毒死角及蜘蛛网,地面、牛栏、水槽、料槽等按照前述方案进行。
为了防止通过兽医器械传染疾病。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用0.1%新洁尔灭或0.2~0.5%的过氧乙酸消毒。防疫或治疗时,注射器及针头采用蒸煮灭菌,争取一牛一针头。
每年健康体检,对于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或其他人牛共患病的人员要离岗,禁止与牛接触。注意所有消毒药要现配现用,防止日久失效。
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大因素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消毒能从这前2个方面都能起到阻止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切断传播途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灭潜在的传染源。消毒及消毒药作为一个对抗牛传染病的工具,其效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其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牛场中的微生物不是有一个单位就会发病,而是在场内空气中、地面上、牛身上达到一定高的浓度才会突破牛的免疫屏障,从而进入牛体内,才会有机会引发疾病,消毒就是让病原微生物不能达到突破屏障的浓度,消灭潜在的传染源,从而避免牛发生传染性疾病。
[1] 姜明明. 规模化牛场牛群综合保健技术[A]. 奶业协会论文集[C]. 2009: 307-309.
[2] 古丽美拉·依林别克. 优质肉牛标准化饲养模式要点[J]. 当代畜牧, 2016, 07:23.
[3] 赵希智, 陈励芳. 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建设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 2011, 31(1): 28-31.
[4] 施正香, 许云丽, 李保明等. 我国奶牛养殖小区生产工艺与工程配套技术体系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2): 50-55.
[5] 汪胜华. 养鸡场实用消毒方案[J]. 中国畜牧杂志, 2007, 43(16): 47-5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奶牛场卫生规范(GB 16568-2006)[S]. 2006, 12.
[7] 胡喜民, 何春红. 养鸡场的消毒程序及注意事项[J]. 养殖技术顾问2011. 11: 186.
[8] 罗良俊, 杨国林.肉牛科学饲养综合配套技术[J]. 农村科技, 2012(11): 60-61.
[9] 赵朴, 魏刚才, 阿不都热衣木等. 牛场卫生消毒和防疫手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01.
(2017–07–24)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牛创新团队 项目编号:SDAIT-09-12
S823.9+2
C
1007-1733(2017)11-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