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良,胡文根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习近平文化强国新战略的四个维度
张卫良,胡文根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这一核心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文化强国新战略。其根本用意就是通过文以化人、文以发声、文以惠民和文以兴业,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血脉,革新文化发展话语体系,拓展文化服务公共空间,凝练文化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全面提升治国理政的文化内涵与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文化强国;新战略;四个维度
习近平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首次公开见面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这句话奠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与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治国理政总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呈现,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围绕着文化强国新战略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这一核心议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事实上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实践新局面新境界。这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积极补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发展逻辑,不断培育增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文化精神力量。从文化维度论的角度上看,习近平文化强国新战略根据不同的功能性指向,可划分为文以化人、文以发声、文以惠民和文以兴业四个基本维度,只有基于这四个维度才能对习近平文化强国新战略有较全面的把握与清晰的理解。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强调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在统治秩序或制度中凸显人民群众正当利益诉求的合法性,是从中国数千年来朝代更迭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与此不谋而合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人类历史基本矛盾中,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结论,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衍生出了,诸如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主人、人民民主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途径、人民意见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等结论。尽管二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但都强调政权要依靠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来获得人民群众对政权的普遍支持,都将人民群众视为政治领域中最关键的关键词。
文化强国新战略的稳步推进,其实从未离开过对人民群众的现实关注,正如习近平在诸多场合提到要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而文化与人民群众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文化强国新战略实质上突出了一种“文以化人”的逻辑,即在认可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创造者的“文化即人化”逻辑中,挖掘出文化是人本回归重要途径的“文以化人”逻辑。“文以化人”的落脚点是人,因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对社会关系的诠释与建构又无法脱离具体的文化环境,文化展示的正是人的存在价值,因而必须将文化视为人本回归的根本评价尺度。在“文以化人”基础上人本究竟如何回归?习近平提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2]。该论断为人本回归划定了三个基本目标。
首先,是历史价值的人本回归。这既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也应注重从传统中汲取优质文化养分,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观念的有机契合,搭建起人本的生成与发展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宝库,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资源且将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自建党以来便已树立起来的优良工作传统。习近平认为,面向历史价值的人本回归应坚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3]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道德规范与行为规戒至今依然有其价值,一些思想文化精髓对于塑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较大助益,要使人本回归从历史价值维度上找寻到合理路径,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传统的人本精神中提炼与升华出现代的人本精神。
其次,是文化发展路径的人本回归。即要跳出“人本回归唯物质论”“人本回归唯体制论”等桎梏,理性认识“仓廪实”仅是人本回归的物质条件铺垫,深刻反思“体制化”只是人本回归的规范秩序安排,应把“人本文化动力论”作为基本原则与重要抓手,即聚焦于如何培育与激发人本回归的内在文化动力。所谓“人本回归唯物质论”,是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论调,认为文化发展与人本回归是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必然结果;所谓“人本回归唯体制论”,是指“制度至上主义”论调,认为文化发展与人本回归是社会制度完全建构起来的附属产物。虽然“物质论”与“体制论”一定程度上对于文化的有序发展与人本价值的理性回归都可起到铺垫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非是决定性的,也绝非是唯一的,若将人本回归视为与文化本身毫无关联的事物,那则是一种南辕北辙、舍本求末的思维。之所以强调“人本文化动力论”,就是旨在突出文化发展与人本回归的因果联系,确证文化生生不竭的前进动力是人本回归的根本保障。正如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格局中“稳坐钓鱼台”的根基,因而更需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64,文化与人的结合发展路径才是人本回归的根本旨趣。
最后,是文化发展目标的人本回归。任何具体形态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目标指向,没有目标而徒有其表的文化发展是无丝毫现实价值的。而文化强国新战略及其在“文以化人”维度上的目标何在?习近平提出要使一种文化或价值观真正发挥其功效,“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165。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使文化之精髓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实践行动,尤其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落实到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文化发展目标的人本回归。更进一步说,文化强国新战略旨在最终达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确信、自我担当等目标,即人民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现代文化持有者、创新文化开拓者等的角色觉醒,人民对本土文化的内在生成性、动态超越性、社会反哺性等的高度自信,及人民在文化议题上对弘扬中国品质、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等的使命担当。
文化强国新战略的最迫切任务之一,便是话语重塑。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个问题”,时至今日“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4]。为什么会“挨骂”以及应该如何应对“挨骂”,该如何来发出属于自己但又强而有力的声音,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话语重塑来实现。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话语,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和生成着最能彰显民族特色的话语,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释意明确的话语。但话语的能量较弱、影响力偏软、体系化不高、灵活度不够等是影响话语功能发挥的不争事实,甚至在较长时间内我们习惯于自说自话、害怕与他人话语交锋、应对话语传播全球化冲击的准备不足,加之国外霸权主义实力在话语上的围追堵截、放肆抹黑,导致我们的话语空间极为有限,在竞争中就越难占据文化先机。
应该如何进行话语重塑,怎样依托话语重塑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诸多场合都提到了话语重塑的“总方法论”,即“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6]。如同恩格斯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需要进行“术语的革命”一样,以话语丰富实践活动也需要进行一场“话语的革命”。这种革命既需要创造新的话语、丰富旧的话语、学习外来话语,更需要使用共享话语、预判潜在话语、革除滞后话语,在遵循文化发展与话语演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做到话语重塑上彰显出民众需要、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国家精神。既然“总方法论”已确定,那么具体方法又该如何呈现呢?
首先,要确立话语重塑的底线原则。所谓底线原则,就是指话语重塑上的导向与站位问题,是指我们的话语究竟是为谁而说和为谁的利益代言的问题。任何话语都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取向,都不同程度地牵涉到某个人或某些群体的特定利益,绝对不是只作表词达意的纯粹语言工具,故无视话语的底线原则问题,就会使话语本身失去正向交流与隐性教育的作用。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48字方针”,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7],这事实上也为话语重塑划定了底线原则。也就是说,话语重塑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唤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话语生命力的根基所在,明确真实性、时代性与世界性是话语不断积聚自我发展变革力量的动力所在,这些便是话语重塑的底线原则。
其次,要细化话语重塑的具体面向。话语要同时代相符、与国际接轨、和日常生活紧密契合是话语重塑的具体面向。一是同时代相符,就是要讲时代语言。及时抛弃革除与时代要求不一致的话语,勇于向一些过去有效而现在无效、过去不可逾矩而现在必须突破的话语“亮剑”,勇于同话语使用上的经验之谈和话语惯性中的陈规旧制“说不”,应以时代话语抢夺时代先声。二是与国际接轨,就是要说国际话语。要使我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发声之后别人能听懂,别人懂了之后可以顺畅互动,互动后别人能够认同我们的话语及话语的特定指代。习近平指出,“在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155。当然,也要让世界以一种更为公正客观的态度来重新发现中国、认识中国与理解中国。事实上,国际话语权至今依然牢牢把控在欧美一些霸权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在他们的话语中不乏对中国形象的歪曲描黑,更不乏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说三道四,以看似与意识形态无涉的话语形式来摧毁我们的话语自信是惯用伎俩。所以,与国际接轨的话语重塑,既要求做到话语上扩大视野、掌控规则,透彻清晰表达出国家与世界发展大势,使中国更加了解世界的同时,达到世界对中国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更要求做到话语上积聚能量、敢于斗争,在国际话语交锋舞台上戳穿霸权主义国家的话语谎言,还原游戏规则中应有的和平公正话语。三是和日常生活契合,就是要呈现生活气息。要使话语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与喜闻乐见,而非追求一种话语“悬浮”在文件中、会议精神中、领导讲话中的虚言套话状态,接地气、合民意、暖人心的模式才是话语重塑面向人民群众的根本指南。
最后,要重视话语重塑的媒体融合思维。习近平认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8]196。话语重塑其实也面临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契机,尤其是网络媒体信息技术在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深度嵌入,导致话语场域、话语思维、话语载体、话语介质等都不得不转向“互联网化”形态。但是,传统媒体依然是进行话语宣传的重要阵地,是一定要守住的“红色地带”。所以,话语重塑要体现出媒体融合思维,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过程中缔造全新的文化话语范式。
文化是承载现代公共生活的自由、平等、开放与共享的关键介质,也是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公平和普惠等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3]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键就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文化强国新战略事实上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举措,旨在凝练优秀文化作为公共服务的精神纽带,创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服务模式,从而最终实践文化层面上善治的理念逻辑,达成善治的行动结果。而公共文化服务又该如何具体落实呢?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8]207。这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质”“时”“度”的明确规定。
首先,“质”就是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两个基本评价指标: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是否建立及标准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公共文化服务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共性”特征的彰显,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具有相同的机会享受到均等化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即对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产品、服务管理、服务保障等一整套数据化的、程序化的制度安排。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所依托文化资源本身的质量水平。文化资源的质量水平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起点高低,一味采取“移植嫁接”“复制模仿”等“拿来主义”方法制造出的文化绝非是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要的,盲目采用“迎合市场”“讨好资本”等“商业本位主义”方法生产出的文化也与公共文化服务本质内涵相冲突,真正能够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资源,应是能体现民族文化基因、彰显国家精神和时代价值、具备广泛参与性的,正如习近平所言可以“活起来”“传播出去”“推广开来”“弘扬起来”[1]161的优秀文化。
其次,“时”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适时”。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建构的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卖方市场”,除了不断整合文化资源、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推进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之外,探索以服务来助推“买方市场”文化权利意识的觉醒,培育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性认知和热情参与的能力素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适时完善的核心考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应当与民众文化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文化权利保障的落实是同步的,体系完善在时间上若过分落后于后两者的时间底线,便会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任危机。事实上,国家层面也已清晰意识到以法的形式来解决这种信任危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9],便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律制度与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决心与意志。
最后,“度”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适度”。公共文化服务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要来推进,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也有着层次差别。若简单地以“一刀切”方法,使蛮劲、求速度地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就容易造成政策上的“水土不服”与资源上的“分配不均”,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上的“过犹不及”。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治国理政的辩证统筹方法,他提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10]。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也需要娴熟运用这种辩证统筹方法,要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同文化需求进行统筹,突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应是满足农村地区、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状况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弱势群体等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向民众推出迫切需要、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和民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文化项目,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域、全员、全程基本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特色精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等,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广、更深、更灵活地惠及普通民众,建设人人共享的精神文化家园。
文化如何成为一项产业、实现自我产业化增益,以及文化如何增益其他产业发展、为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是文化强国新战略的关注重点。文化之所以能够与产业结合,且作为产业化社会生产的“软实力”与“巧实力”而存在,是文化自身的要素禀赋使然,因为它有助于从精神层面挖掘劳动者的生产潜能,从关系层面协调社会生产分工,从功能层面链接不同产业特长优势,从价值层面赋予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1]而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程度便是当前衡量文化兴盛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在产业化浪潮席卷社会方方面面之时,也出现了一些文化乱象,诸如:一些宝贵文化资源被产业滥用或乱用,过度强调资本盈利运作而忽视文化质量的提升,某些与客观历史事实、核心价值观等相左甚至相悖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某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在文化资源储备、文化方案创意、文化金融投资等并不完备条件下强拽文化项目上马,低水平、重复性、纯概念噱头的文化项目躁动式发展等等,这些与“文以兴业”的目标背道而驰。
这些文化乱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没有使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并形成合力,过度相信了市场在文化领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没有真正厘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下,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市场失灵或疲软时的调控管理作用间的相辅相成格局。习近平指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这其实就是再次重申政府作用,以体制与机制的完善破除文化与产业结合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凸显文化对于产业增益的正确导向与科学原则,探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有机统一的文化应然发展道路。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塑造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规则意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化水平还较低,文化资源的商品化挖掘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国外成熟文化生产模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成长进步空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要的事情,乃是通过引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做大文化产业的“蛋糕”。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经济发展“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8]152,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做大文化产业的“蛋糕”才可避免“华而不实”。那么该如何创新呢?关键是要把握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规则意识。也就是说,创新绝对不是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在遵循一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性创新,把创新视为是提升文化产业化质量的核心驱动要素。诸如:要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统筹协调的规则,文化产业化进程既需要抓住创新这个发展第一动力,也需要从总体上看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的重要作用,五位一体、相互贯通的理念规则才可为文化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当然,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规则意识不只包括这一类,法制规则意识、市场规则意识、金融货币规则意识、技术规则意识、管理规则意识等也都可纳入其中,它们都为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做好了“底线”铺垫。只要树立这些规则意识守住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的底线,文化产业化种种乱象的彻底有效解决也仅是时间问题。
其二,强调文化对于产业经济增益与社会增益的结合。文化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担当,尽管市场经济效益是决定文化产业化具体发展形态的重要杠杆,但文化毕竟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化、道德规劝、价值引导等责任,不能将文化目标简单定义为产业经济增益,更不能把文化视作“市场的奴隶”[3]。在习近平文化强国新战略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应当把握好两对基本关系,这便是“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做到“导向不改”与“阵地不丢”。从根本上说,产业属性与经济效益反映出的是在市场中文化变现的重要性。当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确实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资本与市场所提供的文化市场价值化的通道,完全追求“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化形态将直接制约文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效益反映出的则是文化社会价值化的迫切性,这种迫切性是基于诸如社会道德滑坡、价值失范、文化杂芜、底线丧失、享乐主义盛行、极端个人主义蔓延等种种乱象而提出的,故文化产业增益必须要把社会增益放在首位。当然,无论经济增益与社会增益如何结合,有一条重要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这条原则便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文化的产业增益最强大动力来源于文化的创造与革新,只有基于文化主体的确证、文化思路的创新、文化作品的优化、文化精神的复位,文化兴业才不会沦落为一个虚假命题。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15-10-15(02).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J].求是,2016,(9).
[5]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01).
[6]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01).
[7]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6-02-20(01).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9]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6-12/25/content_5152764.htm.2017-07-21.
[10]李德顺.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N].人民日报,2016-07-09(07).
[11]新华社.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01).
[12]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 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4-03-01(01).
(责任编辑:李 平)
Four Dimensions on Xi Jinping’s New Strategy of Building a Culturally Strong Country
ZHANG Wei-liang,HU Wen-gen
(College of Marxism,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Hunan,China)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its center has drawn up a series of new strategies of building a culturally strong country,focusing on the key issue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These strategies,by cultivating people,expressing opinions,benefiting the public and promoting cause with culture,aim to rebuild the Chinese cultural blood,innovat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ultural development,expand the public space of cultural services and build the basic operation rules of culture market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Xi Jinping;culturally strong country;the new strategies;four dimensions
D616
A
1671-0304(2017)05-0007-06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1020.1323.004.html
2017-07-08 [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13: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途径研究”(15BKS101);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研究重大项目“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语境、逻辑与路径研究”(2016ZDAM05)。
张卫良,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胡文根,男,江西高安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