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炳松,叶华容,江贤洋,李新艳
(华润武钢总医院超声科,湖北 武汉 438600)
乳腺肿物是女性多发的乳腺疾病之一,多发于育龄期女性。二维超声检查是辅助诊断乳腺肿物的常规方式,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病变的结构,更有利于诊断[1]。为此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方法,并对本方法的检查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详情如下。
现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乳腺肿物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良性设定为对照组、将恶性设定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4.1±1.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5±1.2)岁,在我院进行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检查结果均显示为乳腺肿物患者,患者除乳腺肿物外不患有肝、胆、肾及血液疾病,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常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然后在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方式进行诊断。三维超声诊断仪我院采用Voluson530DMT型,生产公司:Medison。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臂抬至头顶,首先对患者采取二维超声进行常规检查,然后对乳腺肿物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对三维数据进行数字化存储和采集,显示重建后的冠状断面系统,对冠状切面影像中结节周围组织、汇聚征及边缘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对三维彩色结节血流图和结节血流情况进行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结果分析。以三维超声检查结果中的血流分布、汇聚征、上边界的丰富程度作为诊断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三维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乳腺良恶肿物检出人数为98人、准确率92.45%,对照组房肿物为椭圆形状30例、分叶形状14例、不规则9例;边缘清晰44例、不清晰9例;肿物有包膜31例、无包膜22例;回声为中级5例、低级33例、极低15例;有均匀回声43例、无均匀回声10例;有淋巴结3例、无淋巴结50例;有微小钙化4例、无微小钙化49例;有侧边声影35例、无侧边声音18例;实验组乳房肿物为椭圆形状5例、分叶形状12例、不规则36例;边缘清晰14例、不清晰39例;肿物有包膜5例、无包膜48例;回声为中级1例、低级19例、极低33例;有均匀回声8例、无均匀回声45例;有淋巴结9例、无淋巴结44例;有微小钙化12例、无微小钙化41例;有侧边声影10例、无侧边声音4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病变的结构[2],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超声成像取得了成功,现已进入临床使用阶段[3]。最新开发的三维超声诊断仪可以为二维超声诊断仪提供了三维成像途径,而三维超声不仅可以得到和二维超声相近的结果,还可以将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冠状断面进行重建[4],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检查肿物的位置关系、表面特征、形态、血流分布情况等,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中表现了优越性[5]。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三维超声对乳腺良恶肿物鉴别准确率为92.45%。根据检查准确率显示,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能够采集到较多的信息,乳腺肿物的整体解剖形态可以完整的显现,对周围组织的空间位置、结构情况、血流情况也能够完整显现,可以更加准确的对乳腺肿物良恶性进行诊断。综上所述,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中,可采取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卢晓潇,曹 霞,黄雪兰,等.三维超声BI‐RDAS‐US在乳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0):995-997.
[2] 吕 琛,黄品同,莫国强,等.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评估乳腺病灶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11):1009-1010.
[3] 姜娓娓,郑永平.三维超声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6-13.
[4] 郭乐杭,吴 蓉,马 方,等.三维超声成像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2):76-79.
[5] 李春雨,王 艳,车延鹏,等.三维超声技术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