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探讨

2017-04-01 20:40:55杨荣娟
关键词:输液门诊因素

杨荣娟

(武汉轻工大学校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3)

门诊输液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探讨

杨荣娟

(武汉轻工大学校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3)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安全隐患及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组应用风险因素分析和相关护理对策,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干预,其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发现导致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最核心的风险因素是护士因素和患者因素。在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下,提高护理质量,可降低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风险因素;护理安全管理;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武汉轻工大学校医院接诊的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103名患者,男52例,女51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38.2±3.0)岁;观察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104名患者,男53例,女51例,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39.4±2.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患者进行护理风险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医院因素

a.完善硬件设施。规范输液区域便于观察,设置不同分区,采用不同方法,具体包括:①在皮试区将备齐各种过敏急救药物及设备,并把药物过敏患者集中在一起,在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②在成人输液区明显位置放置输液安全须知等明显标志牌,并告知患者,请求患者合作,以保证输液过程中的患者安全。③针对小儿和老人,首先要消除恐慌畏惧心理,可采用在输液床及电视播放机,在患者心情放松的情况下,使其配合输液,利于控制滴速及输液过程观察。

b.强化软件制度建设。健全门诊静脉输液相关规章制度:根据护理工作服务对象及风险因素,制定护患沟通制度、输液配药核查制度、交接班查对制度、建立相关工作流程与安全管理防范制度、明确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完成门诊输液工作[2]。

(2)患者因素

消除患者病情因素和心理因素,与患者和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首先,门诊患者病情急,同时年龄小或老年患者更容易在输液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其次,由于疾病原因而导致的心情紧张、焦虑,在输液过程中更为突出。

(3)护理人员因素

a.“人性化服务”为工作核心理念。针对病人的各种心理需求,提供满意服务;加强职业道德与文明礼貌用语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化解护患矛盾,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2]。

b.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定期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

c.加大护理措施落实力度,严把护理质量关。注射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药名、药量,准确无误才能注射,采用“一叫二问三对”注射后再次与病人核对;及时发现门诊静脉输液过程药物外渗现象,嘱咐患者随时报告输液部位的疼痛和烧灼感觉,及时排除不良安全隐患。

d.加强静脉输液操作中职业防护知识。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护理工作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在给传染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尽可能使用防护用品如:戴双层手套、戴防护眼镜、穿防护服或隔离衣鞋等,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及规范护理操作。

1.3 判定标准

医院因素:由于医院门诊硬件设施不足,医院环境、医院管理制度及相关流程等引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患者因素:由于患者对相关疾病和医院制度管理的认知度差,引起不良负面情绪,甚至与护士发生冲突等,造成了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

护士因素:医疗服务理念欠缺,专业技术操作不当,用药知识宣教沟通不足等引起护患纠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对比分析证明,患者因素、护士因素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见表1。

3 讨 论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所有科室中的重要的服务窗口,门诊输液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5]。在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干预,其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针对这些风险隐患进行相对应的护理风险干预,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谢红珍,邓 屏.静脉输液管理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0):26.

[2] 杨玉金.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的优化.广西医学,20l0,32(2): 245-246.

[3] 魏妮萍,李慧颖,张 弦.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0(27):3072-3073.

[4] 谈雪梅.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安全用药风险事件发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2):103-104.

[5] 蔡 琳.门诊输液室护士不同阶段输液安全的调查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28-30.

本文编辑:王 琦

R472

B

ISSN.2095-8803.2017.07.135.02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因素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