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美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较完善。本文通过对美国就业指导课程的梳理,对我国高校今后的就业指导课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议
最早,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起源于国外,其相关课程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研究对策更为有效、研究体系更为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往都是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进行,市面上的书籍针对的仅仅是高校毕业生,指导毕业生如何做好简历、如何应对笔试和面试。通过对美国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梳理,并对我国高校今后的就业指导课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有一定意义。
一、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美国早在1894年的加州工艺学校就开始推行就业指导。现今,其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是从大一到毕业,主要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性质课程:
(1)显性就业指导课程有很强的明显性和针对性。主要包括:①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及变化,引导学生对自我价值、能力有正确的认识,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②学生的求职技能专题培训及评价课程。培训内容有:准备和制作求职的相关材料,掌握在求职的面谈礼仪,制订求职计划、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职位等。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就业技能进行检验做出科学评价,指出存在的差距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能力。③创业课程。创业教育是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创新之举,学校设有的创业教育中心,专门从事创业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心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同时还邀请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投资专家等参与教学活动。
(2)隐性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有潜在性影响。主要包括:①通识性课程。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既获得了知识,又提升了自身的技能和能力,然而技能和能力正是就业能力的核心。②综合性课程。此类课程一方面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这对指导大学生就业方向大有裨益。③新增专业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专业,安排课程,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理想就业。④选修制课程。选修课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范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⑤社会问题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状相结合,提升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议
近期,我国大学生数量依然高居不下,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各大高校响应政府号召和社会的需求,一方面从政策上支持大学生创业,一方面从知识技能上鼓励大学生创业,大量的创业课程及培训课程涌现。由此可见,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基本沿用美国的课程模式。比如,大学最后一学年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技能比赛,新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创业课程等等。
个人认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应当有所创新。因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并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1.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取向来开发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不够,但其核心在于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学校必须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积累与自身素质提升来满足雇主的需求,近而成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课程设计的目标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为目的。此外,培养不同人才的措施与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校应密切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的就业指导课程。
2.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市场的需求,贴近现实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当摒弃以往过分注重就业理论指导研究、忽视学生实践的弊端,针对课程内容多做改变和创新,使其更贴近社会现实,增强所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教学材料更具有实用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应用”。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更加體现时代感。立足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和课程的内容具有市场化的特点。
3.课程的实施须严格落实实习活动,注重对学生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已专门设置一学年或者一段时期作为学生的实习阶段,最为常见的是在最后一学年进行实习实践。这在英国通常称其为“三明治课程”培养模式。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到社会各企业或单位中实习,与学校、企业以及工作团队间互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学习实际工作技能,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但是研究表明,实习的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自身并不重视实习活动,再加上学校对实习活动没有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导致学生们都采取偷懒、应付的行为,最终实习活动要达到的实践能力目标并未达成。因此,我国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应当重视实习活动,建立活动监督及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活动,注重对学生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4.大力培养就业指导课程能手型教师
教师是就业指导教学活动及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学校要经常对新教师进行就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能手带新手等各种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的就业技能,开设研讨会与实践推广会议传播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思路,鼓励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将就业技能教学成就纳入教师晋升政策,与此同时提高教师科研补贴。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正视就业技能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研究和观察能力,加深对学生个性及就业技能程度的了解,主动将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阶段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引起学生的兴趣,生动有趣的开展教学活动,培养能手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阎成文.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初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5:5.
[2]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就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l版:13-18.
[3]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182.
[4]孙英浩.欧美国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5]高嘉勇,李静,蔡超.美国高校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2):66-67.
作者简介:
鲁禹廷(1993.02~ ),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