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7-04-01 00:50: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监护室重症护理人员

张 彬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00)

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张 彬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00)

目的观察护理标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5.00%,护理工作投诉率为30.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7.50%,护理工作投诉率10.00%),经过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保证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应用。

护理标识;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随着现代人的消费理念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高。急诊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由于该科室的患者病情均较为严重,且护理工作繁重、专业性均相对较高,加上该科室的护理人员较少,所以工作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易导致差错事件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1]。因此,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如何降低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差错事件,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上值得探索的问题之一。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随机选取了80例参与研究的急诊重症患者,就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支持,详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参加并获得其家属的同意,无明显的器官功能损害,可以进行正常交流,无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手术禁忌证患者。对照组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4.7±5.9)岁,男23例,女17例,多发性骨折患者15例,胸部外伤患者11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例,中毒患者4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5.6±4.8)岁,多发性骨折14例,胸部外伤患者12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中毒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2]:病情监测、营养支持、生活和健康指导以及病房护理、管道护理等。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和生活计划,由责任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计划实施护理工作。细心照料患者并耐心的解答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困惑,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必要时安排专业的心理导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具体方法为[3]:①患者标识。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第一时间为其带上表示身份的腕带,并建立全面的个人信息档案,主要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姓名、床号、病情诊断结果等。②护理人员标识。根据燕尾帽颜色、胸卡信息对护理人员进行标识,有助于人员区分和工作分配。③管道标识。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治疗期间大多会留置常规引流管,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管道可以加以颜色进行标识,并对长度、名称、置管日期进行标识。④提示标识。在患者的床头对其病情严重情况进行表示,包括是否过敏、疾病是否存在感染、如果情况较为特殊均需要进行标识。⑤药物标识。对患者的治疗药物进行区分标识,并对患者的过敏药物放置醒目的标签,有助于护理人员能够仔细用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医疗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差错事件发生3例,发生率7.50%,医疗投诉率为10.00%(4例),低于对照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25.00%)以及医疗投诉率(30.00%),对照组共发生10例差错事件,医疗投诉例数为12例。两组护理质量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标识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护理标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治疗效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治疗均起到积极意义。

护理标识的建立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注意力,规范其护理行为、用药情况,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导致的危险,并降低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情况发生率,对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EICU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论是差错事件的发生还是医疗投诉事件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护理标识在EICU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以及医疗投诉发生率,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对护患双方均起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1] 胡 萍.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188-189.

[2] 廖亚显.护理标识在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4):623-624.

[3] 徐 芬,徐静娴,温正旺.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4):51-52.

[4] 李锦芬.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6):263-265.

R472

B

ISSN.2096-2479.2017.48.50.01

刘欣悦

猜你喜欢
监护室重症护理人员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3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