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演进、路径与机理

2017-04-01 02:49生延超张丽家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工专业化理论

生延超 张丽家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演进、路径与机理

生延超 张丽家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由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方式的限制,分工与专业化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但这无法否认分工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进过程,探究了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内在机理,以期明确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工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分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是各个国家解决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不二法宝,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是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书中明确提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财富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人口和资本的增加,二是专业化和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将经济增长直接归因于市场、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三者[1]。由此可见,对于斯密而言,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市场竞争能够促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其中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作用更是巨大的。但是斯密之后,分工理论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什么会忽略这个经典的经济增长源泉,学术界是有共识的。邹薇和庄子银(1996)对此给出了解释:一是认为分工与收益递增不相容;二是认为分工是技术工程学、工业力学或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不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而应该从经济学中剔除;三是认为分工很难进行动态化研究,从而无法容纳到新古典均衡模式里[2]。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分工难以被动态化研究且与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难以调和。但是分工并没有就此消失在经济学的领域中,改进和发展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新增长理论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借助这类生产函数,将分工重新带回到经济研究领域。杨格(1996)认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实现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工来源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市场规模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分工[3]。之后杨格的思想经阿罗、贝克尔、杨小凯等人的不断发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自此,经济学家对分工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不断发展的时代。分工不仅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受分析工具的限制,诸多经济学家忽略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分工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收集整理以往分工与区域经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演进过程、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内在机理和分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这四个方面,充分探究分工与区域经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并据此为区域经济协调的发展提供思路。

二、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进

自亚当·斯密系统地总结前人有关分工的思想,并明确的指出分工是财富增加的源泉起,不同的经济学派都对分工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梳理分工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模型构建时间和假设的不同将分工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古典区域分工理论、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地域综合体分工理论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现代空间分工理论。不同阶段的分工理论都是当时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都具有其合理性,都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借鉴意义。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古典区域分工理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古典区域分工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劳动分工所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始终是内生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分工对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古典区域分工理论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国家财富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从事生产的有益劳动的数量的增加。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一个因素,在亚当·斯密看来,它的实现都是分工的结果[1]。 在亚当·斯密同时指出交换的需要促使分工的产生,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专门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到市场上去交换,这样每个人需求都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国际分工,各国根据自己有利的资源条件和后天条件进行产品生产,就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成本优势、价格优势,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分工的发展。在亚当·斯密基于利己主义,提出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并在交易过程中获得价格或成本优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揭示了贸易互利的思想,为分工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思想基础。

亚当·斯密的继承者李嘉图在“绝对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对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区域分工理论[4]。不同于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从绝对技术差别出发,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各国生产技术具有相对差别,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容易形成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比较优势指引下,各国可以通过生产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古典分工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瑞典著名经济学家Eli F Heckscher(1919)[5]。他和他的学生Bertil Ohlin(1993)所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从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分工产生的原因[6]。该理论指出商品价格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成本的差异,而成本的差异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资源禀赋不同,二是不同生产过程要素的使用比例不同。因此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进行差别化生产,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发展。要素禀赋理论自创立之日,就被认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奠定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也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古典区域分工理论的集大成者。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古典区域分工理论,分别从技术差别、资源禀赋不同的角度研究分工产生的原因,并得出了通过分工可以获得相对优势价格和成本优势,从而提升自身在贸易中的话语权,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国生产要素更多的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在当今技术教育大发展的21世纪,生产要素不论是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信息资本等无形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时期的分工理论。

2.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地域综合体分工理论

有关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是一般把它看成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结合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而形成的一种生产性组织。苏联马克思主义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地域综合体分工理论(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简称TPC)的典型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苏联面临着战后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苏联当局决定实行高度集中的全民参与的计划经济,将重工业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计划经济纲领的指导下,苏联境内形成了整个经济体的大分工,地域经济综合体理论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区域规划专家N.N.Kolosov-skiy(1947)指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区域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专业化空间组合,在综合体内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系统[7]。此后,A.E.Probst(1962)[8]、A.T.Khrushev(1969)[9]等人就该理论写了一系列专著和专文,使有关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理论日趋完备。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知TCP理论是以一定的专业化部门为核心,充分发挥专业化部门在整个地域种生产联系的形成机制与过程的理论,强调在经济综合体内合理专业化的基础上,适当地利用部门和全区的资源和条件,按比例协调发展,由此保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居民福利的提高。

TCP理论是原苏联经济系统工作者在区域开发和应对国内外特殊形势,迫切需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提炼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规律,因而在苏联一系列的地域综合体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地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各部门相互协作,消除了长期以来单一部门开发单一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但是由于该理论难以进行科学测度并合理地进行资源安排,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苏联在实行地域综合体的几年里,由于对重工业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农业的发展,工农业综合体生产之间无法协调,造成了国内粮食的大量短缺,人们生活艰难,并且众多经济地域综合体难以继续维持。

3.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现代空间分工理论

英国人文地理学家D.Massry于1979年首次提出了空间分工这一术语。D.Massry认为,透过劳动空间分工可以看到产业布局,而产业布局是反映来自于产业本身的空间差异的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将这种力量投射到景观上,就可以看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10]。针对当时英国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的一系列变化,麦茜试图利用空间分工来解释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因而现代空间分工理论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Paul Krugman和Michael E.Porter对分工的研究也对现代空间分工理论进行了很好的补充。Krugman建立了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并据此推出了“本国市场效应”:当两个国家贸易时,规模大的国家往往会生产相对更多的产品并成为该异质化产品的出口国。“本国市场效益”也指出考虑到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生产活动往往会在规模较大的市场需求附近形成集聚,这也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做出了解释[11]。但是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和对国内贸易转向国际贸易原因无力解释是Krugman新贸易理论的最大的缺陷。有关现代空间分工理论的发展,Porter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即钻石理论,提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并以“五力模型”为基础得出企业应该通过制定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这三大战略来参与价值链分工,实现经济增长。钻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绝对成本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合生产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各国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分工专业化生产,并且彼此交换,那么就可以实现资源、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加国家贸易福利[12][13]。

以新贸易理论为主要代表的垄断条件下的现代空间分工理论,从产业角度出发研究国际分工,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对现实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该理论还指出基于不同生产优势的分工会导致产品生产和产业布局在空间形成差异,在规模经济效应的影响下,各区域会形成利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生产布局,这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思路。但是由于忽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现代空间分工理论无法对区域内不同企业分工行为进行详细的研究,因此在解释为什么分工之后有的企业规模扩大了、有的企业倒闭了,为什么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有的企业没有从事出口等问题上显得很无力,进而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分工的概念及分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广泛关注,经历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古典分工理论、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综合体分工理论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现代空间分工理论。不同分工理论在各种条件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都促进了分工理论的发展,并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虽总体效果各有千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理论表明:分工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这为我们以后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分工理论也是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们必须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客观评价分工理论。

三、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专业化

分工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这是相关经济学不同流派的共识,那么分工到底怎么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呢?按照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这个关键路径就是专业化。根据分工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将专业化进行细分,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通过四条专业化路径来实现的。具体的可以由图1来表示:

图1 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1.劳动分工与技术专业化

17世纪中叶,工厂手工业先后在英法等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的主要方式,随着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宣扬经济自由的相关理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亚当·斯密明确指出一个加工过程的完成要经过很多的工序,劳动分工使得每个人由单独完成整个生产过程过渡到不断重复某一个工序。分工使工人长时间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工作,根据人类所具有的“习得”和“惰性”特性,在这一过程中从事简单重复动作的工人就会找到他所独有的“最省力、最省时”的规范动作,从而达到技术专业化。由于技术专业化,劳动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就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生产中,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分工的深化促进了技术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技术专业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2.产品内分工与产品专业化

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发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分工程度也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指得是特定的某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不同零部件等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区域,每个区域专注于参与产品链上的特定生产环节的一种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是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以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生产优势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依据本国的要素禀赋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获得比较优势,当这种生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形成产品专业化生产。产品链按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三种,占据不同的产品链环节,参与具有优势环节的生产形成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价格等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3.区域分工与地方专业化

劳动分工一旦形成并且在特定区域集中,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区域分工和地方专业化,它也是区域之间进行经济联系的方式之一。不同区域在资源环境、地理区位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由于资源和要素的流动性极差,各区域为了满足各自在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政府政策等从事本地区优势产业,形成比较优势。根据集聚效应理论和规模优势理论可知同质产业可能在空间上集聚,当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地方专业化。地方专业化极易形成产业关联,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集聚效应,促使更加合理生产综合体产生,进而形成区域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在集群效应的影响下政府必然更乐意将资金投入到教育、培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上,这些公共设施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集群度的进一步提高。区域专业化不仅使各企业相互协作而且彼此共享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区内资源、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网络乃至形成区位品牌。正如法国香水、瑞士手表,“区位品牌”的形成代表着产业区位成为品牌的象征。如果单个企业想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就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然而地方专业化的企业就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形成整个区域的“区位品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是受益者。相比于单个企业品牌,区位品牌具有更形象、更直接的优势,因为它是在提炼众多企业品牌精华基础上形成的,是区域特有的十分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由企业共同产生的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所产生的效益是区域内所有企业共享的。区域品牌也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开拓国内外市场,也有利于树立并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还可以为区域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价值链分工与垂直专业化

1986年迈克尔·波特在他的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价值链是由一系列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组成,并不断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价值链由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部分构成,基本活动包含了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支持活动包含了物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或支持其他生产管理活动的基础活动[14]。各生产主体依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产品的价值链分工,处于不同价值链条的生产主体所得到的利益分配是不同的。处于像研发设计等技术含量高的环节的生产主体所获得利益份额比较高,而处于像加工环节等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的主体在利益分配中则处于劣势。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是从国际生产与贸易的角度加以研究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垂直专业化分工也持续深化,各国贸易频繁发生,跨越多个国家的垂直贸易链不断延长,每个国家只参与商品生产过程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生产环节,它使得国际分工深入到产品生产阶段的内部。

四、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提出,在一个生产环节中,分工可以从三个角度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是分工会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从而有利于个人优势的最大化发挥;二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从而促进科技水平的发展;三是分工可以使生产工序增加合理的安排,极大地节约工序转换所花费的时间。将以上三个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抽象,可以总结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视角来分析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一是从微观入手,分工促进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的规模发展;二是从中观角度展开,分工有利于发挥技术外部性的特征,提高科技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三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分工通过发挥垂直关联效应实现产业升级,突破原有产业结构的桎梏,实现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分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如图2所示:

图2 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内在机理

1.要素流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实现规模经济

生产要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但是就一个生产主体而言,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因此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成了影响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生产要素在一国内不同地区或区域内的流动即为区域要素流动,这说明要素是完全自由化,不受外在条件的控制。在“趋利性”下,要素趋向于由利润低的生产环节、部门或地区流向高利润、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或者地区,最大化地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一方面,在科学合理的分工条件下,生产活动的分割有助于生产要素实现最优组合和最优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随着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固定成本也会随之逐渐降低,单位生产要素收益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分工使得同一层次的生产环节在空间上聚集,大大地降低了交易、信息、运输等成本,促使规模经济的产生。生产环节在区域上集聚,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企业的比较优势,实现纵向与横向的双向协作、双管齐下,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技术外溢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

同一劳动操作和工序重复进行,劳动者往往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其经验的长期积累有利于促使劳动动作的规范化和劳动工具的简化、改进及创新,为技术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分工将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链接起来,参与生产的不同环节,不同的企业由于掌握技术的不同,他们为了获得较高的利益必然要相互配合,低技术主体必然会积极主动向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而高技术主体也会向其传递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技术外溢”使得新的技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后发地区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分工使这种技术的双向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有效,对经济增长的将会产生持续性和长期性的影响。

3.垂直关联效应导致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垂直专业化是区域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它指的是由于“迂回”而产生的各种中间品贸易的不断增加,跨区域的垂直生产与贸易链不断延长,每个国家只参与在商品生产的某个或几个生产环节的分工和生产的、并进行跨区域贸易的现象。随着分工程度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工序分工”这样的一个分工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垂直化专业分工将本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细化与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在一个技术层面相对较高的产业链条进行生产,越过传统线性分工障碍,占据价值链中附加值高的环节,并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通过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企业能力升级和产业升级四个阶段,实现产品、价值链、企业和产业的全面升级,使经济发展摆脱原有结构的桎梏,实现快速发展。

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对分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回答:分工主要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三个环节,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不管是劳动分工,还是产品内分工、区域分工,还是价值链分工,都从以上三个方面实现了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加强了区域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检验

分工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时期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采取了不同方法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分工情况及分工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但不管怎么样的研究,归根结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检验

区位检验指的是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而研究区域分工和地方专业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有关区位检验,国内外学者都做了比较多的研究。Hellvin(1994)[15]和Francis Ng & Alexander Yeats(2003)[16]以东南亚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产业内分工特别是垂直产业内分工的比重进行了测度后发现,随着分工程度的不断增加,东南亚区产业贸易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李廉水等(2007)以长三角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区域分工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区域分工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7]。郭韶伟和唐成伟(2012)以西部地区为例,对西部地区1985-2009年的区域分工程度进行了测度,通过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深入地研究了区域分工、制造业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西部地区的区域分工、制造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分工水平的提高会对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持久和正面的影响[18]。陈健(2012)利用1998-2008年我国各地区面板数据,对国际分工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还从本土经济参与国际分工所形成的地区专业化演进视角入手,探讨了分工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9]。吴慧君(2014)从空间分工基本理论出发,说明长吉图区域空间分工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长吉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20]。徐廷廷(2015)以长江经济带分工为研究对象,发现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区域分工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21]。学者们以不同的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对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为以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行业检验

有的学者是以某一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行业内的分工情况和专业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行业检验有更高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不同的学者以不同行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具体分工情况和特点,从行业的特殊性来验证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有关分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在亚当·斯密以制针工厂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指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分工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的熟练程度;二是分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人在不同工种之间转化的时间;三是分工有利于简化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做更多的工作。这三点都说明分工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Girma(2002)通过英国化学、机械、电子三个行业的数据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生产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22]。Amighini(2005)研究中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在产品内分工中的地位,发现通过分工所产生的技术溢出,中国逐渐走上了从事高技术含量生产环节的道路,这说明了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促进了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产业升级[23]。梁琦(2004)研究了中国区域制造业的分工指数及其变化率、地方专业化程度等指标,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的专业化程度从1997-2001年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的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提高,而且与分工指数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24]。周汨(2005)从专业化的角度对现代物流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在物流产业萌芽期,企业基本上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但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开始逐步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报酬递增[25]。李敬(2007)以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从金融发展、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中论证了金融劳动分工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决定模型,得出了金融通过促进劳动分工推动经济增长是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26]。行业检验以不同的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方式验证了分工对区经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国际检验

国际检验主要是以位于价值链分工和垂直专业化环节上的一国的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分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国际分工作为分工的高级形式,在国际化浪潮中对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更显著的作用,众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Chow(1987)对亚洲四小龙、巴西、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分工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因果关系检验法发现三者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27]。G.M.Grossman 和 E.Helpman(1991)建立了GH模型,研究了开放条件下贸易与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促进国内资源在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要素优化配置来实现经济发展,而且贸易促进了知识的国际溢出,大大地减少了研发活动中的重复劳动,提高了R&D部门的总生产率[28]。Fisher(1995)在扩展Johesand和Manuelli的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代理人之间不同的时间偏好,强调自由贸易将会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逐渐趋于相同[29]。McNab和Moore(1998)将41个发展中国家不同时间段的分工和对外贸易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结论验证了分工与对外贸易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假说[30]。Wang&wei(2009)利用亚洲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东亚地区主要国家与美国的垂直专业化程度,通过分析得出,东亚地区的产品内分工发展迅速,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融入到东亚地区内部的生产网络体系中,东亚地区国家间和东亚地区与美国之间的中间品贸易迅速增加[31]。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也为不同国家参与分工与贸易、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虽然以上检验研究有所差别,但是不管区域检验、行业检验还是国际经验,都从不同角度对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结论进行了肯定的回答,也进一步说明了分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受区域、行业和国界的限制,而是具体的、普遍的。分工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分工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后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结语

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经济主体孜孜以求的目标,对经济发展源泉的探寻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分工理论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受到了众多的关注与研究,不同学派都从本学派的角度出发对分工以及分工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实践也验证了分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梳理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演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路径和内在机理,对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基本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这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做了很好的准备。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如在总结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综述性评价,是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一个概括性总结,缺乏自己对该研究的创新性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研究很少从建立模型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更加注重通过模型来分析分工理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65.

[2]邹 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11.

[3]杨 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1-24.

[4]大卫·李嘉图(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45.

[5]Eli F Heckscher. 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J].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1919(4):2-8.

[6]Bertil Ohlin. The Theory of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3):3-12.

[7]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问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7-33.

[8]赫鲁晓夫(著),韩春华(译).苏联工业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69:1-97.

[9]A.E.普罗勃斯特(著);郝乃毓,胡序威等(译).社会主义工业布局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38.

[10]Massey D.In What Sense A Regional Problem[J]. Regional Studies,1979(6):1-22.

[11]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4):5-11.

[12]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 Free Press,1980:1-56.

[13]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M]. Free Press,1985:1-78.

[14]Michael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Free Press,1990:2-76.

[15]Hellvin Lisbeth. Intra-industry Trade in Asia[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4(8):3-10.

[16]Francis Ng and Alexander Yeats. Major Trade Trends in East Asia: What are Thei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Growth[J].World Bank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3(63):5-29.

[17]李廉水,周彩虹.区域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基于上三角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10):2-11.

[18]郭韶伟,唐成伟.区域分工、制造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以西部地区为例[J].东南学术,2012(6):3-9.

[19]陈 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演进视角的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11):4-28.

[20]吴慧君.长吉图区域空间分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45-75.

[21]徐廷廷.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16-162.

[22]S.Girma,H.Gorg.Outsourcing,Foreign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UK Establishment Level Data[J]. GEP Working Paper,2002(16):3-8.

[23]Amighini,A.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2):203-219.

[24]梁 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2-7.

[25]周 汨.基于分工理论的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6-32.

[26]李 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视角[D].重庆: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13.

[27]Chow, P.C.Y. Causality Between Export Growt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orm the NIC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26):55-63.

[28]G.M. Grossman, E. 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J].MIT Press Cambridge,1991(2):531-556..

[29]Fisher,E. Growth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nsf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1995(39):143-158.

[30]McNab, R. M.,R. E. Moore. Trade Policy, Export Expansion,Human Capital and Growth[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98(7):237-256.

[31]Wang,Z, Powers, W.W,Wei, S.J. Value Chains in East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Mode Based Analysis[C].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Working Paper,2009: 115-132.

(编辑:周亮;校对:余华)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Evolution、Path and Mechanism

SHENG Yan-chao ZHANG Li-jia
(HunanCommerce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205)

Division of labor is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s also one of the critical elements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analysis tools and methods,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ation are not well inherited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But this can’t deny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comb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t also explores the path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division of labor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ll the above i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ns and outs between the two. Based on this, trains of thought that aim at pr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of labor.

division;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2016-11-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适宜要素、区域分工与后发大国经济协调发展”(项目编号:13CJL066)、湖南省科技计划研究项目“基于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的产业技术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4FJ6056)

生延超(1978- ),男,河南南阳人,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10.16546/j.cnki.cn43-1510/f.2017.01.002

F127

A

2095-1361(2017)01-0016-10

猜你喜欢
分工专业化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