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雪
摘 要 德育低实效性是当前社会转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可回避的困境。德育内容及实践中的理性、知识化是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德育与审美内在结构的融通性,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德育主体的审美素质,是推动德育审美化的基础存在。德育与美育的融洽,德育审美化的实践是增强教育主体内化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德育 审美 审美价值 德育审美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道德修养的主要方式,直接的学校德育教育、隐形生活德育方式对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历来备受重视。低实效性是当前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之一,从德育与美学的双向视角审视德育现状, 德育与审美具有其融通的内在关联性。推动德育审美化,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德育发展。
1德育与审美内在结构的融通性
德育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主要是对于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广义的德育,即通常所说的“大德育”。道德教育即属于狭义的德育范畴;“大德育”指的是当前学校所倡导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政治、人文、心理健康几方面相结合的,着力提升个人品德素质的一种综合教育。审美体现审美价值,侧重于对事物之中蕴含的“真”和“善”的“美”的层面的挖掘。审美主体在实践中体验美、创造美。马克思主义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自由创造、劳动实践的产物。审美体验与创造是主客体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高度统一,其体现的是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道德与审美的主要区别有两点:第一,在活动对象方面。道德是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审美则是存在于人与物质世界、人与自然界、人与艺术作品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之中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实践。第二,在活动形态方面,道德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理性意识和行为规范,审美则主要表现为某种感性体验。区别的存在不是对审美与道德融通的否定,相反的是其在界定审美与道德同时,也显示出其在活动对象的部分重合性及活动形态的互补性。活动对象的差异下道德活动内在的包含于审美活动的范畴中;活动形态的互补性体现在道德认识与审美感知的相互促进。道德认识常常是诉诸于理性,通过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强调逻辑思维。而审美感知从直观形象起步,较多借助形象思维。这两种活动体现的是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补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在轻松的气氛和舒畅的心情下领悟、体验价值,达到和谐的状态。
从内在结构分析二者融通的可能性,其具体表现在:其一,德育内容的可审美化即可从美学的视角把抽象的、理性的道德规则和知识,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现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知识与价值、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德育审美教育。檀传宝教授所提出的将道德教育内容转变为画、歌的“欣赏型德育模式”即让受教育者在‘欣赏中接受价值引导。画与诗的转化即德育内容的审美化改造。其二,德育过程的可审美化。德育教育区别于其他纯知识型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过程与审美的可结合性,即在愉悦、自由的隐形教育过程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完成从“审美的阶段”到“道德的阶段”的完美过渡。其三德育方法的可审美化。德育基于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其所营造的是偏向于伙伴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模式,教师选择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发挥学生作为价值判断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在欣赏、发现和创造美的德育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其四,审美意识中积淀道德意识。审美属于人类满足生存发展需求的实践活动,其必然不能完全脱离功利而存在,因此,内在的包含道德意识。
2德育追求审美的理论基础
德育与审美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并不是凭空想象和任意捏造的,这些都拥有坚固的理论基石。丰富的思想来源是德育追求审美的重要前提,包括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全面发展理论”、中西方的美善相協,德育和谐理论。
2.1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能否满足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学主张审美属于一种生命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审美所包含的“善”与“真”的深层意味分析,其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作为人的生命需要的审美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人类表现生命,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人的自我实现的角度看,审美存在的意义关乎人的发展、精神性的获得,人们通过审美活动在感受、体验、创造美的同时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的满足,其体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由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生命活动的需要,因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一种内在必然性的需要,是人的价值型的永恒追求。德育是一项是关乎人的实践活动,其所提倡的教育目标与审美所包含的真善美具有交融性,因而在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中表现出对美的精神的追求,这也是符合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说,德育审美化是德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2.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目标,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也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因为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二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现实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应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德育审美化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本质体现的是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三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和进步;四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才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展过程,即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过程。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德育审美化追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为,从美的本质看,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德育对审美化追求,就是力求使德育能够帮助人实现人的本质属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2.3 中西方的美善相协、德育和谐理论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界定的诸多理论中有伦理型与审美型两种说法,即我们常说的“礼”与“乐”。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文化体现了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方面对于审美境界的追求。儒家主张“仁”是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其在道德人格上的体现,在表达上“仁”又是可以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这即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善相谐”,这是审美与道德相融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西方肯定审美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强调,教育应当是包括身体教育和心灵教育两个方面,要重视艺术教育对性情的陶冶作用。亚里士多德则指出“美是一种善”,这是道德与审美相互连接的体现,充分肯定了艺术对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艺术家在人文主义的旗帜下,强调复兴人性之美,重新发现和肯定审美价值,表现出对于审美实践的关注。席勒把美育看作是培养人格的一种手段,是人达到精神层面解放的条件。认为美育的目的即使人们的感情与精神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不同点在于人的存在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社会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即人类对美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人自由自觉的主体性也得到不断地发展。西方教育思想认为审美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具有推崇、促进的作用。东西方关于德育与审美的理论及实践思想为当今推动德育审美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3德育主体的审美素质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总是将美作为实践活动的某一点的追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创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物品的。”人作为德育主体的存在,其所具有的审美素质是实现德育审美化的可能条件。
3.1 德育主体的审美体验
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的知识结构须以主体内心世界产生某种情感体验为前提。当主体对一定的道德规范产生美好与崇高或者丑陋与渺小的情感体验时,道德感受便融入了审美感受,外在的道德规范更容易在主体内形成认同或反对的情感,由此转化为内在的审美范畴。这就是道德主体区别于动物所具有的审美体验,其存在的实质是人的一种精神性的感受与体验。当一个人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做某件“善事”的时候,心中往往会激荡起一种美好的、愉悦的、崇高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公众道德规范的肯定,是对个人与社会协调关系的认同;当一个人对社会所存在的道德的现象产生“美”的感受,其更容易去认同与内化这一行为规范。在这个意义上,遵从好的道德与美好的情感体验总是相一致的,道德的利他性、无私性与审美的愉悦感、崇高感是相伴相随的。审美主体对于社会存在的审美体验是实现德育审美化的先决条件。
3.2德育主体的审美陶冶
当一个人在感受、确认了美的品德、美的人格、美的人生之后,即审美的第一阶段审美体验,进一步通过道德审美的净化,便能达到自由自觉的道德境界。人在完成审美体验后,进一步具有审美陶冶的素质,即在“美”的基础上,主体的自身素质能够促使个体的品德和人格自主地朝着完善的、理想的、美好的目标发展。当道德一旦由社会规范内化为主体的审美对象之后,美的道德也即成为主体所追求的道德与审美的双重目标。此时,道德兼具有社会性与个体性,既体现为社会的外部要求,在审美陶冶的素质下同时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内部要求,此时的道德要求兼具有他律性与自律性。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真正的道德之人,无不将道德规范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审美陶冶下德育主体具有更高的道德内化度。
3.3德育主体的审美创造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道德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迭。人们对于社会存在的道德审美也在不断变化着,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具有一定的道德审美创造的素質,其实质体现了人们对于自我实现的不断追求。列宁指出:“人的意义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道德主体的主体性使人紧密结合时代精神不断丰富道德审美的意蕴,从而使道德审美更加符合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属性,激发人们热情地对待生活,加强对美的认同性,唤醒人们崇高的情感。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 “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社会存在,在德育教化的过程中,德育主体的审美创造素质为推动德育审美化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
4德育审美化的实践价值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审美教育旨在通过对”美”的体验与感受,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审美化的推行其实质是德育与美育的相互融合,受教育对象在教师所创造的美的情境中体验美、创造美,加深对特定的价值观念的理解,从而更加自由自觉地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与完整人格。推动德育审美化是解决当前德育低实效性困境的有效路径,德育工作者们灵活运用“寓教于乐”、“施教于美”、“行教通艺”的艺术实践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手段,对人们进行更加生动的德育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拓展他们的审美经验,改变德育纯粹理论知识的外在的、抽象的说教方式,转变为德育观念为具体的、生动的“情感力量”、“理想信念”和“活的形象”,即德育方式是一种内在的、涌动的教育方式。基于推动德育审美化的现实可能性,落实德育的审美实践是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德育内化度,丰富德育意蕴,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菊霞.论高校德育对审美意蕴的追求[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6-8.
[2] 石军.德育的审美化改造[J].师资建设,2014(03).
[3] 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M].知识出版社,1983:1.
[4] 靖国平.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J].湖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03):87-88.
[5] 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