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航海教育模式对比分析与借鉴

2017-04-01 01:38:03赵健赵璐王新建
航海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航海船员证书

赵健,赵璐,王新建

(1.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2.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5)

中外航海教育模式对比分析与借鉴

赵健*1,赵璐2,王新建1

(1.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2.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5)

阐述世界上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一贯式培养模式、分段式培养模式和驾机合一培养模式。介绍各主要航海发达国家采取的航海教育与船员培训模式,分析各国航海教育体系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并对中国和主要航海国家的船员培训和发证模式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促进中国航海教育与船员培训的健康发展的建议。

航海教育模式;船员培训;日本;韩国;新加坡;挪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航海教育是由最初的纯粹培训船员船上工作能力的职业培训而逐步演变整合成一套综合的教育体系。航海类专业的教育体系不同于其他同类专业的学习,海上工作不确定性因素多、可依靠的资源少,加上当前航海科技迅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设备在船上应用,以及商船无人驾驶理念已经开始实践,这些都需要航海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职业理念和择业观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海上工作。传统的航海教育模式是否依然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形势,是值得所有航海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梳理并分析国外其他航海国家所采用的航海教育与培训体系,并对我国目前航海教育模式提出建议,为我国航海教育改革及模式更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航海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形式

按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法的不同,世界各主要航海国家的航海院校在船员教育培训模式上也有较大的区别,但总体上可分成三种模式:一贯式培养模式、分段式培养模式和驾机合一培养模式。各主要航海国家采用的培养模式见表1。

这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均建立在航海教育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学科的基础之上。所以,实践实习环节在各个国家航海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学员在这方面获得足够的经验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模拟器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各航海院校都注意引进和利用航海模拟器开展培训。模拟器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实践训练中的一些不足,成本低、效果好,进一步夯实学员的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航海和轮机模拟器在航海教育中广泛应用,其良好的效果也促进了模拟器实操作为现代适任考试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很多航海教育强国已经使用模拟器进行实操教学并在某种程度上可认定作为海上实习的一部分,可见模拟器在教学中的地位正在得到提高。

表1 世界主要航海国家航海教育模式

☆☆☆=为主 ☆☆=兼有 ☆=少量

1.一贯式培养模式

近代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比较传统的培养模式,以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为代表。该培养模式与其他培养模式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把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故又可称为双证书教育。即学员在高中毕业后进入航海院校学习三年到五年半不等的课程,在学习期间还参加海上实习,具体海上实习时间不同国家有不同要求。学员全部修完所需的课程后,准许参加全国统一的船员适任证书考试,或由培训学校安排参加经海事主管机关认可的适任证书,只有全部通过海事主管机关要求的考证科目,才能获得换取正式适任证书的资格(业内俗称“白票”)。已经获得“适任证资格”的学员按照目前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最新规定需要在所属航运公司船上见习至少一年,并完成海事主管机关监制的实习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要求后可以换取正式的适任证书。这种教育模式符合国家就业准入制度,以及现代航运企业要求的标准。

2.分段式培养模式

分段式培养是把航海类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来实施,即课堂理论学习—船上实习—考证及毕业学习(“三明治”式教育),使在校期间实现理论与船上实践相结合。和一贯式培养模式相比,分段式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英国、挪威、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均采用该模式。学员高中毕业后进入航海院校学习一年多的专业知识,包括上船前的基础知识培训和航海或轮机专业知识,然后参加船上实习。国家海事主管机关对船上实习时间有最低的规定,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实习时间,在船上经过一年左右的见习和任职后取得规定的海上资历。此后学员再回到学校完成最后的学业,获取船员适任证书和相应的院校毕业证书。

3.驾机合一培养模式

驾机合一培养模式在当代航海教育中属于比较先进的航海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对海事院校或培养机构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培养一名合格人才所需成本高且周期长。目前实施这种航海教育模式的国家不多,只有法国、荷兰和丹麦等少数航海强国采用这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培养的人才既可以满足船舶驾驶员的要求又能胜任轮机员的工作,是驾驶与轮机专业学习的完全整合,所以培养时间也较长。在法国完成一个阶段的实习至少需要4~6年,而在荷兰学习时间会更长。该模式的目标就是培养既懂航海技术又懂轮机工程专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所以,这类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强,特别符合船舶自动化高度发展的需求。

二、世界主要航海国家航海教育模式介绍

1.日本船员培训

日本的航海教育院校或培训机构的层次类别与我国目前的体系相似,主要包括船员学校、商船高专、商船大学、航海训练所和其他航海院校(水产大学、私立大学等)不同层次的办学机构,其中船员学校类似我国的中专院校,商船高专类似我国的高职院校,商船大学和我国的航海类本科院校类似;水产类学校与我国水产类院校类似,培养渔船驾驶员及轮机员;某些私立大学也有航海类相关专业,不过学员数量相对较少。

日本商船大学的教育层次是构成日本高等航海教育体系的主体,其次以商船高专为主。商船大学的航海类学员是从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考试而选取的,在校学习四年半,学分合格准许毕业。商船高专的学员是从初中毕业通过考试而选取的,在校需要五年半的学习,所有科目成绩合格准许毕业。无论商船大学还是商船高专的毕业生即使取得相应毕业证书,但仍不具备船员适任证书。若想获得船员适任证书,需要参加运输省航海教育训练所12个月的强制培训,并通过海事主管机关考试,才能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证书类型为操作级驾驶员或轮机员。然后在船上工作满足相应海龄可以进一步参加并通过海事主管机关的考试而获得管理级船员适任证书。

2.韩国船员培训

韩国航海院校与航海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商船大学,主要有韩国海洋大学和韩国木浦海洋大学;另一类是水产类,包括釜山水产大学、济州大学、丽水水产大学、群山水产专门大学和浦项水产高等学校等。韩国的航海院校和航海培训机构对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重视,以韩国海洋大学为例,不仅有先进的教学专用实习船,而且很多课程都是由教师兼船员在教学船上进行。韩国海事主管部门根据STCW公约进一步完善了船员培训发证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韩国海事主管机关对船员的培训、评估及发证等严格依据ISO 9000和STCW公约的要求,并制定一个关于船员培训的通用规则,各航海类院校和航海培训机构再根据这个通用规则制定各单位相应的规定,并需要通过海事部门的认证。

与其他国家类似,韩国的航海教育院校和航海培训机构没有向船员发证的资质,只是承担相关的培训课程,尤其是强制培训的课程。培训课程结束后,需向海事主管机关提供考试或评估结果。海事主管机关根据所提交的成绩进行复核后,向符合条件的船员颁发相应的适任证书。海事主管机关需要监督航海院校或航海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并确认按照国家质量保证体系下的相关程序完成培训课程。

3.新加坡船员培训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入海口,是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航运中心。在新加坡,航海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1],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保证学员的海上实习质量,注重提升学员的实操能力。新加坡航海学院每年招收学员计划根据报考人数来确定,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当地年轻人对航海专业的兴趣大减。因此,到新加坡航海学院学习的学员大部分是先与各大航运公司签约,然后由公司安排入学开展相应培训,毕业后到公司所属船队服务,类似国内采取委培的模式,从而来维持生源稳定。如著名的马士基航运公司,每年都会招收一些实习生派到新加坡理工学院学习。大连海事大学曾经与马斯基航运集团、新加坡理工学院合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船员。

以新加坡航海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课程为3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员安排上船前的培训和学习基础的专业知识。第二阶段,不少于12个月的船上实习,由学员所属船公司安排,旨在不仅满足参加海事局考证的海龄要求,又能让学员扎实掌握船上实操技能,确保取得适任证书后能立即在公司所属船队担任操作级驾驶员职务。对于由航运公司安排学习的学员,由公司的实习部门负责安排到公司船队船上进行实习。还没有船公司招收的学员,需要个人积极联系各船公司并争取上船实习的机会,学院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推荐。第三阶段是专业课系统学习阶段,所设各专业课程全部针对考取新加坡海事局适任证书而定。担任授课的老师都是有过船长经历的高级船员,结合以前在船工作的经验,更深入地教授学员航海类专业课程。整个课程教学中始终重视强调实践性和实操能力,以及国际公约法规的应用。模拟实操会在航海模拟器上进行,这也是现在海事局在考试评估中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目的还是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

课程结束后,学员需要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文凭证书或学位证书,若要取得海事局的适任证书,考试考核标准比仅获得文凭难度会增加很多,因此教学中,教员都是按照海事局标准来要求学员。

轮机工程专业的学习与航海技术专业相抵,都是分为三个阶段。船上实习1年也是其中重要的阶段,轮机工程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更注重实操,新加坡航海学院具备各种机舱工作车间和主辅机等设备的模拟器。大部分课程是在工作车间和实验室完成,进一步提高学员实操能力。

4.挪威船员培训

挪威在船员培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培训模式成熟。培训体系包括:

·上船前培训。先通过评估测试,评估后的培训计划包括有关公司方针的知识更新课程及船舶特殊规则,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学习。

·船上实习。熟悉培训,边工作边培训,使用CBT(Computer-based Training)方式,培训记录簿,指导者反馈。

·上船后的再教育。学习公司制订的评估方案,下次上船前要通过的培训课程(模拟器、驾驶台资源管理等)。

挪威航海教育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完成10年基础教育后,进入航海职专学习3年,然后进入航海学院(共有4所)学习,学习时间为3年,毕业后到海上从事海上工作,完成规定的实践要求后,就可以获得船员适任证书。为期3年的学院课程学习结束后,学员可以进入大学进行继续教育(专升本教育)。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完成10年基础教育后,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4年学习,然后在航海技术学院进行为期2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毕业后在海上完成要求的实习时间即可取得操作级驾驶员适任证书。挪威船东协会负责海上实习的安排,采取独特的实践教学体制。通常来说,职业中等教育的学员,需要经过“2+2+2”的“三明治式教学”体制,即2年的在校理论学习,2年的船上实习,然后在17所航海职业院校中选择最合适的一所,再继续学习2年,最终取得操作级驾驶员的适任证书。

5.美国船员培训模式

美国政府重视航运人才的培养,政府通过立法确定航海教育的地位,并为航海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尽管如此,航海类专业在各院校规模都较小,而且以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为主,兼顾海运物流、船舶管理,整合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航海类毕业生寻求岸上工作的机会。在课程改革方面,加强管理类的教学内容,整合职业教育、前沿技术教育和领导管理能力教育。美国航海教育特别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实验课程和实习所占学时比重较大,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尽可能多地相互结合,同时还具备适合学员实习的小型实习船,保证航海类专业学员得到充足的船上实习机会,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直属联邦政府的美国商船学院是美国航海教育的典型代表,该学院每年为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航海人才和国防人才,极大地增强美国的海运力量和国防力量,还被确认为永久性院校,学员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

6.加拿大船员培训

以圣约翰斯市渔业与海洋学院为例,该校培养本科、研究生、高级船员、技师、技工等,兼顾学位教育和证书培训。航海专业学制设置为4年,其中毕业实习15个月、认识实习2个月,实践实习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课程设置灵活,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员平时的表现,期末成绩占总考核计划的一半。灵活的课程设置使得教师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可以与学员更好地交流知识和海上工作经验。

7.澳大利亚船员培训[3]

澳大利亚从事航海教育或船员培训的学校主要有3所,澳大利亚海运学院作为航海教育最高水准的海事院校,也是唯一从事航海教育和培训的公立学校。澳大利亚海运学院航海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都是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而制订的。整体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以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为例,第一阶段为上船前培训,接受包括救生、消防、精通急救和精通救生艇筏等基本技能培训,培训结束需要通过相应考试并获得证书,学员需要上船再进行12个月的海上实习。第二阶段主要是上船后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共33周。全部课程学完后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得驾驶员或轮机员的适任证书。

三、中外航海教育模式对比与借鉴

我国的航海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中国航海院校尤其是本科院校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航海院校毕业生未来的职业选择空间更大;中国的操作级培训以航海院校为主,企业参与较少,在学期间难以获得足够的海上实践训练机会;中国的发证标准以培训时间、海上资历和国家统一考试为重点,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够。中国和其他主要航海国家船员培训和发证模式比较见表2。

表2 中国和其他主要航海国家船员培训和发证模式比较[4]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依然采用一贯式培养和分段式船员培养模式,但是一些传统的船员教育强国已经建立和发展驾机合一型的培养模式,比如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已经开展驾机合一模式教育多年,培养了很多双型航海人才。随着高科技不断发展,先进航海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无人驾驶的理念也广为探讨,驾机合一的培养模式将会促进航海教育进一步改革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航海科技。尽管如此,驾机合一培养模式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需要考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设施等的更新,航海模拟器的开发和利用,毕业生未来就业问题,等等。另外,驾机合一培养模式将显著提高航海人才的培养成本。

从一些航海教育强国采用的航海教育模式中,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始终重视航海教育中人的因素及其影响,把船员培训作为航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航海教育强国的航海院校和培训机构在船员教育培养中,除了船上工作适任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外,更重视对新航海科技应用及操作能力的培养。灵活且内容丰富的培养方式,极大提高了船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国际航运公司对船员任职的要求。不仅如此,应各国际公约、规则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安全相关的培训在国外航海教育和培训体系中作为重点的培训内容,体现了航运企业以人为本的航运管理理念。

为顺应航海科技与世界航运发展的潮流,保证我国航海教育健康发展,建议航海教育主管机关除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航海院校实施船员培养模式改革,促使航运企业加入到船员培养中来,为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议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办学的模式,共同承担船员培训的责任,降低培养模式改革的风险,克服航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师资队伍有限、实践训练不足、毕业学员就业难等的缺点。

四、结语

国外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特点,以及其中融入的人文关怀理念,都对我国目前的航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我国船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国际船员市场东移趋势已不可避免,凭借我国航运业有利资源为其他国家航运公司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级船员,为此我国也应借此机会拓宽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开拓创新航海教育和培训模式。

[1] 赵健, 张吉平,何庆华.新加坡航海教育及船员培训体系考察与借鉴[J]. 航海教育研究, 2009,26(2):41-44.

[2] 王静波,王川.亚洲几国航海教育现状及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 2009,26(3):28-30.

[3] 刘强.澳大利亚航海教育与我国航海教育的比较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 2013,30(1):33-35.

[4] 刘克中.我国船员教育与培训体制的研究[C]//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2017-01-28

国内外航海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0039011505)

赵健(1980-),男,讲师,主要从事航海教育、航海技术与海事管理等研究。

U676.2

A

1006-8724(2017)01-0041-05

猜你喜欢
航海船员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24 15:29:42
大航海争霸
收录证书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