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7-03-31 18: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全麻

张 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

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张 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

目的 分析在全麻患者围拔管期予以护理干预对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予以全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施不同的干预后,观察组在围拔管期的临床指标比对照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拔管与吸痰时,不良反应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全麻的患者处于围拔管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将不良反应产生减少,令患者可以将麻醉苏醒期平稳且安全的度过。

护理干预;全麻患者;围拔管期;不良反应

接受全麻且处于围拔管期的患者,通常会因为麻醉药物的消退以及逐渐清醒的意识,吸痰或是气管导管产生的刺激令患者难以忍受,切口产生疼痛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及焦虑等情绪,临床表现是升高了血压,过快的心动速度,对治疗表现出不合作,一些反应比较强烈类的患者,有可能进行拔管操作[1]。选取全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惊醒护理干预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予以全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对本医院展开的研究都知情并属于自愿参与,将《知情同意书》已经完好签署。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37.7±10.4)岁;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36.8±1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麻醉前进行访视以及会诊,在手术前1天需要手术护士予以术前的访视工作,都是随机安排的手术护士;观察组于手术前1天和麻醉前的0.5 h以及围拔管期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1)术前1天:a.心理护理:患者在术前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所以在实施手术前应该将方式以及宣教等工作做好,在术前1天需麻醉的医生与科室的手术护士将术前访视落实,对其心理状况以及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实施具有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将手术室相关情况以及手术的流程或是在术中产生的刺激讲述给患者,对插管全麻实施的前后有可能产生的疼痛或是不适进行重点的解释说明,讲述怎样与拔管操作配合。b.行为干预:对患者肌肉进行渐进性的放松、吸气训练进行指导,使用口予以慢且深的呼吸,首先进行深呼气之后再进行慢慢的呼气,进行多次的重复。对放松状态做出指导,嘱托患者于吸气之时肌肉需紧张,在呼气之时肌肉需放松,通过交替实现[2]。c.音乐干预:将音乐的播放音安装于手术室的各个手术间,在术前1天需要手术护士安排患者将喜爱的轻音乐选好,于麻醉之前和麻醉的苏醒期进行播放,对不良情绪以及疼痛进行缓解[3]。(2)麻醉前:在予以麻醉之前的0.5h再次向患者讲述围拔管期临床有关知识,将轻音乐播放,选取适宜导管,于麻醉的诱导期对患者进行深呼吸动作加以指导,持续对患者们心电图和心率以及无创血压进行监测。(3)拔管期:患者没有彻底清醒之前会产生躁动以及幻觉,需要将安全护理加强。针对处于苏醒期产生躁动以及不合作类患者而言,选取约束带实现束缚,对坠床事件的产生进行规避。在拔管之前将导管内部的分泌物吸净,确保有比较轻柔的操作动作。在脱机后,对放松训练进行指导,嘱托患者进行放松。待其彻底清新之后,针对与拔管指征相符的患者予以拔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处理、分析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产生情况

观察组产生躁动2例,呛咳4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症产生率为9例(18%);对照组产生躁动9例,呛咳12例,恶心/呕吐6例,并发症产生率为27例(54%)。观察组不良反应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x2=14.0625,P<0.05)。

2.2 临床指标水平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拔管后1 m i n为(81.8±6.4)mmHg,拔管后5 min为(79.1±4.4)mmHg;心率:拔管后1 min为(78.6±5.6)次/min,拔管后5 min为(77.1±5.2)次/min。

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拔管后1 m i n为(85.6±7.2)mmHg,拔管后5 min为(82.9±6.7)mmHg;心率:拔管后1 min为(82.7±6.8)次/min,拔管后5 min为(79.4±5.5)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92、3.3522、3.2910、2.1486,P<0.05)。

3 讨 论

全麻苏醒期的患者渐渐恢复了自主性呼吸,增高了气道的反应性,而气道操作会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通常会升高血压、增快心率,在严重之时将心律失常产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产生的痛苦减轻,对顺利实施手术加以确保。协助患者将机体最大化恢复至最佳状态,本研究中,实施不同的干预后,观察组在围拔管期的临床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观察组在拔管与吸痰时,不良反应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与焦健[4]存有一致化的报道内容。

综上所述,对全麻、围拔管期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1] 曾春香.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88-89.

[2] 朱 琳,青 毅,林建玲,等.护理告知程序在普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8):177-180.

[3] 彭文丽,徐沛金,辛映卿,等.围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6,11(5):799-800.

[4] 焦 健.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并发症及护理干预的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07):905-90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3.102.02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