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文
(北京语言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083)
·哲学研究·
警惕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王晓文
(北京语言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083)
历史虚无主义以研究现代化为名,推销“历史终结论”、“全盘西化”、“价值中立”论。现代化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有:严重破坏正常的现代化研究,削弱了现代化研究的主线;用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党的历史,破坏党的执政基础;将中国近现代史替换为现代化史,瓦解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现代化,以科学理论研究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阶段性目标;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指导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研究;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唯物史观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重要词汇之一。围绕现代化建设,学术界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现代化也相应成为热门话题。作为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我们应如何吸收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力争以较快速度、较少代价实现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但是,在现代化研究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历史虚无主义。一些人打着现代化研究的旗号,推销“历史终结论”、“全盘西化”。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进行学术包装,试图用“现代化”全面代替唯物史观。这种比较隐蔽的历史虚无主义经过学术包装,对广大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有一定的迷惑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坚决维护历史唯物主义的权威。
历史虚无主义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虚无”,而是身披各种各样的“理论”外衣。现代化的过程性、目标性和西方先验性等特点,使其极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想包装。历史虚无主义的几点重要主张都在现代化研究中有所体现。
(一)“历史终结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爆发式增长。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5页。。以英国为首,西欧国家利用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到现在,少数发达国家仍然遥遥领先于世界。一百多年来,其他国家和地区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现代化所造就的西方的工业体系、政治制度、社会文明,被很多人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结”。由此,一些人借此抛出诸如“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范式”等概念,实际上就是将实现现代化视为终极目标,成为历史的“终结”。例如,有人提出,将近代中国革命的目标定义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个宏观视野上的转变,就是说要获得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现代化’”*尹保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还有人直接将历史终结论与现代化直接联系起来,明确提出“现代化”或“现代性”就是历史的终结,认为,历史终结论与其他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相比,“不是以另一个历史空间为参照系来批评和否定现实世界的事物,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参照系与评判标准”,是“对神学和其他各种否定人的现实性的学说的抛弃,标志着人类的成熟”*尹保云:《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历史定位》,《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严格来讲,人类历史存在且仅仅存在两大直接对立的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其他各种各样被称为“史观”的概念,诸如英雄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都是上述两种史观的不同表现。现代化尽管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绝对无法上升为“史观”。部分现代化研究者将现代化视为近现代史甚至是人类历史的主题,实质上是借此推销“历史终结论”,将当前极少数发达国家的现状视为人类发展的“终结”。
(二)“全盘西化”论
现代化理论的兴起一度伴随着浓重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西欧是现代化的源头,现代化浪潮也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而席卷全世界。马克思曾经说过,“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毋庸讳言,现代化有着明显的借鉴性特征。落后国家无形中会把发达国家当成学习的对象。最初的现代化理论也认为,非西方的社会文明、政治制度无法产生工业化所需的内部环境,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引进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尽管一些非西方国家在二战以后取得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让人们对西方中心论产生了怀疑。但是,国内仍然有不少人支持“全盘西化”,尤其是在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方面。其中尤以一些现代化研究者较为突出。尹保云在《要反对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一文中,将“现代性的一致性”归纳为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制度”,认为“启蒙思想”是“自由民主制度”的起源,是唯一正确的历史观,并据此认为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启蒙的思想路线,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了”*尹保云:《要警惕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炎黄春秋》2014年第5期。。从本质上讲,类似观点仍然不脱离“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他们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论证“全盘西化”的正当性与必然性,甚至将现代化产生的根源(主要是思想根源)上溯至中世纪甚至古希腊时期。这恐怕不是简单的学术研究,而是对“全盘西化”不遗余力的鼓吹。
(三)“价值中立”和超阶级性
现代化理论起源于西方,它极少触及到社会性质的内容,不关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在分析苏联等国的现代化时,西方学者尽管予以一定程度的肯定,但却将这些国家的政体定义为“极权”或“威权”。国内现代化研究的开创者罗荣渠将现代化定义为:“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中西方学者都把现代化的核心提炼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很明显,这是生产力层面的变化。这就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现代化呈现出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强调“价值中立判断”,回避生产关系,以掩盖深刻的阶级矛盾,并且将现代化视为一个抽象的、无阶级差别的、普适性的概念。例如,有人提出,“现代化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社会所经历的最为深刻、全面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李学智:《关于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若干认识》,《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6期。,“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现代化范式’完全可以将革命史的内容包含其中。‘现代化范式’或能比‘革命史范式’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实际情况”*李学智:《关于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若干认识》,《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6期。。也就是说,在“价值中立”的旗号下,生产力发展了,就不必关心生产关系的性质,更不用提尖锐的阶级对立。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对旧的社会制度的颠覆。革命所造就的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划分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但如果从上述观点出发,现代化不仅高于革命,而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生产关系的巨大差别和阶级矛盾,被有意忽略掉了。
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相比,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更具隐蔽性。两者的区别是,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史往往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否定革命,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甚至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即以革命为主流的历史“虚无”掉了。而现代化研究背后的历史虚无主义则不同,它对近现代史不是彻底“虚无”,而是撕裂,是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其危害不容忽视。
(一)严重破坏正常的现代化研究,削弱了现代化研究中的主线
我国的现代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研究的开创者如罗荣渠等,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总结了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的努力中所形成的实践经验,在研究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主线。这条主线也大大推动了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现代化”、“现代性”等词汇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使用频率不断上升,现代化由此成为一门显学。但历史虚无主义的渗入给现代化研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严重背离了现代化研究的历史任务。现代化研究应当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在研究现代化问题时,既要看到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性特征,更要看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特殊性。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过多甚至完全强调现代化的共性,进而将西方的经验当作普适价值,最终导致现代化研究成为推行“历史终结论”和“全盘西化”的工具。其次,严重误解了现代化研究的方法和对象。近代以来,外来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刺激是推动现代化的外因,是次要因素;国内的生产力发展,以及有识之士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奋斗,是现代化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应该将重心放在当时背景下的具体国情,辅以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历史虚无主义在这方面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无视时代的变化和中国的特殊国情,盲目套用西方经验。用这样的方法,自然会颠倒研究对象,将西方经验、西方因素等次要角色奉为圭臬。
不可否认,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历史虚无主义正是抓住了现代化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歪曲了现代化历史的主要发展脉络。例如:在所谓现代化视角下,“虽然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中国的现代化有西方入侵的功劳,但是西方的入侵客观上使中国社会有了转化和发展的可能”*赵萍丽:《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时序错位》,《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还有诸如:清末的立宪运动是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而辛亥革命则是救亡压倒了启蒙,打断了君主立宪的进程,等等。近年来兴起的“民国热”,就是由历史虚无主义者有选择性地摘取民国时期孤立的历史场景而推动产生的。例如,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高规格待遇和学术气氛,被视为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打乱了国民党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计划;等等。上述观点隐藏在现代化研究之中,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进行歪曲解读,从而得出颠覆性结论,给相关领域造成了严重混乱。
(二)用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党的历史,破坏党的执政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不应忽视现代化研究对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支持作用,尤其是为执政党调整政策、避免走其他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误等,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主义现代化也面临着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执政党建设等许多新的问题。意识到现代化理论能够对执政党发挥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企图借助现代化研究,兜售非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党的根本属性在于其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但是,当前国内学术界有一种倾向,有学者总是喜欢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例如,有学者引用西方政治学的“国家建设”概念,来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层面,并以此解释我国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并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期分别用“理想主义”和“发展主义”来概括,而“发展主义”带来了“绩效合法性”,并且“使中国的国家建设回归到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之中”*张海柱、宋佳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新中国国家建设取向的历史考察》,《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还有学者用所谓“中轴理论”来解释改革开放前后,认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社会规范是“从伦理本位到契约本位”*郭现军:《理性的回归: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审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显而易见,将此类西方政治学理论引入国内,目的是引发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另类思考。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代化理论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需要权威统治者来集中资源启动工业化。据此,一些学者将我国的政治制度总结为“协商式威权主义”*赵娜、孟庆波:《民间社团的发展:协商式威权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3期。。还有学者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可以看作是从苏联模式向威权主义转变。对照前面指出的经典威权主义的特征,我们能够找到不少相似的东西。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尹保云:《威权主义的历史意义》,《炎黄春秋》2012年第5期。这种提法尽管无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但也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它表面上也在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提供理论基础。另外,还有学者用所谓“社会契约论”中的权利让渡理论来解释国家、政府、政党的行程,并用此来阐释中国共产党建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原因*彭正波:《权力让渡的政治学分析——社会契约论的逻辑审视与现代启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从长远来看,这些观点抹杀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将中国共产党塑造为典型的实用主义政党,将党的历史使命限定在集中资源启动现代化,对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避而不谈,将共产主义理想束之高阁。
(三)将中国近现代史替换为现代化史,瓦解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
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重估、否定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任务,以碎片化的历史研究,貌似客观的态度,割裂了近现代史的内在联系,孤立地看待具体问题。这一方面掩盖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流和脉络,另一方面,也为臆造“现代化史观”创造了条件。
在一些人看来,推行“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范式”所遇到的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就是唯物史观。他们不敢公开否定唯物史观,就先提出“革命史观”的概念,将建国以来的近现代史研究和教学视为“革命史观”的产物,用双方的比较来凸显“革命史观”以偏概全,进而论证“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范式”的科学性。孙小著宣称,“要走出将革命史观等同于唯物史观的误区……搞历史的人自认为自己不仅是当年的革命者的后代或革命事业的传承者,而且将革命者当年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视为最佳的理想选择,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礼赞革命行动、颂扬革命精神”*孙小著:《革命史观不等于唯物史观》,《社会科学报》2002年6月13日,第004版。。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在现代化研究伪装下对历史的重新评价,尽管表面上是对个别历史事件进行孤立地剖析,造成的后果却是对历史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的否定。长期受这些观点影响,就会形成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错误认识。更有甚者,还有人主张用所谓“现代化史观”来指导中小学历史教学*孔庆英:《现代化史观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历史研究与教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塑造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恐有瓦解之虞。
“现代化史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冲击突出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划分上。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即社会经济形态来划分历史阶段。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就是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并存的精准概括。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出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在这一深刻的社会矛盾中,又根据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阶级力量的变化来划分不同时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这种划分无疑体现了近代以来深刻的历史发展。但是,一些人以所谓“现代化模式”转换为依据来划分历史阶段。在近代史领域,最突出的是将19世纪中叶开始的洋务运动视为现代化的开端,中国从此走上现代化的探索,而无视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张礼恒:《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以洋务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在中共党史领域,最突出的是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进行割裂,认为改革开放是一次现代化“质转”*张学涛、姚润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实践范式的质转》,《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1期。,是“从偏离到回归”、“理性的回归”*郭现军:《理性的回归: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审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这严重歪曲了史实,与唯物史观完全相悖。
关于现代化的涵义目前并没有达成共识。如前文所述,现代化笼统地指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当前和未来时代的根本立足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背离。因此,研究现代化,必须将其放到社会主义这一本质之下,应当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
(一)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阶段性目标
“现代化”一词在党的文件中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始终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可以说,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本质规定。抛开社会主义谈论现代化,无异于舍本逐末。
首先,从历史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并非人类发展的坦途。我们不必否认,西方国家是现代化的开拓者。但是,西式现代化道路,是利用工业革命所创造的领先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殖民地,靠掠夺和剥削为其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支持,进而实现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仍领先于世界。这种现代化模式是靠牺牲落后国家的利益来维系的,只被少数国家所“享有”。自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本质没有变化,只是剥削和掠夺的形式有所不同。西方国家令人炫目的科技发明、优厚的社会福利,它掩盖不了世界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刻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其次,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看,资本主义是落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桎梏。尽管在20世纪绝大多数国家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尤其是二战以后,真正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国家少之又少。这是由当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造成的。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仍然由西方国家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军事等优势,长期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民族解放运动使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但是,由于落后国家普遍复制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地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依附地位,无法独立实现工业化。同时,落后国家引进的西方政治制度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一些国家甚至陷入长期混乱与停滞。
最后,展望未来,社会主义代表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21世纪之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世界经济遭遇重创,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在历次危机当中,我国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再次陷入困境,发达国家遭遇重创,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低迷。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成为经济复苏的引擎。面对危机,中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一度遭遇挫折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正在迎来回升与复兴。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生产力总是同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共同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如果离开一定的社会制度抽象地讨论现代化,必然会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潭。邓小平明确指出,“对于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有些人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样,关系就大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前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阶段、一个部分,同时,现代化也为过渡到共产主义提供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符合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以资本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22页。。这种惨痛的教训也深深地烙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近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尝试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尝试过资产阶级建国方案,都不尽如人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历经坎坷,终于走上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是很多西方人士始料未及的。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正值苏东剧变之际,很多人据此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无法持续。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现代化进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目光,甚至出现了“中国模式”的提法。福山尽管仍然没有放弃“历史终结论”,但也对“中国模式”赞赏有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毋庸置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尚未实现,很多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但实践证明,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指导思想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高新科技发明在国家和市场层面有着深厚的推动力,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不断深化,国民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中国正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我们目标明确、路线清晰,在发展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辩证统一。这一伟大的事业,足以阐释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
同时,在世界经济疲软、危机频发的当今,西式现代化正逐渐失去吸引力,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现代化的出路在哪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只能根据自身国情不断探索,任何国家的成功样板都不可能完全复制到其他国家。但是,历史发展也有其规律性,西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它正在走向失败。而社会主义正在展现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前景。当然,未来的社会主义不是苏联式的,更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能靠各国人民的探索。
“历史终结论”遭到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冲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彻底摒弃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克服了苏联模式和教条主义的负面影响。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根据中国国情而不断探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研究现代化,绝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盘复制,而是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从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辩证地分析、吸取西方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主要是技术性的,例如,研究工业化规律、研究市场经济规律、研究西方国家先进管理科学,等等。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指导现代化研究
研究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是研究者的责任。利用现代化研究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得到深刻的揭露与谴责。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含糊,必须正本清源。研究现代化,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研究现代化需要清晰地辨明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历史虚无主义者惯用的手法就是将西方诸如“契约精神”、“独立思想”、“启蒙思想”等非生产力层面的东西视为历史发展的动力,由此就彻底否定非西方文明具有现代因素,进而彻底否定中国自我探索的道路。那么,非西方国家在近代以前是否存在现代化的潜在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社会风俗习惯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当然,历史发展阶段的演进同样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征,封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并不一定首先进入资本主义。例如,中国早在宋朝就建立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国际贸易,却在以后长时间内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桎梏。但是,如果据此否认中国存在现代社会的因素,甚至将殖民入侵视为中国开启现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完全错误的。尽管生产力发展一时难以冲破旧的生产关系,但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却没有停滞。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深耕技术、肥料施用、品种选育水平都前所未有,作物结构出现很大变化,人口也增长到史上最高,产生了大量城市手工业者。可以说,即使没有殖民入侵,资本主义也会在中国不断发展,殖民入侵只会客观上加速或者延缓这一进程。马克斯·韦伯也认为,“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企业——即便已具备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核算制度——在现存的经济文献里,在我们已知的文明国家中都是存在着的”*[德]马克斯·韦伯著、沈海霞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页。。
因此必须明确,文明的差异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关系的变迁则必然发生。用西方现代化的“成功”来否定中华文明,是经验主义的错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克服简单的二分法,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正视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制“全盘西化”、“启蒙思想”的腐蚀。
当前,各种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充斥于现代化研究领域,很多学者言必称西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只能诉诸于其他话语;二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而故意为之。这种现象的危害是极大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不是并行不悖的关系。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历史、分析问题,得出的只能是唯心主义的结论,最终都会指向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将唯心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应用于近现代史研究,迷惑性更强。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保持足够的清醒。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决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责任编辑:刘要停)
2017-01-20
王晓文,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马克思主义。
D641
A
1003-4145[2017]03-01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