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兰*,王建华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梁志兰*,王建华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月~7月我科的发病在4.5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经确诊后立即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严密观察,对并发症进行积极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溶栓患者,溶栓后2 h,有效17例,占85%,无效3例,占15%。出院时,7例基本痊愈,无后遗症,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加强溶栓治疗期间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阿替普酶;脑卒中;并发症;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 h以上[1]。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脑卒中患者的85%[2]。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4.5 h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其急性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4]。然而,阿替普酶溶栓后易发生出血、再灌注脑损伤以及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7月我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68+8.9)岁。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确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5]。入选标准:发病时间≤4.5 h,血压<180/100 mmHg,NIHSS评分≥4分,卒中症状持续>30 min,脑CT排除脑出血且无与本次病变相关的责任病灶,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选用阿替普酶(爱通立)50 mg/支,遵医嘱先用阿替普酶5 mg加生理盐水10 mL,1 min内静脉注射,其余45 mg加生理盐水50 mL用注射泵静脉泵入1 h,24 h后进行头颅CT复查,24 h内不使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1.3 评定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治疗后按缺损分值的减少判断疗效[6]。
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 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有效17例,占85%;无效3例,占15%。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定,基本痊愈7例,无后遗症,有效12例,无效1例。
3.1 心理干预
患者起病较急,症状严重,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心率和血压,护士应安抚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并发症的干预
3.2.1 出血的干预
3.2.1.1 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溶栓后继发性脑出血多发生在48 h之内,防止颅内出血的重要措施是控制血压,血压过高容易导致脑出血,血压过低,易引起保脑供血不足。阿替普酶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2 h内,每15 min测量1次血压,6 h内每30 min测量一次,然后每小时一次直至治疗后24 h。如果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5 mmHg,要提高测血压的频率,并遵医嘱给予降压药。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脉搏变慢,呼吸深长,血压升高等,提示脑出血可能,应立即通知大夫紧急处理。本组20例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
3.2.1.2 系统性出血
皮肤粘膜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牙龈、消化道等部位是否有出血倾向,出血一般发生在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任何护理操作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粘膜,避免动脉穿刺,避免血压袖带长时间加压,延长穿刺点按压时间,24 h内禁止留置胃管、尿管等。一旦发生牙龈出血、鼻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立即用止血钳夹棉球按压止血,做好口腔护理,发生消化道出血,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本组并发牙龈出血2例,2例采血处出血,经对症处理,出血得到控制,未发生严重后果。
3.2.2 再灌注脑损伤的干预
闭塞的血管经溶栓治疗再通后,脑缺血损伤可进一步加重,出现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脑出血、神经血管损伤及神经元死亡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护士应密切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如发现患者意识水平加重,频繁呕吐,心率减慢、血压升高,一侧瞳孔散大,提示脑水肿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判断再灌注损伤程度,做好抢救准备。本组20例患者均未发生再灌注脑损伤。
3.2.3 血管再闭塞的干预
血管再闭塞的原因可能与溶栓后破碎栓子、斑块随血流移位栓塞远端的血管及局部的血栓再形成有关[8]。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肌力恢复,随及又出现意识障碍和肌力下降。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肌力和语言的变化,每15 min记录一次,用药6 h内患者出现意识、语言、肌力较前加重,提示有发生溶栓再闭塞的可能,应通知医师处理。本组3例患者发生血管再闭塞,均及时发现,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阿替普酶对纤溶酶原亲和力强,能够避免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具有特异性局部溶栓作用,对全身纤溶作用不明显,因而整个凝血系统的系统性作用轻微,很少引起出血[9]。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并发症,只要护士加强溶栓治疗期间的观察,准确及时的作好护理记录,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给予护理干预,及时配合大夫紧急处理,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1] 尤黎明,五 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54
[2] Lloyd-Jones D,Adams RJ,Brown TM,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0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10.121(7):e46-e215.
[3] 鞠 青,郭存兰,巩宪霞.社区健康管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456-458.
[4] 腾旭升,程谦涛.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54-57,60.
[5] 覃尚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51-252.
[6] 孙维梅.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溶栓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3,下旬刊:35-36.
[7] 夏 强,钱令波.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6):551-558.
[8] 乔潜林,周 石,王学建,等.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致靶血管早期再闭塞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5):364-367.
[9] 符俊骐,史克珊,夏 鹰.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78-7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1.046.02
梁志兰,Email:sxfylz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