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2.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责任与担当:高校民俗类课程教学的反思
崔家田
(1.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2.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高校民俗类课程应该进行以“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关涉人心”的课程改革,勇于介入生活与现实,以改变以往知识化的照本宣科或者猎奇消遣的课程定位,实现由“消遣”到“反思”的定位转变,并以智识性为追求,构建全新的体系框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参与体验型课堂,以增进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与关注,承担起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应有职责。
民俗教育;公共文化建设;生活世界;高校
民俗是公共文化教育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民俗教育是培养民众对于本国、本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和重要性自然不容轻忽。[1]在高校开设民俗类相关课程,也是高校主动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积极培育顶天接地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以及努力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在高校民俗类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将课程做到启发学生的心智与培养学生民俗文化情感,以及相应的分析辨别能力相统一,且又符合大学课程知识体系要求、民俗本位、具备相应的深度,方式灵活,课堂灵动,学生深度参与,实际上并非易事。换言之,如何能将通俗易懂而又似人人皆知的常识性民俗相关内容做到“易”又有趣,实际上是每一位民俗教育从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而,我们应该在明晰民俗类课程内蕴的社会能量和公共责任基础上,立足实际并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勇于担当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推动民俗教育进一步深入发展。围绕上述目标,笔者近年来做了一点探索,下面尝试将自己的一得之见略作爬梳,以供各方参考。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民俗类课程因其所谓“有趣”而引致不少同学选取此课,选课者也多抱着一定或既定的心理期待与设想投入到此课程的学习之中。但是选课者抱有的设想却不一定是那么“正确”并符合民俗本位的课程要求。在开课初期,笔者在第一讲的课堂上都会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本门课程的期待、设想与建议,但之后即发现这样的信息征求活动实际上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是后边课程内容如果与其所想不一,可能会产生用脚投票行为;二是使学生倾向过度影响课程内容设置也有诸多不良后果。因为学生不知道或者很少知道课程应有的体系架构与设课程目的。因而,之后即改变交流方式,按照设课目的以引导方式对之加以回应。
从对学生的观察与相互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期待与兴奋点较多集中在少数民族风情、历史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部分“好玩”内容的讲解与传授上,对于民俗的本质、功用以及现实社会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造则较少关心。民俗类课程事实上多是被学生作为一种消遣性质的活动来参加的。既然是定位为消遣,一些同学所具有的敷衍行为与“猎奇心态”也就在所难免。课堂上,虽屡屡提示与要求课程作业应认真书写,但复制粘贴现象仍多有发生,而其身边的民俗文化却没能潜心挖掘出来;“猎奇心态”更是学习民俗本位的民俗课程时应该调整的,因为这种心态不仅会阻碍学生深入到生活中间去认识真正的民俗与民俗的真实,更会使学生强化本已形成的对民俗的刻板印象。不少自谓正确、先进的学生更会以现代性的知识架构为评判标准,做一些自以为是的评判与理解,甚至理所当然的支持并参与一些“使(民俗)先进”的武断社会工程,深层次地毁坏民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这样的结果显然严重偏离民俗课程的智识传授与情感化育并重的应有目标。
因而,针对上述学生实际心态,极有必要对之进行有力反转,颠覆性的“亮剑”,阐明民俗课程的设置目的及实际功用,以免学生继续固守己见、以讹传讹、自以为是。经过探索,笔者特意将民俗课程前两讲做了针对性设计。从司空见惯的身边琐事出发,以思考题的方式引出对民俗文化的现象与本质的正确理解,通过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体悟与严密的逻辑分析让学生“心悦诚服”,并彰显出其惯常理解的偏颇之处,让民俗从所谓的“传统”与“奇风异俗”或课本知识,重新走进其应在的现实与真正的生活,展示出民俗与民俗课程具有的真正魅力与功力。在第二讲中进一步从正面深入解答民俗课程的本质与目的,从民俗课程的研究对象、学习态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阐释课程的设置目的及其定位,努力扭转学生对课程的消遣定位。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效果颇为明显。不少选课同学即被别具一格的破题与定位所吸引,事后谈及颇感有获。这种用知识本身内蕴的心智魅力吸引学生,以教师反思性讲授影响学生的认知态度,以智识参与社会的课程品格,显然有利培养学生正确的民俗认知、良好的分析能力与确当的生活态度,助益学生的成长。
在许多相关课程中,民俗多被作为一种既定的知识进行传授,但是民俗更多的时候却是智慧,一种生存、生活的智慧,是智识性的,而不单纯是知识。它所进行的也主要是一种智慧的教育,它是各种“科学主义”“消费主义”理念的解毒剂。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民俗内容时更为深入地阐释其智识性的层面,并对“知识化”的处理进行改进或摒弃,将对知识的传授引向智识的启发与培养。因而,如何凸显民俗课程特色、独特功用及与其他课程相区别,构建合适的教学框架,就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但这也非易事。就现有情况来看,一方面,民俗本身包罗万象,内容宏富,面广而杂,点(琐)碎而乱。衣食住行、天文地理皆括其内,单一知识背景实难驾驭;另一方面,因民俗内容宏富,知识体系构建也不免庞杂多样。民俗相关材料虽汗牛充栋,但想找出适宜的材料亦颇具难度。[2]就现阶段而言,各高校民俗类课程的讲授大致以两种方式为框架进行处理:分部类与分区域,但是二者皆有所限:分部类有割裂之嫌,分区域则有与其他课程重复之嫌。部分民俗类课程内容选取甚至是以商务活动需求为标准,而以非民众生活为本位对民俗内容进行功利性选取。在这种情况下,民俗就被异化成了一种纯粹的客体化物品,而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主观性能量。经过多年实践与不断反思,笔者决定按照反思性的课程定位选取课程内容。民俗课程内容选取以紧密结合生活为原则,以智识性为追求,精挑细选,动态更新,努力回应民俗文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以期本真性的呈现民众民俗的真实生活样貌,坚决摒弃并纠正学生以及涉俗相关课程矮化、深化、资源化、学术化、艺术化的民俗处理观念与方式。比如,结合当前社会转型期师生关系“失范”现象严重的状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今日师生关系与传统师徒关系的异同,既有力地回应了社会现实,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极好的道德教育。
高校现有课程传授的多是知识,而不是人生智慧,因而它很难解决个体面临的各种人生问题,而民俗文化却恰恰可以承担这一任务。民俗课程应该主动且勇于承担起应有的育人责任,努力用植根于生活的民俗力量化解各种“科学主义”“消费主义”等现代性理念对个体生活的困扰。[3]在民俗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即可努力透过各地不同的民众生活样态与方式,引导学生智识性的反思今日社会中各种生活理念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明了文化的相对性,进而开阔学生视野,解放学生心态。[4]通过民俗教育使其不能滥用各种所谓现代科学与先进的理论来切割当下民众的真实生活,而是应该能够反思性、批判性地看待日常生活,彻底摒弃各种变味的规划心态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与毁坏,并对之保持相应的警惕。让他们尊重与理解民众自我发展变化的逻辑与理念,不是强加或者误读,能够知性的对待民俗文化与民众,将他们作为一个有灵性的、具有情感观念与自我行事逻辑的人,而不仅仅是负载民俗的物。通过学习使学生拥有一种既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也不沉迷于拒绝进化的古董心态或激进改造的心态,而是保有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对其他文化应有的同情理解。
这种立足于生活来传授的民俗内容,既有功能论的分析、历史源流的解读,也有民俗生活意义的观察、体悟与阐释的社会学风格及人类学意蕴兼具的民俗学,更加适合今日的学生与校园文化的实际。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将民俗还诸于真正的生活,真正遵循了民俗文化的生态性原则,将消遣式的、高高在上毫无同情理解,无从乃至根本就不关涉当地民众生活实情的抽离式欣赏转向深入生活之底。[5]从实求知的寻觅、感知与反思,自然也会练就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培育学生能够排除各种先验理念以及刻板印象而进行体验感知的心灵。这种源自日常生活实践的智慧似乎要比各种源自经典但又五花八门的国学更接地气,也更切实有效,真切自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因而,我们应当适度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潜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实行师生互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研讨式教学,建构开放性、参与体验型课堂。
鉴于此,笔者在课程教学中即积极搭建师生互动参与平台,按专题分组准备内容,努力构建新型课堂。[6]整个活动按照“积极动员,深度参与,明确要求,加强指导,答疑解惑,质询探究,及时总结,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的具体要求有序进行,而分组准备、课堂报告、合作探究是其主要环节。在教改活动中,以“自由分组与强制参与相结合,自由报告与强制报告相结合,自由发言与强制发言相结合”的方针进行分组与发言。在准备过程中,教师除应学生要求随时参与“原则性”的指导(具体包括查阅资料的名目与方法、内容的选取标准、课件的制作、报告注意事项等等)外,在学生准备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还要实施阶段性的“纠偏补漏”式督促检查工作,指导学生做好相应的调整、改进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内容恰当例证,延展范围引领讨论,深化学生认识。这样既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完整,避免了学生选取内容可能产生的偏颇以及报告的低效率,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知识传承方式的变革。这样几年下来,颇受学生欢迎,实践效果颇佳。在这之中,“动员参与”“明确要求”及“严格要求”是关键,尤其是后两者。就参与而言,今日学生的表达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基本上不用怎么动员都愿意参与。但是愿意或积极参与是一回事,参与好则是另外一回事。要想参与好,学生报告质量高,不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就必须做出明确而又严格的规定,并及时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
就学生报告要求而言,内容准备方面是“限度性参与”——开放而不是完全放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放的程度有所伸缩,但开放的原则则一直坚持。参与的程度和层次都有明确的设计和筹划。相关内容必须在给定的框架内以标志性民俗为统领进行内容的详略选取与安排。内容准备做到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有点无面无以窥全貌,有面无点无以谈深入。只有这样才可以既立足于具体的民俗,又能超越于具体的民俗,通过一致标目的比较体现出文化的共性;在内容安排上则要求层次清晰,逻辑关系明确单一。故而,采取教师定大致框架、学生找材料、教师随时纠偏的做法,以免低水平报告的出现。教师在学生上台报告之前必须对学生报告进行审核把关,通过后才能上台报告。就对报告人员的要求而言,则要求其要对所报告内容做到熟、透、化,烂熟于胸,并要求处理好报告技巧和报告内容的关系。过于关注报告技巧而不关注内容深度,只能是徒有其表、不负责任;过于关注内容深度而不关注报告技巧,报告沉闷呆滞是自恋自大、自我封杀。学生报告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点评,不足之处及时补充。在各组学生报告结束以后,更要及时总结经验,阐述心得,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另外,在学生报告时段,要更加严格的进行考勤,以便使每一个人都受到相应的教育,获得应有的收获。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并没有推脱自己的责任只是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加隐化、幕后化,更具服务性质,这反倒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准备大量材料,查阅更多东西,增加了阅读量与阅读面,实现了自我加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促使教师进一步端正教学态度,坚定了教学改革的信心。通过一系列变革,课程改革的思路更加明晰,课程内容安排也更加明确(日益贴近社会现实以及学生实际),方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得心应手。这种开放体验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贯彻了素质教育方针,着力于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技能,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改善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情感。
在考核上,课程则按照注重实效、灵活多样的基本原则,依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与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努力通过学习与考核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对作业以及学生的专题报告、成绩评定都形成了一套极有针对性的要求。针对学生瞎拼乱凑写作业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作业主要围绕既定专题进行,以期避免作业主题自由选取时书写范围漫无边际的乱象,而且侧重要求学生作业围绕家乡民俗与生活所见实事求是而写,而不应抄袭拼凑。对作业进行“限制范围,提供主题,统一规范(但体裁可多样),实事求是”的改革。在这之中,限制、规范是形式要求,最重要的是落实到“实事求是”,让学生真正写出想写或应写的东西来。针对学生的分组报告,则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教师制定的标准由各组学生人员进行打分评比,以带动各组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在计算学生成绩时,各个小组的表现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另外,出勤、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课堂发言与表现也作为成绩判定的重要依据,构建起一个开放性的评判体系,积极推动学生由刻板记忆向参与、反思转变。
在高校开展民俗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民俗学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未来合格社会公民的需要。[7]因此,作为一门能够启发学生生活智慧、维系国家民族文化认同与消解现代性知识局限之毒的民俗课程应该得到更为积极的重视与支持,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加强并提升民俗类课程的地位。开设相关民俗课程不仅可以改变校园文化生态,改善校园文化结构,而且有助于我们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化解新时期学生的“娱乐化生存”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年轻一代对其容受。因而,我们有必要转变相应理念,勇敢地树起求智(慧)育人的大旗,教会学生智慧地生存,自觉定位并承担起民俗教育内蕴的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和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应有职责。
[1]万建中.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5(5):7-13.
[2]施爱东.“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J].西北民族研究,2004(1):160-172.
[3]董晓萍.当代民俗文化的“新精神性”建设[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3-130.
[4]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J].民俗研究,2010(1):5-16.
[5]刘铁梁.感受生活的民俗学[J].民俗研究,2011(2):21-27.
[6]郭汉民.走向创新教育:“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高丙中.民间、人民、公民:民俗学与现代中国的关键范畴[J].西北民族研究,2015(2):145-153.
Abstract:The folklore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form.It should face the reality and life,and concern the heart.Through intervening bravely in life and reality,we can change the previous knowledge of script or adventure-and-recreation-seeking course orientation,implement the change of Course orientation from entertainment to reflection.Then we should enhanc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 to the “world of life”,and assume the proper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Folk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life world; recreation; reflectiv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责任编辑:魏霄)
ObligationandResponsibility:ReflectionsontheInstructionofFolkloreCurriculum
CUI Jiatian
(HenanResearchCenterforpublicCulture,LuoyangNormalUniversity,Luoyang471934,China)
G652.3
A
1008-7699(2017)04-0112-05
2016-03-16
洛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5-xjjg-056)
崔家田(1979—),男,河南宁陵人,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