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山羊常见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7-04-04 06:47:19元克辉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患羊痘病毒羊场

元克辉

福建省光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福建光泽 354100

闽北山羊常见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元克辉

福建省光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福建光泽 354100

阐述羊常见病的特征与危害,结合生产实践,提出防控羊病的综合措施。

山羊 疾病 危害 防治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居民对羊肉消费量也逐年增加。羊以采食草料为主,以玉米、豆粕、骨粉等饲料为辅,很少添加饲料添加剂;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又易消化,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羊的饲养量也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增长逐年增加;但是养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羊疾病常发、多发,制约了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十几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经验及对全市羊病情况的了解,阐述羊病的防控措施。

1 概 述

南平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7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3%,其中有林地面积198万hm2,占全省的24%。在有林地中,用材林99万hm2、生态林56万hm2、毛竹林35万hm2(立竹量8.4亿株)。全市森林覆盖率74.75%,森林蓄积量为1.58亿m3。活立木蓄积量1.18亿m3,占全省的33%。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南平市肉羊养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2016年全市羊存栏110 821头,出栏124 183头,其中山羊存栏109 541头,出栏123 813头,山羊占羊养殖量的98.8%。山羊养殖近90%是放养模式饲养,这也造成山羊疾病常发、多发,致使山羊养殖效益不稳定,行业做强做大也较困难,同时也造成羊肉品质参差不齐。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羊常见病的特征与危害

2.1 羊痘 羊痘分为绵羊痘与山羊痘,属一类动物疫病。绵羊痘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山羊痘由山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它们发病特征相似,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发病过程为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能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饲养管理人员、饲料、生产用具、垫草及体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羊都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也高;妊娠母羊易流产。该病多发于冬末春初,料草不足、气候严寒和饲养管理不良等都可诱发该病或加重病情。该病尚无特效药,接种羊痘疫苗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若发现疑似病例,须按一类动物疫病防控要求处置。

2.2 传染性脓疱 又称为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该病毒也称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在羊群中可连续危害多年。其特征为口唇处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该病只危害绵羊和山羊,而以羔羊发病最多,并常以群发性流行,成年羊有易感性,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该病多发于秋季,无性别和品种的差异。患羊和带毒羊均可传染该病,健康羊置于曾有患羊用过的厩舍或污染的牧场也会引发该病;感染途径是皮肤或黏膜的擦伤。幼羔口腔黏膜娇嫩,特别是在出牙时易致外伤,饲料和垫草应尽量拣出芒刺。购入的羊只须隔离检疫2~3周,隔离期间对蹄部多次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认没有感染该病再混群。发病时,应对全部羊进行检查,发现患羊立即隔离治疗,并用2%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溶液或20%草木灰水彻底消毒用具和羊舍。先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羊创面,再涂2%龙胆紫、5%碘酊甘油(1∶1)或5%土霉素软膏,2~3 次/d,连用 3~4 d。 为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用抗生素药物进行肌肉注射。

2.3 羊支原体性肺炎 该病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呈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细小、多变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该病原只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弱;对红霉素高度敏感,四环素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该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染,患羊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耐过患羊肺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时期内具有生活力,也是传染源。新引进的羊只必须隔离检疫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时才能混群。羊发病应立即封锁,对羊群逐头检查,对患羊、可疑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和治疗。对被污染的羊舍、饲养用具、粪便、死羊尸体进行彻底消毒或无害化处理;有条件的可对新胂凡纳明、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品种进行治疗。日常预防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可选择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4 螨病 羊的螨病由疥螨科的疥螨属、痒螨科的痒螨属和足螨属的螨引起,以疥螨属和痒螨属螨的危害大,常可引起大面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损失。接触感染为螨病的传播方式;患羊或被螨及其虫卵污染的畜舍、生产用具、活动场所、工作服等均可成为传染源。螨病主要发于秋末、冬季和初春。这些季节,日光不强,羊被毛厚,皮肤温度高,适合螨虫生长,如果羊舍再潮湿、阴暗、拥挤及卫生条件差,极易导致螨病的暴发。夏季羊毛脱落,阳光常照射皮肤表面,皮肤干燥,羊体表大部分螨虫死亡,仅少数螨潜伏在耳壳、系凹、蹄踵、腹股沟部以及被毛深处,这种带虫羊没有明显症状,到了秋冬季节,螨就活跃起来,羊的发病症状也表现出来,同时也成为感染源。幼龄羊及体弱多病羊易患螨病,体质健壮的羊不易感,但会“携带螨”,成为螨病感染源。螨病重在预防,羊舍要保持干燥、清洁,面积要足够大,不能让羊太拥挤;羊舍及用具要定期消毒。引进的羊先做灭螨处理,隔离一段时间后,确定无螨虫再合群。如果羊群发过螨病,应定期用药,以防复发,夏季进行药浴处理。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引种管理 (1)应在羊场外面下风处单独建一栋引种用隔离观察舍,以防其他羊场疾病带入本场;隔离观察舍每次使用后要立即进行彻底消毒。(2)应到大型、管理规范的种羊场引种,引种前应查看供种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为有效证件,了解供场当地及供种羊场的疫病情况,种羊免疫过那些疫苗及免疫的时间;同时应到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办理种羊《检疫证》,并要求供种场提供种羊系谱资料。(3)种羊引进后在隔离舍隔离观察60 d,确认健康后再混群。

3.2 改变养殖方式 南平市近九成的山羊采取放牧方式饲养,这种方式唯一的优点是饲料成本低,但有很多缺点:(1)易造成无序繁殖;(2)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成倍增长;(3)破坏植被资源。应该改成圈养方式养殖山羊,羊舍配备运动场供山羊日常活动。

3.3 科学选址 (1)场址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土壤干燥、背风向阳。(2)建场前对周围地区进行调查,是否曾经发生过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发生过的地块不能使用。(3)羊场应离交通主干道1 000 m、一般公路500 m;与其他养殖场、居民居住点、屠宰场、污水处理厂保持2 000 m以上距离。有这样的安全距离,羊场安静,也大大降低外来病源传入羊场。(4)要有充足的水源,饮用水要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3.4 规范生产管理 (1)羊喜干厌湿,最忌湿热湿寒,因此,场内要保持干燥,不能出现积水,同时蚊也会在积水中产卵;潮湿环境下微生物也容易繁殖;羊床下的羊粪要及时清除。(2)根据场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日常消毒制度、带羊消毒制度、空栏消毒制度、疫病时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3)羊场应聘请专职兽医并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羊发病时请场部兽医及时诊断,一般疾病及时隔离治疗;发生传染病按应急预案处理。(4)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场内羊群的免疫程序并按时执行。(5)羊场必须建设与本场规模相匹配的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4 总 结

实践证明,只要做好日常预防等工作,很多疾病可以避免,即使发生疾病,也能及时得到控制。畜牧业正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预防为主的方针显得更为重要。

B

1003-4331(2017)06-0021-02

猜你喜欢
患羊痘病毒羊场
一例羊瘤胃积食的诊治体会
北方牧业(2023年16期)2023-09-24 22:21:47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鼠痘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措施及方案分析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爱你(2019年21期)2019-06-21 02:31:38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新农村(2017年20期)2017-09-28 16:19:22
羊焦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