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正品与地方习用品及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2017-04-04 07:39:54张家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黄白色白及白芨

张家连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402360)

白及正品与地方习用品及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张家连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402360)

历代本草对白及别名的记载约有26个。《全国中草药汇编》有“白鸡娃”,《吴普本草》有“白根”,《新修本草》有“白给”,《《证治准绳》、《本草蒙筌》有“白芨”,《滇南本草》有“大白芨”、“小白芨”、“鱼眼兰”、“白鸟头儿”、“粽叶白芨”,《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冰球子”,《江苏植药志》有“白鸟儿头”,《湖南药物志》有“地螺丝”、“羊角七”,江西《草药手册》有“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粤北草药》有“石荸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有“千年棕榈”,《花镜》有日本名“箬兰”、“朱兰”,《广雅疏证》有“紫兰”、“紫蕙”、“白笠”,《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有“白及”、“甘根”。只有“白芨”流传为常用名,其它的古籍别名并未流传为常用名,医家处方采用不多,只是在医药典籍上相沿引用而已。因“及”通“芨”,“白及”亦作“白芨”[1]。

白及品种繁多,白及属有9个种类,产于我国的就有4种:即水白及(又称大白及)、羊蹄白及、二叉白及和三叉白及。水白及原植物是二褶羊耳蒜,总状花序具数朵至10余朵花,花粉红色,偶见绿色与紫色。羊蹄白及原植物是小白及,总状花序具2~6朵花,花较小,淡紫色或粉红色。二叉白及原植物是黄花白及,花序具3~8朵花,黄色或萼片和花瓣外侧黄绿色。三叉白及原植物是白及,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红色。《中国药典》收载的正品白及只有1个品种,即白及,市场上通常称三叉白及,其他3种白及只能作为地方习用品使用。紫花三叉大白及药用价值最高,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1 正品白及

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有突起的茎痕,下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粘性[2]。

快速鉴定白及药材真伪时,应注意观察表面是否有毛,断面颜色及状态,有无粉质,湿润后有无粘性及粘性的大小综合判断。

2 地方习用品

黄花白及扁白及(二叉白及):为白及属黄花白及的块茎。在四川西部及北部产量较大,亦作白及使用。药材性状与白及相似,但形较小,表面呈淡红棕色。黄花白及植株高25~55cm。假鳞茎扁斜卵形,较大,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

水白及(大白及):水白及的学名叫二叶独蒜兰。和白及很相似,粘性小,没有分叉。栽培产量高,药效远不及白及。

羊蹄白及(小白及):羊蹄白及根茎体积小、白色,形状不规则,有凸起的棱角,其原植物是小白及。

山兰:民间习称为白及,与白及皆系兰科植物,假鳞茎卵球形至近椭圆形,长1~2cm,直径0.5~1.5cm,具2~3节,常以短的根状茎相连接,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产地民间多以山兰作白及药用,观赏价值高。

3 混淆品

山慈姑(独白及、糯白及):山慈姑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鳞茎,习称“毛慈姑”。呈圆锥状,直径1~2cm。顶端渐突起,有茎痕。基部脐状,有须根。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膨大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维管束。质坚硬,断面灰白色,略呈粉性(加工品断面黄白色,角质)。气弱,味淡、带粘性。性寒,味甘、辛,有小毒。消肿散结、清热解毒。

冰球子:为兰科植物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顶端明显突起,有的呈长颈瓶状,膨大部无突起环节。味淡、微苦而稍粘,有小毒。

光慈姑: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呈卵状圆锥形,表面光滑,呈粉白色或黄白色,一侧有一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质,内有一圆锥形心。气弱,味淡。

防己科植物金果榄及青牛胆的块根:在中南和西南部分地区使用,呈圆球形或长圆形,两端有小根残痕。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凹凸不平,断面黄白色。气微弱,味苦。

丽江山慈姑:百合科植物益辟坚的球茎,球茎呈短圆锥形,高1~1.5cm,直径0.7~2cm,顶端渐尖,基部常呈脐状凹入或平截。表面黄白或黄棕色,光滑,一侧有自基部伸至顶端的纵沟。质坚硬,断面角质或略带粉质,类白色或黄白色。味苦而微麻,球茎中含秋水仙碱约0.1%。本品目前用作提取秋水仙碱的原料,有毒。

伪品白及:玉凤花属一种,兰科,地生草本。块茎肉质,椭圆形或长圆形,不裂,颈部生几条细长的根。茎直立。甘、微苦,平。

4 混杂原因分析

白及异名繁多,同名异物也多,基源品种不清楚。如药用植物黄精也被称为白及,本草纲目载黄精是芝草之精也,一名葳蕤,一名白及,一名仙人余粮,是因其形态类似白及,才叫白及,但并不是兰科白及属的白及,而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误采误收,认为地方习用品就是正品,或者切片和正品饮片混在一起,造成白及饮片混乱品。

随着白及需求量增加,价格年年上涨。从80年代1kg几元的价格,再到2000年的1kg十几元,进入2014年以后白及价格上升到1kg几百元,各种白及混杂掺和现象非常严重。如白及云南货1kg500元,水白及80元左右,两者价格悬殊很大,药用功效大相径庭。

目前商品白及价高,市场上有某些中药切片冒充白及出售,如黄精切片、玉竹切片冒充、射干切片冒充等。

[1]孙乐乐,杨永红,刘军凯,等.白及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0,33(12):196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15:95.

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7)09-1104-02

2017-04-21

猜你喜欢
黄白色白及白芨
黄花白及中1个新的苄酯苷类化合物及促凝血活性
中草药(2023年20期)2023-10-19 11:31:36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牛膝
泽泻
白及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32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月出
飞碟探索(2016年9期)2016-09-21 08:54:26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三七白及治上消化道出血
中老年健康(2015年1期)2015-05-30 14: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