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及对策

2017-04-01 20:40:55奉春燕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儿科

奉春燕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儿科,广西 梧州 543000)

儿科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及对策

奉春燕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儿科,广西 梧州 543000)

目的 发现、解决护士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缺陷,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每天利用10分钟评价当班护士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结果 规范了交接班流程、减少了交接过程中的护理缺陷。结论 护士交接班规范,确保了护理安全。

儿科护理学;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为确保护理病人的连续性,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接班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对儿科病区2015年1月~2016年1月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对策如下。

1 护士交接班中存在的缺陷

1.1 对患儿留置的浅静脉留置针观察不到位,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家属紧张,因此要求护士对住院的患儿一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留置输液,护士交接班过程中经常忽略查看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局部皮肤的观察,导致输液外渗,穿刺点局部发炎的患者一直占有较高比例。

1.2 对患儿的特殊药物交接不到位

根据护士核心制度中《交接班制度》中规定使用特殊用药的患者是交接班的重点。例如:一位需要输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在夜班交接班时责任班护士告知夜班值班护士患儿要输静脉丙种球蛋白,并告知电脑班护士已经去药房拿药未回,结果电脑班护士拿药回科室后直接将药物放冰箱,没有找到夜班护士当面交接就下班了,导致病人药物没有及时用上去。这件事可以看出特殊用药本身就是交接班的关键。这电脑班护士没有进行重点交接,省略了贵重药品的交接内容。

1.3 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及对治疗的配合性评估不到位。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儿科要做好对患儿的护理工作,离不开家属的密切配合,部分家属对医院怀着不信任,挑剔的心理,也许在护士或其他家属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都会激起严重的护患矛盾。例如:一患儿,夜班护士测得体温38℃,护士告诉家属与患儿多饮水,先观察体温,暂时不需要药物降温,家属马上暴跳如雷,说夜班护士不重视她的小孩,不给退烧药给她,白班护士对她多好多好等,一阵大闹。故应将患者家属的不满意,作为交接班内容,进行交接[1]。

1.4 护士对重点病人风险评估不到位。接班者接班时对危重病人的评估经常是由交班者交班,自己没有真正的评估病人的情况,潜在的风险没有及时的发现。如:一位留置胃管的患儿,交班时交班者告知接班者患儿胃管脱管风险评分为9分,存在脱管风险,接班者只是知道病人有脱管风险,并且告知家属注意事项,但是忽略了自己评估这一环节,其实病人鼻部黏贴的胶布都已经松脱了,但是接班者没有为患儿更换胶布,妥善固定就离开了病房,一个小时后病人的胃管脱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1.5 护士交接班过程流于形式,对病区病人的治疗情况交接不细致,接班护士在接班过程中有些顾着聊天,随便逛完完事,对有治疗的病人没有重点交接,对科室病人情况了解不够。

2 原因分析

2.1 护士报侥幸心理,觉得浅静脉留置针天天输液时都查看,交接班不看不要紧,反正输液的时候会查看,到输液的时候是儿科最繁忙的时候,此时又忙于其他的治疗,对留置针的观察就会不到位。一个护士的交接班是否做得好,交接是否全面,这与她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分不开。

2.2 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出现缺陷与差错。所以交接班制度制定的再好,其结果主要还是在落实这一环节。交接班制度执行严格与否,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安全、患者的信任度等[2]。

2.3 护士交班过程中只重视交病人的病情、治疗相关的内容,往往忽略家属的心理、情绪的交接。由于护士交接班后护士换了,她所得到的服务与之前护士相比有些许不一致家属就会大动干戈,引起护患纠纷。

2.4 接班者主动性差,不主动查看病人,对交班者交班的情况没有自己真正去评估自己接班时刻病人真正存在的风险因素,易引发不良事件。

2.5 护士接班匆忙,不提前来接班,导致床边交接时查看病人不细致,接班前没有了解科室的动态,接班就做不到针对性,重点交接班,就会有遗漏。

3 对 策

3.1 要求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均要告知家属留置针的正常留置时间,护士每天对留置针及穿刺局部皮肤检查的时间,护士长及家属双重监督责任护士的执行情况,接班发现留置针存在问题,立即给予拔除,皮肤有皮疹、发炎的报告医生处理。

3.2 护士除常规交接班外。对特殊用药应重点交接。科室建立贵重药品使用登记本,贵重药物取回病房后由拿药者与当班者双人签名,确认药物无误,避免遗漏。

3.3 责任护士对自己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配合程度要掌握,交接班时,遇有特殊的病人家属要重点交接,尤其是反复治疗效果差的病人,要提醒接班者注意评估观察病人家属的态度,及注意掌握说话的艺术,避免激惹家属。

3.4 要求对存在风险的重点病人,接班护士需逐项进行重新评分,评估病人存在的风险,并将风险值记录在护理记录,真正掌握病人现存的风险,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防范于未然。

3.5 要求接班护士提前15~20分钟接班,接班清点物品后,查看治疗室病人剩余的治疗情况,标本采集情况。口头交接班后先在治疗室对病人的治疗进行交班,再进行床边交接班。要求接班护士交班时用随身小册记录病区病人的情况,输液情况,需自己班内执行的治疗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床边查房就会有针对性。

3.6 护士长每日查房后利用10分钟时间对交班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3]对每日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大家讨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交接班流程及内容,逐步形成常规。

4 结 语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指南针,确保护理工作连续性的重要环节。交接班过程中许多缺陷的出现与交接班护士未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有关,在交接班过程中严格落实交接制度及规范的交接流程,可不同程度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1] 徐慧荣,潘 平.儿科病房实施有效沟通利于避免护理纠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985.

[2] 李向彩.规范护理交接班路径防范护理缺陷[J].8(1):11.

[3] 裴燕芳.骨科床边交接班存在的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0,8(25):120-12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8803.2017.07.150.02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儿科
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儿科专栏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智慧健康(2019年34期)2019-12-20 09:26:42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SBAR沟通模式交班表在神经外科晨交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8:00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