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跞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骨二科,广东 中山 528400)
VSD负压吸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张 跞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骨二科,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应用VSD技术治疗创面时因引流管堵塞而导致引流失败影响治疗效果的27例骨科开放性损伤及感染患者,总结失败原因并进行分析,根据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用以预防及处理VSD负压吸引治疗中所面临的问题。结论 VSD敷料及管道的堵塞是导致VSD负压吸引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充分细致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VSD负压吸引治疗成功的关键。
VSD负压封闭引流;管道堵塞;护理对策;冲洗
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德国乌尔坶(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发明的[1]。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及临床实践应用,以其优越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能大大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在对复杂创面修复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骨科大创面的治疗及护理有卓越的成效。本科自2012年1月~2016年6月应用VSD技术治疗各种皮肤缺损性创面176例,其中出现因负压引流失败而影响治疗效果的患者27例。现将VSD负压封闭引流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应用VSD技术治疗创面时因引流管堵塞而导致引流失败影响治疗效果的27例骨科开放性损伤及感染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4~63岁;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14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上肢外伤3例,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2例。
1.2 材料:
①选用由友宁公司提供第二代正向冲洗VSD材料及管道;②床旁中心负压装置或低负压吸引器提供负压。
1.3 VSD引流失败表现:
1.3.1 VSD海绵材料膨胀鼓起,未见管型。部分可见血凝块或大量分泌物脓液存留,按压VSD材料可见明显的分泌物液体。
1.3.2 VSD海绵材料干结,按之坚硬,失去其弹性及韧性,引流管未见负压引流迹象。
2.1 创面情况
创面越大,使用VSD材料越多,越容易导致引流管堵塞,其主要归咎于创面越大,创面内出血越多,血液聚集在海绵材料及引流管内而导致引流管堵塞。感染及污染创面,创面内分泌物多且粘稠,极易堵塞VSD材料上的细小孔隙。其次,由于使用VSD块数多,则需要更多的三通管将VSD引流连接在一起,三通管管道狭窄,且三通管连接位容易积聚血块及分泌物而堵塞管道。27例患者中,17例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引流管堵塞,约占63%。
2.2 生物半透膜漏气
生物半透膜漏气主要存在于引流管与皮肤的接合位,以及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胫腓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由于外固定施氏针的存在,在黏贴半透膜时易出现密封不全产生漏气而引起“抽风效应”,水化聚乙烯醇高度脱醇脱水而干结变硬,使海绵敷料失去其韧性及弹性,细小孔隙因海绵的收缩变性而关闭,从而失去其负压吸引作用[2]。本科中有5例患者因半透膜漏气或半透膜密封不全而导致的负压引流失败,约占19%
2.3 创面边缘皮肤情况
创面周缘皮肤情况直接影响着半透膜与皮肤的粘合程度。创面周缘皮肤干洁,无死皮及油脂存在则半透膜可以皮肤紧密贴合。若创面周缘皮肤存在死皮、痂皮及大量油脂,则半透膜极易因冲洗时冲洗液体或分泌物渗出液、血液浸润而与皮肤分离,导致漏气现象。由此原因导致的负压引流治疗失败3例(11%)。
2.4 其他原因
①负压吸引压力的不足。负压吸引的压力一般维持在0.04~0.06 MPa,若负压压力不足,坏死分泌物及血块不能完全吸出,容易堵塞VSD敷料的细小孔隙或引流管道;②负压引流瓶饱和而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的负压吸引丧失,治疗失败。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心理护理。本科主要以急诊创伤为主,患者遭受严重外伤,对身心产生沉重的打击,心理应激大,加上对治疗方法的不了解以及对治疗效果、日后康复所产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应理解患者的痛苦,积极开导患者及家属,与其进行交流及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应用病例向患者传递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势及临床效果,同时讲述VSD技术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1.2 术区护理。①术区污迹处理:术区污迹主要包括泥沙,油污等,其中以机油污迹最为影响手术的进程及效果,本科主要使用汽油来去除机油污迹,尽可能地减少创面周缘皮肤残留的油迹,以免影响生物半透膜与皮肤的粘合。②彻底剔除患肢的毛发,降低贴膜漏气的几率。
3.2 术后护理
维持有效持续的负压吸引是VSD技术的关键,预防VSD敷料变性及管道的堵塞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
3.2.1 常规护理。(1)病情观察:由于患者多为严重创伤,出血及渗液多,易导致贫血及电解质的紊乱,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故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对病情较重患者应以持续的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率、血压等改变,如发现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2)患肢处理:予患肢软枕垫高20°~30°,高于心脏水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嘱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运动,以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有利于患肢肿胀消退。严密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情况、皮肤肤温、感觉是否正常。术后6小时,应每小时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尤其对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观察时间可适当延长,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并报告医生。(3)压疮护理:对于年老或病情重、不能自主改变体位的患者,应适时予改变体位或在骨突位置以垫软垫,以防形成压疮。(4)观察VSD敷料的形态:主要观察VSD敷料是否塌陷,管型是否显露,管道是否通畅,有无血块或分泌物积聚,能否看到负压吸引引起的水液运动,观察海绵材料是否湿润,按压VSD海绵材料是否柔润有弹性等。(5)饮食指导:严重皮肤缺损患者,应指导家属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促进创面肉芽的生长。
3.2.2 术后VSD护理(1)VSD海绵敷料及管道堵塞护理:①预防是关键,及时发现VSD海绵敷料及管道的堵塞,并施以相应的措施是重点。持续的生理盐水灌洗是预防VSD海绵敷料及管道堵塞的有效措施,但是持续的灌洗容易导致浪费,有学者经研究表示,间断的生理盐水冲洗也可达到预防堵塞的作用。②导致敷料及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创面出血形成的血凝块及大量的炎性分泌物。大量实验证明,肝素能有效溶解血凝块,故可用肝素钠注射液配生理盐水冲洗管道。本科应用注射用生理盐水100 mL配肝素钠注射液(2mL:1.25单位)4 mL予冲洗管道或浸润海绵敷料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对由炎性分泌物积聚引起的管道堵塞,本科应用注射用生理盐水100 mL配糜蛋白酶注射液(8000单位)组成地冲洗液予冲洗管道或浸润海绵敷料。由于炎性渗出液中含大量蛋白质,液体粘稠导致粘滞系数大[3]。而糜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迅速分解变性蛋白质。对于有清创炎性分泌物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2)生物半透膜漏气的护理:最常出现漏气的部位是引流管与皮肤交界处、三通接头连接处、皮肤褶皱处。一旦发现生物半透膜漏气,应及时予以修补,必要时通知医生予更换生物半透膜。对于因长时间漏气导致VSD敷料脱醇脱水而干结变硬的,如在24~48小时内变硬,予拔除负压吸引并用生理盐水浸泡敷料,使其重新变软[4]。再安装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治疗。(3)负压吸引装置的护理:注意观察并调整负压吸引的压力,负压吸引压力过少,容易导致血块形成及分泌物的积聚,堵塞辅料及管道。负压吸引压力过大,容易因吸引力大,导致周缘皮肤缺血坏死。本科根据实际情况,将压力控制在0.05 MPa。及时更换负压引流瓶,对引流量少的患者,应每日一换,对持续创面冲洗患者,应定时观察引流瓶内液面情况,及时更换已满的引流瓶,避免因冲洗液停积而导致负压吸引治疗失败。
3.3 功能锻炼
对无肌腱及骨骼损伤或骨折已行坚强固定的患者,应行患肢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如肌肉的等张收缩、临近关节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回流,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引起卓越的临床疗效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而VSD护理的关键是保持有效持续的负压吸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确保治疗成功的不变原则。临床上常有各种原因导致负压吸引的失败,对患者治疗康复、身心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保证VSD敷料及管道的通畅是保持有效持续的负压吸引的前提条件,本科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多种手段预防及处理VSD敷料及管道堵塞,给临床治疗带来良好的效果。
[1]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
[2]涛圣祥,喻爱喜.VSD在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损伤的手掌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J].解剖与临床,2007,2(11):415,671.
[3]周维俊,贾 静.应用冲洗防止VSD负压引流管堵管的观察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12):2025-2026.
[4]阮春玉,蔡婷婷.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及自我调适[J].医药前沿,2012,02(12):106-10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