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婷
(南通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微课程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微教学单元,以短、小、精、快的方式改善教育传播效果,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分析微视频课程资源的教育传播效果,并提出从教育信息的优化设计、教育主体的素养提升以及教育媒体的管理三方面提高微视频课程资源的教育传播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微课程;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6-0047-0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移动学习、翻转课堂以及MOOC等学习模式相继出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的教学模式偏重于利用PPT进行课堂教学,虽然PPT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一方面,PPT教学容易使师生产生“PPT依赖症”,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新型教育传播技术不断涌现,教育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思路。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是广电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传统的PPT教学模式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一,老师使用PPT填鸭式授课,不利于学生内化知识和理论;二,仅有的课堂学习时间不足以使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基于微视频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作为新型的微教学单元,微视频课程不仅能够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共建共享,同时能满足碎片化时代学习文化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在这一背景下,站在传播学视角,分析微视频的传播效果,提出微视频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电视节目制作》实验课程的微视频学习体验,以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微视频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教育传播效果,并据此提出优化微视频教育传播效果的几点经验,以期为微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一、微视频课程资源
1.微视频及其特点
对于微视频的定义,学术界或者商界都没有统一的界定。作为商界代表的优酷总裁古永锵指出,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题材广泛,视频形态多种多样,可通过网络、手机、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2]其独特的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效果显著。本文研究的对象正是微视频的教育性和教学性,即所谓的“微视频课程资源”。作为新型课程资源形态,微视频课程依托早期的教育电影、电视资源以及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发展起来,具有完整的知识模块、知识要点和教学意义[1]。学术界对于微视频课程资源的定义偏重于它的知识性和可用性上,例如范青[3]界定“微视频教学资源是多以3-5分钟的长度呈现,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歩调,自主的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它是一种可以让学者通过手机、电脑、MP4等视频终端随时随地反复播放的视频资源”。筆者认为,对于微视频课程的界定,时间上可以更长一些。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有效注意力周期为90-120秒,所以微视频制作应该以“微内容”为单位,小而精地介绍知识点,然而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又是相互联系补充的,所以一个微视频课程中应该包含几个互相关联的知识点,否则单调也无内涵,学习效果有限。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线索,整个探索过程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传授链,时间上应该以2-15分钟为宜。
微视频课程资源既传承了视频教学资源可视、生动形象等特点,也延伸了微型学习时间短、碎片化、个性化、多媒介等特征:[1][4]①可视化资源,生动形象。人们的天性是偏向可视化的,声画结合的可视资源便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②时间短,学习粒度小,易于获取。微视频课程以微内容为单位,小而精,便于学习者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③学习时间私人化、个性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碎片化学习,随时随地随意地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④终端媒体多样便捷。微视频课程的应用载体多种多样,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传媒都能成为微视频的录制和播放终端,学习者的选择与学习更加普适便捷。
2.微视频与其他媒体的区别
微视频课程资源作为新型的教育传播资源,时间短、速度快、移动便捷、制作简易、机动性、分享互动性等特征使它与其他多媒体技术区别开来。与传统的教学传播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相比,在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如表1所示。而同为视频资源,与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相比也存在异同之处,如表2所示。
微视频课程资源比多媒体课件更适合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微”化,可视性更强,不局限于课堂的正式学习,适用于碎片化的课后自主学习。与其他视频课程相比,微视频课程资源的主要优势在于时间短,容易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以微内容为基础的讲解相比整个单元系统的讲授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视频课程的学习模式能够满足异地异步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建构和共享,也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微视频课程的教育传播效果实证分析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是南通大学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准备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考察学生的摄像机操作以及视频制作能力。文学院的学生更偏重于文字脚本的创作,实际操作能力基本为零。针对这一情况,任课老师制作相应的微视频课程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如此,在课前做足了准备工作,课堂和课后时间,师生就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合作、指导答疑,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积累经验。在学期末,笔者进行了关于微视频使用效果的问卷调查,全班65人均完成调查。师生均认为微视频课程资源的学习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不足。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对于微视频的传播效果,既要从积极方面进行分析,也不能忽视它的不足。
1.微视频课程资源的积极效果
评价教育传播效果的依据是教育传播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理解以及内化教育信息的程度。[5]对于微视频课程资源在教学上的积极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提高学习兴趣。在本次课程中,由于采取了网络平台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教学微视频,课堂中针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指导答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微视频课程资源由任课老师制作并上传至BB网络平台的实践教学版块,如图1所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登录网络平台,有63%的点击量选择的是实践教学。而且在上课期间,学生的出勤率均在95%以上。由此可见,这种教育传播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2)提高学习能力。根据学期末的微视频使用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77.42%的学生认为微视频资源对本课程的实验操作很有帮助,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任课老师刘老师认为,微视频的制作和发布都很简单,基础知识和操作要点的传授不再需要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多出很多时间进行针对性教学。老师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都有提高。
(3)优化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课程内容的优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优化主要是指微视频课程资源的介入,如图2所示,63.08%的被调查者认为带着问题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更加有效;49.23%的同学则认为微视频资源可以反复学习,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课程结构的优化表现在分出了课前、课堂和课后,时间分配更加合理。如图3所示,78.46%的受访者认为老师给学生单独指导的时间增加,更容易解决问题;还有64.62%的学生认为这样分配时间使实际操作练习的时间增加了。另外,90.32%的学生认为利用课前时间看微视频资源,更有利于课堂的学习以及知识的掌握。
(4)提升学习成绩。学期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一段2分钟以内的新闻片以及一部10分钟左右的专题片。65名学生,5人一组,分成13组,其中新闻片作品有11组得了优,专题片作品则有8组得了优,其余均是良。根据有多年执教经验的刘老师介绍,广电专业的学生一向以文字功底见长,操作能力不如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由于这学期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辅以微视频课程资源的建设,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说本次课程广电专业学生实验水平最高,作品质量最好。
2.微视频课程资源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
微视频课程资源的不足之处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微视频课程资源是由教育者制作的,教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等都是影响微视频资源生动性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微视频资源的学习主要依靠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而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则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主要主观因素。根据调查結果显示,53.23%的学生认为微视频学习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能主动课前学习。35.48%的学生不愿意看微视频的原因是因为缺乏主观能动性。还有38.71%的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干扰来自个人。
客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教育环境、教育信息等。教育环境方面,BB网络平台是提供课程建设、师生交流、虚拟学习等移动学习服务的网络公共平台。本次课程的微视频资源建设就是基于这个平台发展起来的。学生需要登录自己的帐号,在线或者下载观看微视频课程。由于网络平台的发展不够完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据调查,30.65%的学生是因为网络平台不方便而不愿意观看微视频。还有32.45%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干扰来自网络平台。至于教育信息方面,在关于学习微视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37%的调查者选择了“知识点难以理解”。
三、微视频课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教育传播效果的分析本身并不是目的,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教育传播的改进。微视频课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可以根据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分别进行阐述。
1.优化设计教育信息
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劝服”理论认为,计算机技术使某些事情变得更加容易,互动效果更明显,能够在不经意中能够达到劝化目的。[6]微视频课程作为教育信息的载体,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只有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可以从时长、结构内容以及制作技巧三个方面来优化设计微视频课程。①长短适当,信息量适中。“微”视频课程以时间“短”见长,过长容易造成学习者注意力分散;但是过短又难以将主要知识点讲清楚。所以时长在2-15分钟,容量不超过20M的微视频是最符合学习心理和微型学习特点的设计。[4]②结构合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微视频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突出重点,明确难点,全面、准确并且循序渐进的介绍与讲解,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③灵活运用技巧。在设计微视频课程时,要学会灵活运用视频制作的各种拍摄和剪辑技巧,放大、重复、放慢等等形式可以自由运用,并且结合声音、动画、文字、图片等等形式,实现微视频课程的优化设计。[4]
根据以上微视频设计的要求,本文以《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中的一次实验课:摄像机的运动拍摄为例,做了如表3的内容编排。10分钟的微视频主要分为5个部分:首先有40秒的运动拍摄镜头赏析;之后通过重复、慢镜头等手段逐步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接下来的4分钟则进行易错操作解析,使学生能够避免实际操作中的失误;主要内容结束后是1分钟的知识点回顾;最后通过文字布置问题和作业。这样的设计安排能够全面、深入的讲解问题,提高教育传播效果。
2.提升教育主体的信息素养
教育传播过程的主体分别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微视频课程的设计者和学习的指导者,教育者需要掌握处理信息、呈现信息、创新信息以及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7]霍弗兰的信源“可信性效果”指出:“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8]教育者通过提升信息素养,争取受众的信任感,从而改进教育效果。一方面,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出更加普适、有效的微视频课程资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效果优化。另一方面,教育者需要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主观能动性而没有认真学习微视频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传播效果。适当的监督和引导能够确保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内化。
受教育者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提升和改变自己。一方面,学习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与信息素养,以便能够顺利接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开始成为学习的主要形态,受教育者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9]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当代移动学习的浪潮,从而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3.改善教育媒体环境
良好的教育传播环境能够使传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要素都发挥最大作用,促进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教育媒体,例如,课前的微视频发布和学习选择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就是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互动性。网络学习平台为教学提供了虚拟的功能性“情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不同观点的信息源,使学习具有“情境性”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10]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需要符合学校、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其性能、价格、售后等方面。对于网络平台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及时完成,针对使用方法的培训要形成规律,按时按需进行。稳定、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进行学习和交流。[11]另一方面,单靠网络平台的教育传播是不完整的,需要传统课堂教育进行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完善的教育媒体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场”能够使学习者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更加顺利,实现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
四、结语
移动学习模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和社会需求的产物。它的出现使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也更加自由。微视频课程资源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形象直观、短小精悍地诠释着各种知识要点与专业技能,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中效果显著。当然,如今的微视频课程资源仍然存在些許不足:画面单一缺乏艺术美感、信息量少、资源粒度过大过长、使用不方便等等。[12]以它为基础的教育传播模式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虽有小瑕疵,但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师生的欢迎。微视频课程资源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微视频本身的设计是否足够优化,也取决于教育传播模式中的每个环节和各个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与媒体结构等等。只有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便教育传播过程更加完整有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从中收益,促进教与学的平衡、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04):88-94.
[2]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3]范青.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4):21-24.
[5]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6]欧阳康,汪瑜敏.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J]. 电化教育研究,2008,(12):16-19.
[7]徐福荫.信息时代的学与教[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5-8.
[8]刘新传,姜德锋.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优化[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0):79-82.
[9]吴鹏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34-37.
[10]刘义,高芳.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J]. 教育探索,2010,(06):88-89.
[11]曾志,曾苏强.基于网络视频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2,(03):137-141.
[12]凌巍.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视频资源研发及编创策略探微[J].中小学电教,2012,(11):70-72.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