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燕,李祖花,张 燕*
(解放军第八六医院,安徽 马鞍山 243100)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护理
谷 燕,李祖花,张 燕*
(解放军第八六医院,安徽 马鞍山 243100)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48例(ⅢB期18例,Ⅳ期30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采取动脉灌注联合替吉奥口服化疗方案,每4周重复1次,2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疗效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观察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6例,无变化(SD)10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动脉灌注联合替吉奥口服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合理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
进展期胃癌;动脉灌注化疗术;护理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胃癌占全球近一半,胃癌已经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第三大杀手[1]。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疗,大多患者在就诊时处于进展期,手术治疗后往往也会因复发和转移致死亡。随着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术的发展,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取得很好疗效[2]。我们对48例患者采用介入联合替吉奥口服治疗进展期胃癌,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48例(ⅢB期18例,Ⅳ期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42~80岁,平均65岁。均经病理标本或胃镜活检证实,其中胃吻合口复发和残余患者10例。发病部位:胃底贲门癌28例,胃体癌12例,胃窦癌53例,残胃吻合口癌8例,无介入治疗禁忌证,ECOG评分<2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 法[3]在导丝引导下进行股动脉穿刺,行血管造影观察肿瘤供血情况,超选择(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术通常是指在穿刺插管的基础上将导管插入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的二级以上分支。常规插管难以到达的血管和细小血管的插管可称之为超选性血管插管术)至肿瘤供血动脉,先推注地塞米松5 mg+昂丹司琼8 mg,再缓慢推注奥沙利铂(OXA)130 mg/m2,表柔比星(EPI)30 mg/m2),对于存在肝转移的病例,则可同时采用超液化碘油栓塞。术后第2天行替吉奥80 mg/m2口服21天为一周期,4周期为1疗程,两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结果
48例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后,原有症状、体征及一般状况均明显缓解。完成2 次动脉灌注化疗后,复查CT 检查后进行疗效评定,参照WHO 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6例,无变化(SD)10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83.3%。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记录。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肝功能异常等,经止吐、升白、止泻、保肝及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因上述原因导致化疗中止或致死。
2.1 动脉灌注化疗术前护理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技术,应在治疗前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帮助患者做好治疗前生理及心理准备,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加以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术前禁食、水4 h,以防术中呕吐窒息;因介入术后需卧床24 小时,术前30 min内排空大小便;术前1天常规行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及大腿上1/3备皮;按照医嘱备好各类药品,如:化疗药、麻醉药、对比剂、止吐剂等。治疗前一日,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进行碘过敏试验、备皮,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以适应治疗后肢体制动[4]。
2.2 动脉灌注化疗术中护理
仔细核对患者信息,术前术后综合评估患者生理情况(如生命体征、皮肤等),术中根据室温为患者加盖薄被,应用西泮肌镇静,山莨菪碱减少腺体分泌,持续吸氧、心电监护,遵循无菌原则,配合医生手术。如患者恶心,指导进行深呼吸减轻不适,一旦呕吐,头需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必要时给予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止吐对症处理。部分患者术中同时行靶血管栓塞治疗,引起腹部疼痛,如无法耐受,遵医嘱使用吗啡[5]。
2.3 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护理
①术后平卧24 h,术侧下肢制动8 h,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淤血、周围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②若排尿困难,女性患者进行穿刺点按压后,抬高床头取半卧位进行小便;男性患者可进行侧卧位或半卧位小便,若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导尿。③嘱患者24 h后可进行下床活动,但注意穿刺侧肢体不能受力,避免发生出血。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长期卧床患者要多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以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4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4.1 局部出血及血肿
进行动脉灌注导管常采用5~7F较粗的导管,血管损伤大、愈合慢,因此术后8 h下肢制动,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应加长制动时间,定时观察并记录术侧肢体血流情况,如皮肤、足背动脉搏动,及时发现血肿及下肢血管栓塞,协助医生对症处理。
2.4.2 栓塞综合征
伴肝转移的胃癌患者进行肝固有动脉碘油栓塞和明胶海绵栓塞后可能发生“栓塞综合征”,以持续3-7天的发热、恶心、呕吐、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个人体质严重程度有所差别,应强化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这些都是治疗后的伴随症状,积极对症治疗均可好转。
2.4.3 消化道反应是使用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并发症
高浓度药物通过动脉进入血液循环,流入胃、十二指肠动脉常常引发局部组织、黏膜出现充血、水肿、溃疡、甚至坏死,因此部分患者治疗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治疗前应告知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的原因,指导患者治疗当日采取易消化、高热量、低脂肪的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压力。治疗过程中,预防性使用昂丹司琼以少消化道反应的发生,如发生呕吐,嘱患者头偏向一侧,同时,密切观察呕吐物颜色、性质、量,以便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4.4 疼痛
由于穿刺导管较粗,穿刺定可出现疼痛,应定期观察预防出血和血肿;高浓度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动脉引起胃肠道痉挛,腹部可出现疼痛,可遵医嘱给予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如患者持续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出血黄疸、发热等疑似急性胰腺炎、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时,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判断和处理。
2.4.5 肝、肾功能损害
高浓度化疗药物迅速灌注如动脉不可避免的对骨髓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经肝、肾动脉引起其组织、功能受损。化疗药物动脉灌注后,肿瘤细胞损伤释放酸性物质,增加尿酸的排出,尿酸蓄积于肾实质、肾小管、肾盂内时,常常结晶沉积,严重时引发尿闭、尿毒症。因此治疗后加强对肝、肾功能的监测,根据受损程度,遵医嘱进行水化治疗和保肝治疗时十分必要的。治疗后向患者讲解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使患者建立正确的饮水观念,协助制定饮水计划,治疗后前3天入液量>3000 mL。指导患者观察尿液颜色、性质、记录尿量,要求24 h尿量>2000 mL,如尿量<500 ml/d或颜色异常应,报告护士。
目前,对于手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进展期胃癌,临床常常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方式是动脉灌注化疗,一般在导管引导下进行股动脉穿刺,明确胃部原发灶及转移灶供血情况后,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灌注到达肿瘤内,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5]。动脉灌注化疗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方面具有以下优势:①采用靶向治疗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高浓度化疗药物关注,药物作用更直接,有利于疗效最大化;②切断肿瘤供血动脉,阻塞肿瘤细胞营养供给,使其缺血坏死;③同时对远处转移的肿瘤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有效控制肿瘤转移;④与胃切除术相比,创伤较小且恢复快[6]。由于进展期的肿瘤细胞所处的增殖周期内各异,因此联合使用多种抗癌药的化疗方案,能确保协同杀伤各个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以达到降低耐药、增强疗效的目的。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口服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7],然而,化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发热、各种胃肠反应等不适,完善、缜密的护理配合可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理论化疗护理配合规范化培训,在治疗前,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生理、心理准备,一方面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程度,另一方面产生不良反应时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合理应对;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帮助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以减少患者术中各种不适,提高手术效率;术后除常规护理外,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之,护理人员应进行常态化规范培训,以保持高水平护理能力和责任感,在动脉灌注化疗围治疗期为患者提供身心兼顾的综合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 邹文斌,李兆申.中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4):408-415.
[2] 许丽池,高 峰,王彩萍,等.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亚叶酸钙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06-2408.
[3] 张秀芳,李小蓉,刘玉金.肿瘤介入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7.
[4] 陆海燕,陈雷华,沈 丹.晚期胰腺癌患者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J].上海护理,2011,11(6):42-44.
[5] 张爱菊,唐育斌,石生武,张俊驰.经股动脉穿刺导管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29:292-293.
[6] 李占武,王 利.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2):197-198.
[7] 高 峰,黄祥忠,任冬青,等.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60例对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857-859.
本文编辑:李 豆
R47
B
ISSN.2096-2479.2017.02.120.02
张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