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静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急诊输液室,江苏 苏州 215000)
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并且随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1]。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致残率非常高,对患者伤害尤为巨大。因此对抢救时间和空间有着较大要求。为了满足这一效果,当前诸多医院已经建立起了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但在绿色通道中,如何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即分析了急诊科建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的相应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建立了绿色通道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3.75±3.65)岁。观察组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1.75±3.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需使用常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即在进入到急诊科绿色通道后对其实施常规症状观察等护理。
观察组需在进入到绿色通道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快速评估和分诊
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分诊护士需要立即询问其受伤情况,并通过患者表现对其受伤情况进行评估。尤其是可以以降阶梯思维作为指导,分析其是否出现了呼吸道阻塞或是心跳骤停等会威胁生命的情况。一旦出现需要立即就地抢救。对患者伤情判断的过程中,可通知急诊医师接诊,并对受伤情况进行评价,若符合标准可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1.2.2 科室小组配合和合理分工
在科室中启动绿色通道后,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则需要让抢救时中的带班护士组长。在此过程中,需要安排1~2名护士明确分工,组长符合和急救医师、血库、医务处和收费处等科室进行协调,并将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合理安排。在此过程中,需要让1名护士负责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记录。另1名护士负责外部工作。为了保证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各位护士需要各司其职,保证到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均能够得到良好衔接。
1.2.3 准确评估病情
在绿色通道中,需要准确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首先评价呼吸情况,清除其中的分泌物和异物等,保持其呼吸道畅通。若合并缺氧状况,需给予吸氧。如有必要可实施器官切开或是器官插管。同时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出血量和面部表现等,根据其这些表现为其实施针对性处理,并需要配合医师控制患者损害程度。
1.2.4 及时对症治疗
需要迅速在上肢建立起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若患者发生了外周静脉开放困难,可及时让麻醉科对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处理,并迅速对血容量进行补充。在输液中需要遵守先晶后胶的原则。若患者发生开放性出血,可立即使用无菌棉敷料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
1.2.5 观察病情变化
护士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每隔30 min即可分析其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每隔60 min需观察患者体温,一旦出现较大变化,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实施针对性处理。
需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生存质量评分分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3个方面,需要比较其总分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质量越高。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出院时,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22.59±2.36)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22.92±2.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6);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45.76±10.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P=0.000)。
虽然当前在我国,针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已经有着诸多治疗措施,并且在硬件设备、管理机制和专业团队建设方面有着较大进步[3-4]。但在细节问题上仍然不足,例如在绿色通道中,针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仍然有着进步空间。
本文即分析了在绿色通道中针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措施。通过分析显示,在绿色通道中主要的问题为患者病情复杂,无法针对其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因此,可在和患者入院后即对其实施快速评估和分诊,同时需要让科室小组配合和合理分工,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另外可准确评估病情,并针对其具体病情实施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在治疗时,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其病情实施相应处理。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通过绿色通道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明显提升了出院后1年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绿色通道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赵红梅,吴一晨,谷慧平.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387(33):96-99.
[2]康秀凤.绿色生命通道在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87-288.
[3]罗 珊.急诊绿色通道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措施[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05):260-262.
[4]梁 慧.护理干预对急诊绿色通道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抢救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09):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